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人生 第一次出走后……

2017-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潇洒君
文|wendy

人,一定要为自己负责任。

大学阶段,当时为了毕业后能有比较好的出路,整个大学阶段过的都比较焦虑。总觉得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有太多的社会实践需要参加,有太多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

                                决定“出走”

2013年3月,那时大三,为了出去参(见)加(网)培(友)训,需要向班导请假,其实当时完全可以一声不吭一走了之,出于对老师的尊重,跟班导打了招呼。刚好遇上学校出事,那段时间纪律抓得特别严格,班导死活不同意,甚至拿出校规恐吓。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当时已是筹划已久,尤其是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其实大二就有这样的想法了,但毕竟去外地见一个陌生的组织,万一是骗子呢?万一遇上坏人怎么办?出发之前,虽然各种研究过,但还是有担忧。

去之前也跟家里打了招呼,我妈听了很担心,我哥也不太支持,我爸也担心,但我爸向来心大,只要是积极上进的事都会支持。这次算是默认支持(反正山高皇帝远,也管不着),于是带着着凑来的钱就出发了。

                                 力排众议

到了半路被班导发现了,打电话恐吓让立马回去。当时理直气壮,软硬兼施,一方面叮嘱说自己很安全,每天会跟她发短信报平安。另一方面会底气十足,清楚记得当时在跟班导电话时,脱口而出:“你能为我的未来负责吗?”这话一出,电话那头愣了几秒钟。当时作为一枚还是比较内敛、腼腆的孩子,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彻底长大了。活了20多年终于可以真真正正遵循自己的内心,为自己做出一次决定,那种感觉,人生第一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从此以后,天不怕、地不怕的,瞬间心胸都扩大了好几个数量级。

自此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最终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别人可能对你有影响,但最终决策权还是在自己手里,即便最亲的亲人,爸妈都不能代你成长,代你去经历。

当时在外面,第一次自己找房子,第一次跟组织负责人约谈,然后加入学习,每天也做到跟班导报平安,让对方放心。“探险”平安回校后,老师也没说什么。据说当时班导整个办公室都知道这件事情,他们对我的评价是“心太大,不够稳”。嗤,天天呆在学校,被这群连市面都没见过的老师,天天拿着几十年前的ppt在台上说教,还不如自己“玩儿”呢!按照SC们的思路过四年,出来的命运不被安排才怪!

通过这次事情,对个人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

对待老师:虽然有时候很喜欢站在台上吹牛逼的感觉,但在年轻的时候绝对不会选择做老师。一方面因为老师这么高贵的职业,你想想哈,作为人类心灵的导师,在现有的体制下,一个班那么多学生,顾得来吗?万一因为自己无意间一句话,给某位还尚未发育成熟的少年带来点负面影响,一不小心长歪了,自己承受不起。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自己连市面都没见过,价值观还未成型,恋爱也没怎么谈过,也还没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还跟学生谈什么成长,谈什么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这不是扯淡嘛?

当然,这么大的大学,有才华的老师还是有的,比如遇到的英语老师,政治老师等,每次下课都很乐意找他们聊天,对自己也有很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英语老师,带了我们三年,虽然英语水平一般,但在思维层面的成长,让自己现在回头想也依然很感激。

对待家人:在我们小时候还不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时候,当然要多听妈妈的话,但随着长大,我们每个人的路都是是要靠自己去走的,要敢于“试错”,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一味的听从家人。毕竟,我们都在不断成长,尤其是当我们很多人走出家门,走出去的时候,你得眼界和认知有时候是高于家人的,这时候要想办法去引导家人往好的方面去发展,去改变他们的观念,一起成长,而不是像一个“巨婴”,言听计从。

最重要是变得更加自信了。

总之,为自己负责,为自己而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