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为什么那么难带?那是因为不懂这些

2024-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蓝色冰海洋

约翰·罗斯蒙德在《可怕的两岁》中说: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用这句话来形容孩子的学步期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1-3岁的宝宝,是第一个自我意识的萌芽期,他们喜欢做两件事情:做事情和闹独立

每当提到Terrible two,很多父母都非常抓狂。

但是站在宝宝角度来讲,叛逆恰恰是宝宝的独立宣言

两岁左右的宝宝,自我意识觉醒之后,他就要做一些你不让他做、他非要去做的事情,会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第一个反抗期,会有哪些经典表现呢?

执着一致性

1-3岁宝宝,非常非常看重一致性。

他内心里要求一切都是一致的,物品摆放的位置、顺序、方式,每天行走的路线,物品的归属,吃饭的时间,睡觉前的流程,等等。

如果我们父母因为一些事情破坏了宝宝的一致性,那么宝宝就会发脾气、哭闹,要求重来一遍。

比如说,我家儿子睡觉之前的流程是,先在客厅懒人沙发上讲一个睡前故事,再去卫生间尿尿,再用淡盐水刷牙,再到卧室里脱衣服,再穿睡袋,再喝益生菌,再打开Listener听英语音频,听着睡着。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流程不对,或者顺序不一致,儿子是一定会哭闹的。

睡觉之前没有讲睡前故事会哭闹。

睡觉之前没有喝益生菌会哭闹。

睡觉之前刷牙水没有放刷牙的盐会哭闹。

睡觉之前Listener没电听不了音频会哭闹。

而且他一定要全部重新来一遍才会睡觉,有的时候会折腾哭闹到很晚。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和宝宝对抗,觉得宝宝怎么这么不听话,最后一定是爆发家庭大战。

跟你对着干

1-3岁的宝宝,非常喜欢和大人对着干。

父母以为宝宝就会一直坚持同一模式跟你对着干吗?

No,不是的。

宝宝跟你对着干,但又很多变。

宝宝其实最喜欢和自己作对。

明明想要却说不要,你不给他,他又崩溃大哭。

前一秒要这样,后一秒又反悔。

比如说,你给他一个好吃的蛋糕,他拼命摇头说不要。

你把蛋糕拿走,他立马哇哇大哭,甚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还会冲过来伸手打你。

你再把蛋糕给他,他还是说不要不要。

这时候也许父母就生气了,觉得孩子咋这么怪,索性不理孩子了。

心里会想,这个宝宝为什么总是不断挑战我的底线?

其实真不是。

1-3岁宝宝这样做,只是他第一反抗期的表现而已。

不想被冒犯

1-3岁的宝宝,发生纠纷时会互相出手。

实际上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他的攻击,只是不想被冒犯。

因为宝宝处于自我意识建立初期,非常看重对所有权的保护,包括身体、玩具、家人等。

父母会发现,宝宝不让别人接触他的身体。

他的玩具让别人玩一下、碰一下都不可以,更不要说分享了。

妈妈抱一下别的小朋友,他简直要哭死了。

甚至宝宝会认为一切他眼中所见之物,都是属于他的。

但凡他认为属于他的东西受到任何侵犯,都会采取防御行动来尽力保护,也就是动手打人。

父母就说,好像我的宝宝很自私,是不是有暴力倾向?

其实并不是。

宝宝只是在这个阶段物品所有权意识比较强烈而已。

掌控一切事

1-3岁的宝宝,希望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他需要确认能够征服比自己厉害的人。

他首先需要征服的就是他的直接养育人,也就是爸爸妈妈,或者隔代养育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这个阶段的宝宝,特别喜欢向其他人发号示令。

“妈妈,你给我拿衣服。”

“爸爸,你去做饭,妈妈陪我玩。”

“爷爷,我要去公园玩,你带我去。”

“奶奶,我要吃冰淇淋,你给我买。”

“姥姥,你陪我睡觉。”

“姥爷,你别看手机了。”

向大人发号施令,如果大人很配合,宝宝就会觉得掌控感很强,自主性也得到了锻炼。

但是,大人如果不配合,觉得小屁孩怎么还指挥起我来了,那么就会变成亲子较量,最终两败俱伤。

在人生三个反抗期中,第一反抗期是最好应对的。

我们只要用一些很简单的小方法就可以变反抗为独立, 让宝宝平稳渡过第一反抗期。

方法一:有限的选择

让1-3岁的宝宝做选择是相当困难的,他们要么都选,要么都不选。

但是有限的选择对于宝宝来说相对而言要简单一些。

因为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期的宝宝,喜欢自己对事情有掌控感。

比如,你让宝宝洗澡,你问他:“我们去洗澡好不好?”

宝宝说:“我不洗澡。”

你问他:“我们什么时候去洗澡?”

宝宝说:“我不洗澡。”

你问他:“我们洗澡带一些你喜欢的玩具好不好?”

宝宝说:“我不洗澡。”

他可能对你提出的所有是由都用一个“不”字来反驳。

所以,这个时候要给他一定选择的权利

有限的选择是什么?

“宝宝,你是想跟小鸭子一起洗澡,还是跟小恐龙一起洗澡?”

你限定的是他要去洗澡,只不过他选择的是洗澡时带一个什么样的玩具,他无论怎么选,都是要去去洗澡的。

有限的选择,一次只给他两个选项, 而且这两个选项是我们父母能接受的,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方法二:转移注意力

1-3岁的宝宝,注意力时间相当短暂,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比如,宝宝正在专心致志地玩积木,搭房子,你有急事儿要出门见朋友。

你如果直接给宝宝说:“妈妈现在要出门,赶紧放下积木,我们出门。”

那宝宝肯定是哭闹拒绝,撒泼打滚,一定要在家玩积木的。

因为他兴致很高地做一件事,被你强行打断,肯定是不开心的。

而且这个阶段的宝宝,你跟他提任何建议,让他做任何事情,他可能都会说“不”。

更多时候是习惯性说“不”,为了反抗父母权威而说“不”。

我们父母可以怎么做?

很简单,只需要告诉他,出门以后可以带上他的积木,找好朋友谁谁谁一起玩。

宝宝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好朋友吸引了,说不定出门的时候都忘记带积木这件事。

所以你看,小宝宝其实挺好哄的,是不是?

方法三:明确说要求

对于1-3岁的宝宝,切记不要讲太多道理,因为他听不见。

这个阶段的宝宝,实际上已经明白很多道理,但是他情绪上来时,他会故意跟你对着干。

你跟他讲道理,只会把自己的情绪勾起来,反而情况越来越糟糕。

其实,父母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亮明观点,明确说出要求

比如,到饭点儿了,你喊了半天宝宝依然在玩玩具,或者他说不想吃。

你可能就蹲在他身边,跟他说,不吃饭怎么能行呢?我们要吃饭呀,不吃饭就长不高,身体就会生病,你看你上次感冒住院,就是不好好吃饭,抵抗力太差了,所以才生病,你要好好吃饭,吃了饭我们增强抵抗力,就不用去医院打针吃药了。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宝宝却无动于衷。

为什么?

你苦口婆心说的的道理,对他来说没用。

你只需要明确说出你的要求,“你把饭吃了”或者“过来吃饭,吃了饭再玩”,即可。

方法四:冷处理

冷处理就是让宝宝的情绪冷静下来,也让我们父母的情绪冷静下来。

但是进行冷处理时,我们父母一定要有一个界限。

冷处理≠冷落

有的父母年轻气盛,说宝宝跟我对着干,我就不理他,让他知道我就是生气了。

有的父母冷处理会走到一个极端,你越闹,我越不理你,等你平静下来再说。

你以为宝宝真的能平静下来吗?

也许宝宝会平静下来,但他并不是情绪冷静了,而是可能害怕了,害怕爸爸妈妈不要他了。

1-3对的宝宝还是非常依恋父母的。

如果父母长期用“你不听话,我就不理你”的方式对待宝宝,就会让宝宝的幼小心灵变得很紧张、很焦虑、很担心、很害怕。

这种长期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到宝宝以后的情绪、自信和身心健康发展。

冷处理就是父母和宝宝共处一个空间,时刻关注宝宝,让自己的情绪先冷静下来,不要和宝宝针尖对麦芒,等双方都情绪缓和了再来商讨怎么办。

约翰·罗斯蒙德说:

“大约在孩子两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引导孩子进行最为重要的转变,亲子关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他们从为人父母的‘服务季’进入‘权威季’。如果这一年的转变成功了,那他们就把孩子转变成了社会上富有责任感的一员。”

其实,1-3岁面临第一反抗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父母了解这个阶段宝宝的成长规律,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顺应宝宝的身心成长规律,一定会养育一个身心健康、亲子关系良好的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