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楞严经避不开的千古第一大难题: 楞严经宗旨到底是不是“舍识

2020-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回归简单宁静

研究楞严经避不开的千古第一大难题:

楞严经宗旨到底是不是“舍识用根”?

作者:简单宁静

一、“舍识用根”这个词是谁提出来的?

  在中国古代佛教史上,注解楞严经的高僧大德很多,前期较著名的有长水子璇大师、惟则楞严会解等,到明朝末年,明末四大高僧都注解过楞严,憨山大师、藕溢大师从头注解到尾,非常详细。莲池大师、紫柏尊者挑经文里一些重点来说。交光大师与莲池大师、妙峰大师、憨山大师、藕溢大师等是同时代的人,他注解的《楞严经正脉》里,提出了“舍识用根”是楞严经的宗旨。

  其实我从头到尾在《楞严经正脉》里用电子书检索过“舍识用根”,并没有这个词。不过“舍识”“用根”两个词各自都出现过,在《正脉》里还有“舍识从根”“斥识用根”“用根不用识”。其实“舍识从根”确实也就是舍识用根的意思,所以说“舍识用根”确实是交光大师提出来的,交光大师认为楞严经,佛的佛意就是让众生舍识用根,从根解结,最后佛让修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二、那么楞严经里讲的到底是不是舍识用根?

  开头佛七处征心(方便说),破的是阿难的妄心,也就是第六意识心,说白了就是佛“斥识”。然后十番显见,显出见性这个第二月。楞严经云:“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此见虽非妙精明心(佛性)。此见性虽然还不是自性,但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月影就是妄心,真月就是真心佛性。第二月就是六根中之性,如眼中见性,耳根中闻性。第二月,把佛性一分为六。经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第二月多了“一捏”,去掉这一捏,就回到真月上去了。

  所以后文耳根圆通的修法就是从闻性回归自性,所谓“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反流全一。六用不行。”这样就从第二月,回到真月(完整的一个觉性上去)。

  所以佛的意思,明显就是先“斥识”,让你别用意识妄心,而是从根性入手(见性、闻性),最终去掉“一捏”,让你从根解结,回到佛性上去。所以,佛的意思确实就是让你“用根不用识”。

  何以证明?证明“斥识”的经文如:楞严经明言:“识性虚妄,犹如空华。”“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证明“用根”的经文有,经云:“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后文更讲,从根解结,更让修耳根圆通。“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选的就是耳根圆通。

  所以,只要认真研究楞严经经文,明显就是让从根解结,用根修,而不用识。这是佛讲的。可以肯定的说,楞严经里讲的,确实就是舍识用根。说白了,这不是交光大师的意思,而是佛的意思。交光大师只是解了如来真实义。

  三、舍识用根是容易造成字面上的歧义

  楞严经文里虽然没有“舍识用根”这个词,但是如来意在“斥识用根”,众生则“舍识用根”,这确实是佛在楞严经中的真实义。用根没什么疑义的地方,因为楞严经诸佛同时都来做证明,你要想解脱,也是从六根下手。关键在于“舍识”二字。学过唯识的都知道,如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佛性和妄想和合而生。如果从字面理解舍识,难不成把阿赖耶识舍去不成?那样佛性也舍没了,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只是从字面上咬文嚼字的理解。真正修行之后,都是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说白了,第八阿赖耶识清净后,变成净识,也就是楞严经里讲的“庵摩罗识”(净识),也就是佛性。名可以有各种的名,但指的都是一个“东西”。

  很多人的疑惑应该就在“舍识”上。其实交光大师“舍识”的意思,并不是让你想办法舍去识性,而是让你在修行下手的时候,用根中的根性修,而不是用识性(尤其第六意识妄心)修。大师的意思是在着手修行的时候,在哪里下手,当然是从根解结,从根上下手,这也是楞严经中佛的意思。再说得明确、准确一些,是在根中之性上下手。比如眼根中的见性,耳根中的闻性,是在这上面下手,而不是在识性上下手。所以楞严经中,佛是“斥识用根”,而我们修行,就是“用根不用识”。再说详细点,就是【从根结节,转识成智。

  四、又一大问题来了,为何高僧幽溪传灯和藕溢大师批评交光大师?

  这里先讲几位大德高僧注解《楞严经》的故事

  ———————————————————————

  一、明朝交光大师与《楞严经》

  在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中,曾提到他注解《楞严经》的因缘,【寺众多病不安。予祝云。愿我一身代之。随即病。逾半月垂危。眷属围视。予在昏沉中。觉有人提臂警云。佛来矣。予惊起。跪西仰视。提警者。观音也。见佛立于中。二大士夹于左右。皆黄金色。光明晃朗。各丈余。予即知其接引往生。遽云。往生至愿。奈楞严旧注杂乱。未注疏耳。闻佛琅然语云。诚然杂乱。语毕。即见三圣皆回身西去。犹瞻望后身金背。及青螺后发。渺然渐远。随开目。身汗如雨。咸问慰之。予备述所见。仍曰。予已给假注经。且得不死。汝等勿虑也。众咸念佛。声动屋宇。……寺众果自予寝病时顿安。】

  可能有的人看不太懂,我简单做一下翻译。

  寺里僧众多人生病,交光法师祈祷说,愿我一人代众人病。然后他自己就真病了,过了多半个月,生命垂危。众人围视,法师在昏沉中,感觉有人在提自己的手臂,说佛来了。法师突然惊觉而起,向西方跪下仰视,看到提自己手臂的是观音菩萨。看到阿弥陀佛站在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中间,三人都是黄金色。光明晃朗。各丈余。法师知道阿弥陀佛是来接引他往生了,然后法师对佛说:“往生当然是我的愿望。但是奈何《楞严经》以前的注解太杂乱,我以前就一直想注解《楞严经》,到现在也没注解。”这时就听阿弥陀佛琅然语云:“诚然杂乱。”说完,就见三圣皆回身西去。犹瞻望后身金背。及青螺后发。渺然渐远。随即法师清醒过来,睁开眼睛,身体出汗如雨,见法师醒了,众人都来慰问他。法师就向众人讲了自己刚才的经历,然后说:“阿弥陀佛已经准我假来注解《楞严经》,我不会死了。大家不必担心。”众人听法师这么一说,都感动得念起阿弥陀佛佛号,声音震动整个屋子。而寺里的本来生病的僧众也果然自从法师生病之后就好了。

  可见交光法师之所以能注解《楞严经》,是获得了阿弥陀佛的认可,也就是说法师注解的《楞严经》,是在矫正之前的“杂乱”。交光法师在正脉中云【旧解徒知慕经圆妙。不能曲顺经文。深研本有圆妙的旨。而乃傍引他家仿佛圆妙之义以会释之。故不惟文义了不相合。且将本经元来脉胳。悉成紊乱。而首尾不相通贯。故今新疏。但惟奉顺佛经。曲搜本意令其脉胳贯通。则经中本有圆妙深意。岂他家所能比拟。故名正脉。意在此也。】所以这本著疏名为正脉。

  交光大师出家之前,对于楞严经就出现过甚深境界,因此发誓毕竟出家注解楞严经。根据我的考证,查阅明朝年号,确定时间点。1576年大师出家,发愿读大藏经10年,来注解楞严经。1586年,开始注解楞严经。1596年,用了10年时间注解完成。还没注解楞严经时,那时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就来接引他往生,他对阿弥陀佛说,往生是我此生愿望。奈何楞严经还没注解,跟阿弥陀佛请假。阿弥陀佛肯定给假。如果不肯定那就把他接走了。这说明大师注经,是获得阿弥陀佛认可的。法华云“诸佛语无异”,一佛肯定,即是诸佛认可。

  二、清朝续法大师与《楞严经》

  在《《楞严经》灌顶疏》中,提到续法大师,【每当注释浩繁。略闭目间。甘露灌顶。神思飈发。迅笔成文。不假思索。】因之自号灌顶。

  就是说续法大师在注解经义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闭目之间,就会有甘露灌顶,之后就智慧大开,问题迎刃而解,注解经义,不假思索。所以续法大师,也叫灌顶伯亭大師。关于续法大师不可思议的事情比较多,在这里不多列举。

  《楞严经灌顶疏》中记载,续法大师所著经典。【有华严别行经圆谈疏钞记十二本。《楞严经》序释圆谈疏廿五本。贤首五教仪六卷。科注四十八卷。起信论疏记会阅十本。药师疏钞六卷。观音疏钞八卷。金刚直解五卷。四十二章经疏钞五卷。观经直指疏十本。瑜伽施食经疏十本。观音疏。弥陀略注。如意经疏。心经二解。尊胜经疏。势至疏钞。像想章疏。八大人觉经解。大悲咒释。准提咒释。各一卷。佛祖纲宗四卷。贤宗十要二卷。持念因果记。念佛异征记。乐邦净土咏。醒世善言。西资归戒仪。瑜伽归戒仪。系念仪。放生仪。各一卷。燄口仪疏十本。燄口摘释一卷。共一百六十八本。】

  人们常说著作等身,续法大师应该早就过了等身了。

  【己亥秋。捐赀遣余。送入楞严寺藏。……惜乎。辛丑云房失火。化为灰烬。……楞严志。板存各寺。】

  后来所有的著作,有的出版印刷,有的没印刷,没印刷的有一百多种,结果房子着火,经典化为灰烬。不过好在之前《《楞严经》灌顶疏》已经印刷过,还有印刷底版存于各寺。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今天的《楞严经灌顶疏》,可见是多么的不容易。

  根据续法大师的著作目录,除了<楞严咒>疏外,他还注解过大悲咒释。准提咒释。各一卷。可惜这两种非常重要的咒的修法,应该未能免于大火。我们就看不到了,实在可惜。

  续法大师在《楞严经灌顶疏》中,对于交光法师《楞严经正脉》给予了肯定,认定《楞严经正脉》乃是真解如来真实义。肯定了《楞严经》中用根之旨。

  三、近代圆瑛大师与《楞严经》

  圆瑛大师是新中国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虚云老和尚是名誉会长),有“楞严座主”“楞严独步”之称。其在著作《楞严经讲义》中,曾提到自己学习注解《楞严经》的因缘。

  今引《楞严经讲义》【余年二十四,听讲斯经,愧学识之浅陋,感注疏之繁多,用心过度,致患血疾。乃于佛前发愿,仰叩慈光冥护,顿令恶疾速愈,更求得悟,寂常心性,真实圆通,宏扬是经,著述讲义,用报佛恩,藉酬私愿。越日,见有化人,状如老媪者,来示余曰:‘云不要紧!以白杜鹃花炖冰糖,服之可愈。’言讫回首,媪即不见,心窃异之。遂依言购服,三次血止。于是信愿益坚,精心研究。竟达十载,于经中疑义深奥难解之处,遂一一书条,贴于壁上,逐条静坐参究,既明白一条,即扯一条,如是者八年之久,一房疑义,扯尽无余。】

  从上文可以看出,圆瑛大师学习和注解《楞严经》是多么的尽心尽力,在研究《楞严经》上,功夫下的是非常深的。

  【所著经论讲义,已出版流通者,十有余种,惟此经讲义,迟迟著述者,何也?以楞严妙义,丰富深藏,每讲一次,则有一次发明,多究一番,自有一番进步,意欲掩关,专著是疏,机缘未凑,致延时日。迨年六十有八,深感老病之躯,风前残烛,若不速偿斯愿,恐悔莫及。遂于圆明讲堂,创办愣严专宗学院,有欲造就僧才,续宏大教,谨择四月八日,开演斯经,日更躬亲授课,余时編著讲义,每夜辄至三更乃止。如是者久,辛劳过度,旋至次年二月初四,正讲演时,忽患中风之病,由徒明旸,急扶下座,入室遂已不省人事,经时七日始得转机。幸有良医黄钟、郑葆湜二医师诊治,方告安然。至七十二岁,复思楞严著述未竣,大愿莫偿,于是乐慧斌居士劝余曰:‘从容編著,既有善愿,必获成功。’于七十四岁夏告完,计二十四卷,装成五册……。】

  我查了一下圆瑛大师的生卒:1878年-1953年。大师的年纪是75岁,到了74岁才最终注解完《楞严经》。从24岁听讲到74岁一共50多年,可见大师在遇到《楞严经》后,是用了自己的一生去研究《楞严经》,弘扬《楞严经》。

  圆瑛大师在《楞严经讲义》中对交光法师的《楞严经正脉》十分推崇,对于《楞严经》是否是“用根”,给出了这样一段话,【是知识心,乃大定之冤贼,菩提非此心所得成;根性为圆通之正因,楞严实自性之本具。故阿难请示成佛大定,如来即为破识显根:破识心五种胜善功能,犹属生死妄想,令人决定舍之;显根性一精元明心体,以为涅盘妙门,令人决定用之。则欲令舍识用根,为修楞严要旨也明矣!】

  宣化上人在《楞严经浅释》中,对于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也给予了肯定。

  根据《楞严经》经文,经云: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所以《楞严经》中,佛陀旨在用根解结,明矣!用的是哪一根呢?就是后文的观音耳根圆通了,用耳根。

  ————————————————————————————————————————

  上面的故事是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交光大师的《楞严正脉》从清朝初期开始,一直到现代以来,都被后世高僧认为是对《楞严经》最如法的注解。包括清朝通理大师的《楞严经指掌疏》也都提到。这说明什么问题?就是真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谁讲的对谁讲的不对,后世大德高僧的双眼都是雪亮的。

  那么再说当时,根据清朝钱谦益《蒙钞》记载,“于时交光正脉。初传江表。人谓为云栖所印赞。倾动诸方。”就是说当时交光大师《正脉》传到江表(泛指长江以南),被莲池大师看后所印赞,倾动诸方。而《正脉》的续文是乐善道人朱俊栅写的,朱俊栅是谁?朱俊栅。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山阴王,皇族,明末贵族。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是佛学造诣了得,曾经发现了妙峰大师(当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妙峰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妙峰大师也是憨山大师的知己和挚友),资助妙峰,支持妙峰闭关并给予指导。后来朱俊栅又通过妙峰大师介绍,认识了交光大师。并看了《正脉疏》,肯定正脉,为《正脉疏》作序。也是深悟楞严宗旨。而且他从妙峰那里,也是知道憨山大师的。这个人是学佛居士的典范了。

  而正脉的校对者正是妙峰大师本人。所以,正脉也肯定是被妙峰大师印赞的,这些内容在朱俊栅《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序》里写的很清楚。

  也就是说,哪怕在当时,也不是所有大德高僧都提出批评,是有足够分量的大德高僧给予印赞的。

  那么问题来了,都是大德高僧,怎么说的还不一样呢?谁又说的对呢?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的不一样?因为虽然都开悟了,但并不是智齐诸佛,并没有佛的智慧,哪怕十地菩萨都没有佛的智慧,何况高僧乎?所以,想真解如来真实义,也没那么容易,何况楞严经是佛极谈,充分代表了佛的智慧,经云:“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富楼那为佛陀十大弟子,真阿罗汉,他都听不懂佛讲的法,是不是?阿弥陀经中舍利弗身为阿罗汉,仍然不知道净土法门,是不是?一地不知二地境界,是不是?

  第二个问题,那么谁说的对?

  那我们就来看看当时是怎么说的。

  其一:明代著名天台宗祖师幽溪传灯大师,在其《楞严经圆通疏前茅》中,提出了108个问题驳斥《正脉疏》的见解。

  也就是说,交光大师先写了《正脉》,幽溪传灯大师后写的《楞严经圆通疏》。这里我引用钱谦益《蒙钞》对于《楞严经圆通疏》的评价:“幽溪力扶台宗。专依会解。教典博涉。观网详明。教博则文多氾滥。观详而理未周圆。识见每涉于支离。义解罕据其精要。玄义多文。广明师说。骈一家之枝指。餔四教之陈羹。此类实繁。束之高阁可也。(翻译一下,就是说幽溪传灯的注解,束之高阁可也,可以放一边不用看了。事实上幽溪是在交光楞严正脉出世之后,专门写作,对于正脉批驳尤甚,后来被清朝初期续法大师在《楞严经灌顶疏》中指出很多错误)”

  其二: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卷五“复钱牧斋”中严厉的呵斥曰:“交光用根一语,毒流天下,遗祸无穷,非一言可罄。”

  原文如下:“【复钱牧斋】济云鬬诤。不啻小儿戏。阅儒释宗传窃议。可付一笑矣。续灯事。徧集明朝语录。乃可成之。非朝夕能办。未填沟壑。当以三四年为期也。著述须实从自己胸中流出。方可光前绝后。设非居安资深。左右逢源。纵博极群书。徧采众长。终是义袭而取。不可谓集大成也。大菩萨乘愿力阐正法。须如马鸣龙树。智者清凉。立极千古。若圭峰长水辈。虽各有所得。犹未免为明眼简点。况其余哉。乞丈室裁之。憨大师性相通说。久为教家嗤笑无能为害。达大师以能所八法所成释性境二字。不过承鲁庵之譌。习而不察。白璧微瑕耳。交光用根一语。毒流天下。遗祸无穷。非一言可罄。宗镜对毕。乞寄还山中。所许通翼。亦乞慨付。”

  藕益大师的话说的确实够狠,藕益大师的《文句》中有几处提到交光,说明交光《正脉》在前,《文句》在后。藕益肯定是看过交光的《正脉》。而交光大师在《正脉》中提到,“他如月川之别眼。澄印之悬镜。皆各出己见。而非有局于会解。但皆少分自在之说。未据全文而大翻旧案。”澄印就是憨山大师,说明交光大师看过憨山大师的《楞严悬镜》。而对于藕益大师的《文句》,清朝续法大师(也就是灌顶大师)在《楞严经灌顶疏》中,指出了其中的不少错误。对于一些理论和观点进行了驳斥,这里不举例子,因为内容太多,具体可以自己去看《楞严经灌顶疏》。

  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藕益大师和续法(灌顶)大师。

  蕅益大师要圆寂的时候,门人问他,证量如何?大师答:“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名字位即天台名字即佛位,蕅益大师径山坐禅开悟,但还是凡夫,天台名字即佛位烦恼都没能伏住,但是“名字位中真佛眼”,大师自己说见与佛齐。这是蕅益大师按照天台“六即佛”说自己是名字即佛。大师肯定都是真实语,但见与佛齐,并不是智与佛齐。蕅益大师著述非常丰富,见解独到,尤其对于净土法门和佛教戒律,真乃用心良苦,是难得的大善知识!大师的《灵峰宗论》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续法大师在注解经义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闭目之间,就会有甘露灌顶,之后就智慧大开,问题迎刃而解,注解经义,不假思索。所以续法大师,也叫灌顶伯亭大師。大师梦中曾被天人请到忉利天讲《华严经》。而且大师是千古以来,注解楞严咒的第一人,现在流行的《楞严咒疏》就是出自大师《楞严经灌顶疏》,楞严咒疏是宣化上人肯定过的,上人自述年轻的时候得到《楞严咒疏》如获至宝,书中说“轮(按:宣化上人)于三十八年前。获楞严咒疏单行本。得未曾有。时刻研究。颇窥秘境。随身携带。未尝或离。”。后来上人注解《楞严咒句偈疏解》,也肯定离不开当初从《楞严咒疏》中的受益。能够注解楞严经,足以看出续法大师的修为非凡。

  两位大师都是著作等身的人物,都是难得的大善知识。介绍这个并不是让大家比较谁高谁低,而是都是大德高僧,那为什么续法大师要指出幽溪传灯大师和藕溢大师的错误?(到底续法大师说的有没有道理,你们自己去看书,用自己智慧判断。)说白了,还是为了辨明佛法,为的还是真解如来真实义。这样才是真报佛恩,才能利益众生啊。

那么幽溪传灯和藕益大师,两位大师错在哪里?我认为,并不是两位大师不懂佛法,不悟佛理。而是他们虽说了道理,也是佛法的道理。但是不是楞严经中佛要讲的那个道理,说白了,就是没有顺着经文论经文,没有曲顺经文,放下一切未读经前的先见、成见,看看楞严经里佛陀到底讲的什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要表达什么。而是先入为主,认为楞严经是讲天台三止三观,在读楞严经的时候,就用先入为主的用三止三观去比对经文,那样并没有顺佛意。以上是个人见解,并没有不尊重两位大师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当时很多人会认为楞严经讲的是天台三止三观?

就是据传说当时有个梵僧到天台去见智者大师,谈话中说天台三止三观同于楞严经所阐述的道理,于是智者大师建立拜经台,拜了十八年,可惜到大师圆寂也没能见到。“梵僧称其合楞严义,故有拜经祈早来,以证己说之不谬。”

所以天台门人包括后世学人,在没看到楞严经之前,都下意识认为楞严经就是讲的天台三止三观。对于这个问题,交光大师在《正脉》中专门给出了解释。

《正脉》:问:梵僧何以预传斯经同于天台三观?

答。此有两意推度。一者西天东土。人智昏明。亦多仿佛。焉知梵僧不惑于似是而非耶。二者彼或但谓略同天台三谛。则其言非谬。岂必谓其全同三观乎。特是后人承虚接响。而谬成三观耳。非梵僧之过也。……智者大师不及亲见。使其亲见。决不误以说性为说观。亦决定不以己观自满。而顾抑经同己。不然。何故虚心拜求一十八年乎。是则过全归于后人之混淆。而大师无与也。

(简单翻译一下,交光大师的意思是,有人说梵僧跟智者大师说,天台三观与楞严经旨意相契。其实非也。大概有两种可能,一是梵僧自己就没搞明白,楞严经富楼那“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可见阿罗汉智慧远不如佛,未必深明佛意,梵僧可能似是而非。第二种可能是梵僧说的是略同,而不是完全一样,只是后人承虚接响,说是一样。而且智者大师并没有亲眼见到楞严经,假设大师亲眼见到,以大师的智慧,绝对不会误把楞严经文的“说性”认为成天台教义里的“说观”。也不会以自己创立的止观自满,而故意说楞严经同于三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智者大师何必拜经十八年,苦求楞严?如果大师以天台三止三观为至圆至妙,何必拜经十八年,求见楞严?所以说,有人说天台三止三观同于楞严意旨,那都是后人自己混淆造成的,跟智者大师无关。这是交光大师讲的。

另外,根据洪觉范大师(宋代高僧)讲,智者大师在注解法华经的时候,经文“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因为当时没有楞严经,智者大师一直不清楚六根功德有的八百,有的千二百怎么回事。后来梵僧跟智者大师说,这个内容是佛在楞严经里讲的。就是说,梵僧和智者大师说的是六根功德这个事,而不是说天台三观同于楞严,是后人搞错了。)

总之,因为梵僧与智者大师见面的事,包括后面智者大师拜经十八年,后人都认为楞严经讲的是天台三止三观。因此造成读楞严经,很容易就先入为主,而没有顺从经文的意思。

  藕溢大师讲:“交光用根一语,毒流天下”,但是楞严经诸佛却讲:“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释迦摩尼佛偈颂讲“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最后更是选定了耳根圆通,文殊菩萨说“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所以,楞严经中,诸佛的真实义,就是用根啊!所以,交光大师的说法,没毛病,正是诸佛真实义。

  何况交光大师注解楞严经,是跟阿弥陀佛请假的,获得阿弥陀佛同意的。阿弥陀佛的智慧,自然知晓交光注解的合不合佛意,如果不合佛意,估计当时就把交光接走了,就不让他注解了,以免真的“毒流天下”,是不是?而阿弥陀佛说当时诸家对于楞严经的注解情况却是“诚然杂乱”,所以《正脉》也是为了拨乱反正啊!这好比当年世人对于净土宗九品往生,说成啥样的都有,当中也不乏一些大德高僧把九品往生说的很难。阿弥陀佛特意化身善导大师来解决这个问题,《观经四贴疏》善导大师说“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楷定古今啊,这话说的是何等的霸气!意思就是,无论在这以前还是以后,都得按照我这个为准,为什么?因为“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字一句不可加減,欲写者一如经法。

  谈下我个人的感受:交光之于楞严,如善导之于净土!

  最后,如果看了本文,你还是没有升起决定信,那么我有两种方案。第一种,你像我一样,去亲自研究,把这些问题都研究清楚,我研究这个问题大概也花了两年时间,最终才得出定论,有了定见。第二,要么你就放下,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你要修的东西上。

但话说回来,如果你没信心,说明你也不懂楞严经,还是很可惜的。

2020年11月25日(文章是现在写的,但是这个问题大概两三年前就想清楚了)

  简单宁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