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2023-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安雯
昨晚一气呵成读完余华的《活着》,这部作品早已耳熟,电影也看了多遍,读文字的感受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余华的自序,开始一句“真正的作家为内心而作”让我肃然起敬。从心理动力学而言,一个人能遵循内在的需求而生活,就是活出了自己,这是他活出了自主性。这正是大部分人难以做到的。
,最终会发现一个人能做自己的人,内外一致的人,也是一个真实的人。
但这正如余华所说,并不容易,要经历一番苦难,正如这篇小说。在苦难的生活里,在做妖的生活里,富贵活在一个感受里,他吃喝嫖赌的时候,他遭遇苦难的时候,ta和妻子相濡以沫的时候,这些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从来没有哪一个小说,哪一个日子从头苦到尾,当然一开始是甜的,但是那种甜不过是物质的奢华,却是精神的折磨,后面物质匮乏,精神经历一波三折。常有人说生活比电视剧精彩,但是这个里面会感到,小说比现实更苦逼。
在苦逼的生活里,仔细回想,却透露一番让人羡慕来,如同《隐入尘烟》里的一对夫妻。他们生活在边缘,但在自己的小日子里欢喜。读到富贵跑到城里看女儿凤霞,回来和家珍一遍遍讲述场景,就让人羡慕这一对夫妻的烟火气,家里始终充满着人情味,夫妻俩在岁月里大悲大喜一起走过,儿子的死他们固然悲伤,但他们也会替他人着想,他们珍惜每一段关系,真实的感受人生的体验。从来没有怨天尤人,当富贵输光了家产,老婆和父母会担心他的安危,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依然选择生活,虽然生活一在打击他们,好像经历过灾难的他能哀悼过去。而不是停留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