写作技巧收藏夹

人物稿的“道”和“术”

2020-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李砍柴

做记者这几年,是我人生中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

在这几年里,我先是在传统媒体,之后又去了新媒体平台。因为平台的优势,我接触到了很多我之前根本接触不到的名家大师,先后采访过很多省部级的领导,清华北大的专家教授,以及王蒙、林夕、大冰、毕飞宇、蒋方舟、毕淑敏等这样的大家,这种面对面的访谈给我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我为什么一直在教人写作的时候强调一手素材?就是因为你只有自己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才会最有感触,就好比最好的风景,一定得你自己去走,坐在家里看朋友圈的风景是不可能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的。

可能有人会问,有很多人物,我们没办法亲眼见,没办法亲耳听到教诲,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比如,当我们写我们不认识的人的时候,甚至已经不在世的人的时候,应该怎么写呢?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像我们当初写毕业论文一样,去检索资料,去下载论文资料。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在国社的第一篇文章。

那个时候我还是品推部的一个实习生,以我的学校,是不可能踏进国社的大门,能进去实习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当时我品推部门的领导看我实在是喜欢写东西,就去找了他认识的编辑,求她给我一个机会,那个编辑推脱不过,说布置个选题我写一下看看吧。

她让我写的是一个人物稿,戴明,日本质量管理之父,一个我完全不知道的人物。

我到现在还记得,这篇文章我总共花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一个星期看了五十多万字的资料,把戴明相关的书都看了一遍,然后把日本经济发展史整个又看了一遍,一周后写了第一版,自己感觉不满意,最后一天又写了第二版,我靠这两版人物稿,进了国社。

现在想起来,我是乐在其中的,我喜欢这种沉潜在一个选题中不断深挖的感觉。我怀念自己做记者的那些青春岁月,因为这个职业总是在不停地逼着我们去接触新的知识,见不同的人,看更广阔的世界。

那个时候挖掘素材的主要手段,就是读书。围绕着一个点,然后向四面八方延展开来:人物关系图谱是一条线,日本经济发展是一条线,戴明的生活轨迹是一条线,我把它称之为“四面八方读书法”。

我自己总结,这样的人物稿,第一件事必须是把书读厚

只有你真正地吃透了资料,你才对这个人物有一个立体的感性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必须要对人物建立全面、立体的认知,并且还要把人物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去观察,才能真正对人物感同身受。

你读得越多,你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就越全面。但是这个时候问题也来了:你会发现各种线索千丝万缕,如同一团乱麻,让你无处下手。

这个时候,就要把书读薄了。

一堆乱麻如何缕呢?从中找一个你觉得最触动你的点,你觉得最能代表人物灵魂的点作为线头,然后牵出一条线索。

其它的资料哪怕再好,如果不能为你这个主线服务,也要弃之不用。

我找的这个线头,是戴明挂在丰田公司的照片,以此引出戴明,让人对这个人物开始产生兴趣——什么人物何德何能,足以让丰田老板如此推崇呢?这个线头(切入点)就出来了。

为什么这样开头?是因为很多人对戴明没有认知度,但是丰田大家都知道,丰田的老板推崇的是什么人?这个时候把读者带进去,再开始讲戴明何许人也,为何备受推崇,就非常自然。

其实现在看来,这篇文章写得很烂,特别像是论文。但是我为什么拿出来来说?第一当然是为了吹嘘自己,第二是想告诉大家,在我看来写作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探索欲,你舍得下功夫去不断深挖这个人物,挖出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乐在其中,这个比写作才能更能成就你。

这段话,是那个把我破格录用的领导跟我说的。我听完非常震动:原来是我的傻帮了我。

很多人喜欢计算成本,觉得写个稿子嘛,发个头条嘛,挖那么深干嘛,得不偿失呀。但是我想说,只有你不断地挖掘到这个人物,并享受这种探索欲,你才能打到井水,找到这个人物最灵魂的东西。

而写人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人物的神,并通过适当的写作技巧——“白描”、“渲染“、”勾勒“等等,去“传神”,去”写意“。

我们经常说写作要有”文眼“,我们也经常说”画龙点睛“,一条龙的眼睛虽然是最后画上的,但是在画之前,画师的脑子里就已经有这个眼睛了,并且一定最早出现的就是这个眼睛。

我们写人物稿,就是要去找这个人物的“眼睛”。

比如毕淑敏,我在采访她的时候,我就发现她在说到开心的时候,眼神飞扬如同少女一般,所以我在写她的时候,也是从她的眼睛去写她的少女心的——眼睛是现象,少女心是本质。

我们写作者的本能,就应该是深挖人性,而在这个深挖的过程中,真正的写作者是乐在其中,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在吃苦,而是非常享受这个逐渐接近本质的过程的。

最近给很多小伙伴看人物稿,发现了很多百度百科体,就是平铺直叙,只知道用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去叙述,什么时候出生,小时候多厉害,长大后多厉害,然后再撒上鸡汤,”正道的光,照在那大地上~“这样的人物稿毫无灵魂,甚至把一个原本多面的复杂的立体的人物给脸谱化了。

在舞台上,没有人会直白地说,这个人是什么角色,什么性格,你是要让观众感受到你,凭的都是一个个传神的动作和表情,靠的是剧情的张力,靠的是人物关系的不断展开,矛盾的不断冲突,靠的是一颦一笑,一唱三叹,不知不觉这个人物的形象已经让你过目难忘。如果你还需要依靠旁白、靠解说,那就成了新闻联播了。

所以我们的演员在学表演的时候,唱戏的时候,都要自己走到这个人物的内心里去,设身处地地去想他所想,站在他所处的环境去理解他的悲伤、愤怒,等等,最后才能完全代入进去。如果你的表演自己都没有走进去,那么观众看到的时候,自然也就是没有感知度的。

之前这块我体会不到,前段时间有几篇写家人的文章,很多读者看了后说,感觉要哭出来了 ,我说,其实我在写的时候也是含着眼泪在写的。——你自己走心了,读者才会走心,这个东西真的骗不了人的。

书院小伙伴的人物稿里,我觉得是晨夕写的这篇写朴树的文章:朴树:终于可以坦然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

很多热爱朴树的人都流着泪转发,他们说,写这篇稿子的人,是真的读懂朴树了,抓到了人物最灵魂的地方。

其实一篇好的人物稿,不只是在陈述事实,而是让读者能够在不知不觉间,经受一次精神的洗礼,那种来自心灵的撞击,那种泫然涕下的共鸣,其实首先来自于”情感“,来自于精神层面,这才是人物稿的”眼“。

很多人没找到这个”眼“就仓促下笔,自己都没有真正地读懂这个人物,感知到这个人物,所以你也自然不能给这个人物装上眼睛,而是把这个人物写”死“。这样的写作,就像是”和面“一样,你如何把一团死面揉成活面,这个是非常考验技巧的。

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得明白这个”道“,然后再去理解”术“(技术)的层面。

比如晨夕这篇文章,她前边一直在铺陈和渲染,一直在说朴树如何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细节(这些素材都是有选择性的,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最终在最后一部分的时候,开始”画龙点睛“,点出主题,”坦然地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恰好是我们最缺乏的一种勇气。这个时候全剧进入最高潮,华丽落幕,现场全体起立,掌声如雷鸣。

这个“眼睛”,不是写着写着才找到的,而是在写之前,在做了大量的素材积累之后,才找到这个文眼,然后围绕这个“文眼”去寻找合适的素材,由“点”到“线”,整个线索都是为了最终点名文章的主旨:”坦然地格格不入“。

既便如此,这篇文章也整整改了一个月,才最终呈现出现在的这个样子。所以我说好稿子是不断打磨出来的,真的不是骗人。

这样的一篇稿子,抵得过写十篇百篇质量一般的稿子。一篇通,篇篇通,一篇打不透,就篇篇都打不透。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给自己定的标准太低,所以我们永远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永远都找不到自己文章的问题所在,不知道自己的文章为什么不好,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现在写人物稿过于扁平,就是总在吹嘘这个人物,却不敢触及这个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我们常常说法乎其上得其中,我们现在为什么写不出像样的人物稿,就在于我们放低了我们的标准,我们总是在试着让这个人物失去了他本该有的精神内核,把这个人物给平面化、庸俗化、浅薄化。

像《人物》有篇文章,叫《惊惶庞麦郎》,在当年引起非常大的争议,就是因为作者拒绝走进人物内心,而是用有色眼镜带有批判性的去看人物,这个时候我们的人物稿,就已经戴上了有色眼镜。

失去了精神内核这个高度,只会让我们的文章越来越套路,爆款的套路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无迹可寻。

所以我们在刚开始写人物稿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去写自己有感知度的人物,能产生共鸣的人物。就跟谈恋爱一样,一定要跟自己真正爱的人去谈,这个时候你付出再多代价你也心甘情愿,你也乐在其中,你才能迸发出激情,才能抓到ta的心。

其实我最近一直在自我反省,我一直在教小伙伴们起承转合,有多少个开头的方法,有一百个写人物稿的套路等等,这些术的层面当然需要有,但必要的时候也要讲讲”道“的层面,讲讲如何去挖掘人性,如何去抓住人物灵魂,在现在的我看来,这个比术更重要。

写人物稿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内核的东西一定得有。这个才是一个人物稿的抓手。

我自己看了一下我这些年写的人物稿,其实写法都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但是永远在试图抓住人物的精神内核,这点是一直都没有变的。

画画最难的不是逼真,而是传神。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讲究意境,讲究传神,讲究六百,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写文,百度百科易,意蕴无穷难,如果要做到绕梁三日,余音不绝,那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不妨去找找自己特别心仪的人物写作对象,然后先去找到他的魂,这样的人物稿,才是真正的优质人物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