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困惑
一、课堂上的空心人
本学期,我接的依然是九年级。我们学校的常态是固定初三班,即九年级的这几位老师常年待在初三,用一年的时间实现“突飞猛进”。
这次的班级“空心人”比较多,孩子们太听话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问、不思!如果午休后我提前进班,学生们会揉揉眼睛坐在那里不动,等待上课铃响。我告诉孩子们,这段时间,还是大家的课间,我是提前来做准备的,大家该上厕所的可以去,也可以去洗把脸让自己稍微清醒一下。得到这个“指令”,学生才会动起来。
还有上课的听课状态,好多个成绩不错的学生上课会突然走神,眼睛空洞无光。他们不说话,老师说啥就是啥。每次上课可能要无数次地提醒,要及时做笔记,要张开嘴尝试着去把自己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如果遇到自己的卡壳点,一定要问出来。
当然我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变化,变成更加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课堂。
作业常态是作业布置下来,大部分人都会写好交给你,这很好对不对?关键是一部分都是二三十分的成绩,他们肯定会有很多不会做的题,怎么可能写这么满,这么好!答案只有一个,抄!
老师布置作业,我就抄,完成就好!
我发现这个问题,开始在班里做思想工作,我希望大家是在真学习,而不是要面子工程,作业抄得再好,没学会,一切为零。作业我会选择分层布置,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做,如果你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多,可以和我协商,咱们可以沟通!
一次上课,我让课代表安排同学把基础训练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想让同学们对一下,看哪个错误率出现的高,就重点讲。都会的,就直接过去。结果快上课了,我走到教室,课代表依然在转悠着找人,没有人在写。那一刻,说实话我有些恼火,就这么简单的问题,课代表就安排不好!同学们也这么不配合!
我开始询问原因,是心平气和的那种,因为我期待听到真实的回答。
魏明哲——我班入班第一名的同学说:老师,这都是我们自己写的,不是抄的,所以答案有错的,不敢去写。
所以,这言外之意是不是说,以前都有抄的,连第一名也如是,这是担心自己写的答案有错,所以不敢写。
这样的情况我真的是第一次遇到。我给同学们解释了我让同学们写答案的初衷:就是为了发现同学们的问题,然后来解决问题的。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会。第一遍接触,大家不可能一个错误没有,我们就是为了找出来这个困惑点,然后解决掉,得到提升的。学生了解到这个,开始上台了。
我觉得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孩子们经历了什么才会成为这样乖巧、听话、没有思想?不用去管是否学会,只需要完成任务就好!
我期待孩子们是思想活跃的,他们可以不只埋头做题,也会抬头看看路,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光。期待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
我要努力找出空心的源头,更加用心地备课,与他们沟通交流,尽力走到他们的心理,希望让这些孩子真正灵动起来!
什么样的教学更加有利于我的学生?
去年刚刚调动到这个学校,来到这里有一点是令我困惑的:一次上课,我讲完了2d,我班一个成绩不错的同学问我,老师这篇您讲完了吗?您都没有给我们画知识点,我们老师都是让我们在书上记很多的。
同事们听过我的公开课,给出的评论是,课是很好,但是不适合平常的教学。常规课就是读文章、翻译、一句句画知识点再处理一下练习题。
这样的课程确实很省事儿,老师们不需要过多地去思考、去备课,布置的作业也是让学生抄单词、课文等机械的作业,这样的做法如何能让学生去产生思考。已经九年级的学生,开学我让同学们尝试着自己编对话练习,同学们真的是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在练习时,也是背下来,而不是真正的对话。
英语是一门语言,必须要让学生去说、去用,在运用中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我们学校的英语课都是满堂灌,老师没有让学生对话练习的意识(或者有些老师是怕麻烦),听评课目前是形同虚设,关键的评课环节,老师们都保持沉默,或者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大环境如此,我一个人可以改变什么?
我可以把控我自己的课堂,用我的课堂来滋养学生。如果学生能从我这里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那我就是功德无量了!对于大环境,我可以去影响我可以影响的人,总会有和我频度一致的人,我愿意去分享,共同沟通、一起前行。
三、如何开启专业读写之路?
在教学上取得长远的发展,专业读写是必须要经历的,自己读书读不深、读不透,也可能不能立即拿过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读书、写作都需要积累,先读起来、写起来,可能慢慢就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