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彬:打造个人品牌,你必须拥有品类思维
每天写一篇文章的第4年277天
张杰彬写作目标:帮你打造个人品牌
你设想一个场景,你现在是大一新生,你刚到学校报到,宿舍里空空荡荡,什么东西也没有,你要去超市卖东西,你会如何列购物清单呢?
有可能是这样的:
牙膏
牙刷
蚊帐
餐巾纸
洗脸盆
苹果
香蕉
洗发水
你列出来的这些产品,就是品类。是的,我对品类的定义是,这个定义是我原创的定义,如有雷同,那就是别人抄袭我的,哈哈。
品类就是购物清单上的选项
比如,经过一天的辛苦工作,你和几个好朋友想犒劳自己,现在面临一个问题,晚上吃啥?
你们有可能会在购物清单上写出:
炒菜
火锅
烧烤
小龙虾
那这些也是品类。
如果你自己开了一家餐馆,你想标新立异,你在招牌上这样写:
看上去很高大上对不对?
看上去很与众不同对不对?
但是,但是,但是
用户的购物清单上,只有
炒菜
火锅
烧烤
小龙虾
面食
对不起,用户的购物清单上没有“美食空间”这个选项,他们不知道“美食空间”是什么,所以,他们不会优先进你的店,所以,你就没有流量,所以,你的生意就不好,就是这么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
但是,有的人也许会说了,有的餐馆把自己的名字也取得很高大上,但他们也活得好好的啊。
比如下面这两个,把自己的店铺名取得很高大上。
是的,很多没有品类思维的店铺,他们也能活得很好,那是因为
1.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这个区域里还没有强势品牌入驻,他们还是能够获得一些流量。
2.他们的运营能力很强
虽然流量不多,但是他们运营能力很强,可以让现有的几个流量裂变出更多流量,所以可以活得不错。
3.他们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他们有品类思维,把自己的名字取得很接地气,让自己成为用户购物清单上的选项,这样,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可以更赚钱。
好啦,上面说的是产品品牌,现在给你分析个人品牌。
比如你小孩现在发烧,你此刻购物清单上的第一选项可能是:
专治小儿发烧的张医生
如果张医生联系不上,你可能会退而求其次,找治疗发烧的王医生。
专治发烧的王医生
你想想,你的购物清单上,会有这个选项吗?
斜杠青年李医生
爱DJ,爱吉他,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精通物理、精通商业的斜杠青年李医生。
正常的父母,只要是亲生父母,除非是医生都死光了,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去找这个斜杠青年李医生。
因此,打造个人品牌,你要拥有品类思维,不要在品类上瞎搞,你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你要成为用户购物清单上的选项,如果能够成为他的第一选择,那就更厉害了。
比如,我的品类是:
个人品牌战略顾问
用户想把生意做大,想创业,他想请专家,他的购物清单上会有:
个人品牌打造师
会计师
发型师
理财师
避税师
他的购物清单上,不会出现一个下面的案例,这个太复杂了,你是不会把下面的这些头衔写入你的购物清单中。
比如你的朋友离婚了,你想给他找一个律师来打官司,你的购物清单上可能是:
离婚律师
但是,很多律师的介绍是这样的:
你说,你看完这一长串介绍后,你知道他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吗?
很多律师的名片都是像下面这样设计: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这样的律师能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这位律师是我的客户,我会这样给他设计名片:
这样的名片:
简单、粗暴、震撼
打造个人品牌,你要一词锤进用户的脑海中,你要让你的名字=一个词。
你让你的名字成为用户购物清单上的选项,并且成为第一选项。
比如很多人购物,他的购物清单是这样:
海飞丝
肥皂
高露洁
红酒
茅台
这个购物清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他的购物清单是这样的:
洗发水
肥皂
牙膏
红酒
白酒
但是,海飞丝=去屑洗发水、高露洁=牙膏、茅台=白酒,这三个品牌成为这个消费者的第一选择,所以,他直接把品牌名写到购物清单中了。
海飞丝=洗发水
肥皂
高露洁=牙膏
红酒
茅台=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