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心之侦探",探索心之迷宫

2016-11-03  本文已影响875人  简容生活
“心之侦探”- 生命三部曲 第二部 哲学家 孤独即地狱

10月28日路过保利剧场,看到当晚有表演,心下想,"买张票看看呗"。对我而言,这本就属于常不发生的"突然奇想",更不屑说,隔天又跑去买张票。简直可以算得上,人生的又一个"第一次"。现在的年龄,貌似每个"第一次"都变得有点"弥足珍贵",辣么,就来看看啥剧有如此"魔力"吧。

孤陋寡闻的我,入剧场前,并不知道"林奕华",或许只是"心之侦探"剧名,引起了我的兴趣。

观剧的第一感受是,这部剧层次感太多:

有视觉的冲击;有听觉的享受;有光学的柔美;有文字的哲思;有舞台化的情绪渲染:有现实生活的隐形羁绊再现;有风轻云淡的临终感悟…. ;

而人心,福尔摩斯的角度,是演绎法的从属;华生的角度,是生活选择的疑问;莫瑞亚提的角度,是细思极恐的话题;普通人的角度,是不用思考或过于沉溺的东西… 。

极少有话剧,能演上近4个小时,"绝非一般导演可以做到",于是看完剧,立马上网搜索了一番:

"1991年在英国伦敦成立'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25年编导56部原创剧场,而'心之侦探'作为'非常林奕华'25周年的纪念大戏,在昨晚结束深圳首站后,将于10-12月在全国7个城市展开巡回演出。"

天呐,原来是个"牛"导演!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噢...。

与一般话剧不同,这着实是一部有点“烧脑”的剧,第一次看话剧有"脑子不够用"的赶脚。

略显复杂繁复的剧情,演员交错式的扮演,特别是莫瑞亚提的歇斯底里,中途多少吓退了部分观众。

可是如果静下心,聚精会神,在听/看/想之间高度专注,或许能够感受到剧情所揭示的,对于同一案件,普通人、福尔摩斯、华生、莫瑞亚提的不同视角。

在现代科技快节奏生活冲击下的我们,有时生活在"羁绊"中而不"自知",以为"科技为我所用",实际"我为科技所累";舞台表演揭示出,我们"普通人"生命中的懒散、嫉妒、怨恨、无聊、无助、无力等诸多无奈。

案件间的切换,使用一些极简的视频、图片、光效,十分点题。诸如,下拉的朋友圈,不停下拉空白框预示一个生命的消逝;满天的雨滴,于下坠中的跌落感;镂空的书架,书一本本抽离后,才能看到窗外的点点蓝天白云,直至万里晴空无边无际......

很多桥段文字,十分打动人。诸如,玛丽对于熟睡华生的独白;华生对于婚后长胖的独白;华生对于梦境中福尔摩斯的独白;莫瑞亚提恶毒式人生揣测的呐喊;新闻播报对于时下热点的戏虐;福尔摩斯对于生活在聚光灯下的叹息...。

这些独白,可以看出导演文字的功底,对人生问题的探寻,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正如,看到别人的幸福,才发觉自己的不幸福;看到别人的痛苦,才发觉自己没那么痛苦。这并非赞赏"比较心",而是提升"感受力"。

"心之侦探"中,那些看似夸张的呐喊、枪声、指责、痛哭,以"舞台化"的形式,将"普通人"内心的情绪,放大镜般滴交与我们,在冲击耳膜的同时,激发觉察与思考。

这种冲击下的"感受力",可以让我们"突然"看到案件中人物的"缠绕",感受人生"失去"时的"面相",也反省生活中的"不自觉"(念头/情绪)。

当我们能"自如"地,以不同的视角"看到"同一事物时,我们就开始有能力与他人链接,无论他们与自己有多大不同。

这种链接始于我们的"感受力",又在"理解力"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向我们展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心"视界"。世界因"不同"而愈发"缤纷"而非"沉重",核心在于:我们能否看到,那个后面的"自己",在"求不得"(活在这里,心向别处)。

演出结束,排队要了个签名。其实,是为了告诉导演,"这个剧真好"

而这个剧,通过"什么人需要什么人",通过福尔摩斯、华生、莫瑞亚提的视角,揭示出:"普通人"的"无奈"在于"别处";"普通人"比生活在镁光灯中福尔摩斯的更多"选择";"孤独"来自内心而非外求可以解决。

"普通人"在不断扩充自己"视界"的同时,伴随感受,伴随觉察,我们开始发现:

"我们在信息充斥的年代,到底看到了哪些'事实',又以为看到了多少'真相'?"

"如果你想找到自己的命运,你会在google上输入哪个关键词呢?如果你想找到自己的未来,你会在google上输入哪个关键词呢?"

"如果我只能当个普通人,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这本来是我最后一句台词,不管普通,我们都是一个人,你为什么害怕?"

"有些问题它不会在你刚遇到它的时候,就让你觉得是一个问题。当你一次又一次再遇上它,当你不再把它只看成是一个question ,它才能被你看穿了,是个problem。"

我相信,不少观众在走出剧院时,会觉得很多/有些地方没看懂。我觉得,这注定是一部能成为经典剧的话剧,或许"每次都能看到不同",就是它的特色。所以,别去强求"看懂",只去发现"看到"。

只要这部剧,让你开始"看到",哪怕只是点滴:喧嚣数据时代"冲刷"下的"存在感";琐碎日常生活中的"机械";人际交往里的所谓"暗流";一人独处时的情绪"澎湃";或是意识到那些暗流/澎湃常源于自己的"匮乏";那么,这点滴发现,这份觉察,其实已经在启动一个"探寻"的程序。

只要你开始问"为什么",你就开始了从不同角度的思考;在觉察、探寻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解决自己的"人生课题";而每个人的课题,都是辣么"独一无二"。

或许,我们一直在"心的迷宫"畅游,好奇地"看到"生活中每个"案件",有时像福尔摩斯,有时像华生,有时像莫瑞亚提,有时像房东太太,有时像华生太太…。

而正是这种好奇心,这种探索,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迷宫中有所"发现",从而摸索找寻自己的"逃脱路径";回望迷宫时,每个人的那条路径都将如此不同,正如这"多彩"的世界。

如果"失去"意味着"结束",而在为一件事情或一段关系画上句点的时候,谁又知道这会否在为另一件事情或一段关系展开而准备呢?

放下那些情绪/念头,逃离所谓自铸"藩篱",去做你该做的吧。

"改变,其实是从现在开始的选择"。

放心,生活会在你的面前,自然展开。

两场演出,林导都诚意滴谢幕

p.s. 若是脑子不够用,就象我一样,去多看一遍吧。去之前,看看这些东东,会很有帮助哦。最后两张图片的文字,反映了该剧的调性,"合"即赶紧行动,入剧院观看吧。

++++++++++++++++++++++++++

喜欢我的文字,就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简容生活”,给我留言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