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瓜田

(2)觉醒的人

2023-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不断长牙齿的大猫

觉醒的人,意味着: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的自我。

根据心理上的调查,“觉醒的人”在以下四个方面,符合“觉醒”的心理特点:感知、情感、概念(或认知)、行为。

觉醒的人,清醒度是不一样的,从:不那么强烈、到非常强烈。

如果一个人,经历了高强度的觉醒,他,显然也会体验到:高水平的幸福感、高度的心理平静、非常明显的利他主义倾向、非常明显的缺少群体认同感等等。

反过来,显然也适用于——觉醒程度较低的人。

一、感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觉醒,觉醒的人,最明显的特点是: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不同了。

觉醒的个体,不像其他的人那样,感知到同样的世界。

对于觉醒的人来说,世界,不再一样了——就像孩子的世界,对于成人的世界就不样;或者说:就像——文明之前的土著人的世界,对于现代西方人的世界那般不一样了。

二、感知增强:

在觉醒状态下,感知,是生动而直接的。

觉醒的人。以一种非常类似于小孩子那样的方式看待世界——被其他人视为理所当然、不太注意的奇迹、美丽和精致而复杂的大千现象所震撼。

对他们来说,世界,是一个更光明、更迷人、更美丽的地方。

尤其,他们被大自然迷住了——令人惊叹的“大千存在”、自然景观、天空、海洋的美丽;动物、植物和其他现象的奇异、精细和复杂性。

这种孩子般的世界观,是觉醒与艺术之间,产生关联的部分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诗人和艺术家,都是觉醒的个体。

当你对周围的存在与美丽,感到敬畏时,你常常会有一种冲动:要去表达、勾勒这种体验——比如在一首诗或一幅画中。

这,也体现在中国、日本的禅诗中;伊斯兰神秘主义诗人鲁米的诗歌作品中;以及一些濒死体验NDE当事人的生动描述里。

这种体验,就如同放开了自己的感知能力;或者说:增强了感知能力——就像去除掉了眼前的滤镜、打开了遮挡视线的百叶窗一样。

为什么——觉醒状态,具有这种强化的感知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描述, 即,觉醒者的感知,处在了“非自动的”状态。

在“未觉醒”状态下,人的“小我”很强大,这样则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

所以,作为一种节省能量的措施,感知,则就处在了“自动的”状态。

但在清醒状态下,觉醒者,对“我”的感觉,更柔和、更弱——即:不会被喋喋不休的念头旋涡所包围、所维持。

因此,“自我感”,就不会消耗太多的能量,所以,也就不需要让感知处于自动状态。

这样,觉醒者的感知,就进入了一种:新鲜而强烈的状态中。

三、内在充满喜悦感:

觉醒之前,因为内心不够自信,往往还需要:具有或帅气、或靓丽的外表,来提升自信。

觉醒之后,他会将注意力转向内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让内在充满喜悦感。

四、对人、对事几乎都是正面评价:

未觉醒之前,内心容易迷乱,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很容易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因此,一出口就容易对别人指责或者抱怨。

觉醒之后,内心从容淡定、不慌张。别人的所作所为,几乎不能影响自己。

所以,对别人也极少有负面评价。因为:确实看谁都不错,没毛病。

五、看得见自己的错误和别人的优点:

觉醒之前,一个人看见的,全是: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错误。好像就自己牛,别人都很菜。

觉醒之后,知道自己,要改进的地方,还特别多。

也知道:任何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师。

看得见自己的错误和别人的优点,是一个人越来越好的开始。这是:觉醒过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

六、相信自己,不再依赖别人:

觉醒之前,一个人的内心,想的都是一些:异想天开、不求实际的东西、或者叫做“幻想”。

都是一些:“天上掉馅饼”好事,而自己,是不需要:努力和付出的。其实,这些,都是对别人的期待和要求。

觉醒之后,他会觉得:自己,无需依赖任何人,还可以被别人依赖。

七、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觉醒之前,只知道:事情是这样的。

觉醒之后,知道: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觉醒的人,把事情的本质,看得明明白白。

人群中,经常为别人指点迷津的那个,通常,就是觉醒的那个人。

八、不再自卑,不再羡慕任何人:

觉醒之前,人们都用世俗的标准,来定义“成功”。

对那些:比自己钱多、地位高的人,羡慕不已。并且,在这些人面前,会感到自卑。

觉醒之后,他不再羡慕任何人,面对任何人,都不卑不亢。

因为:他,非常清楚——他自己要成为谁,与世俗定义的成功,没有太大关系。

九、情商高、向下兼容的能力很强:

一旦觉醒,他就会愿意付出;同时,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情商,自然直线提高;也很招人喜欢,人缘好。

懂得照顾别人的情绪,向下兼容的能力很强。无论谁和他在一起,都会很舒服。

此外,觉醒者,还具有:对公正、不足、所有权、竞争等观念的接受度,日益增高,等等这类特征、和人格魅力。

(读书笔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