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如兰
好友共聚,开心之余,妄言戒酒。真想戒酒,缘父母愁,妻儿怨,恩师说,兄弟劝。
担忧,戒酒会失去发傻的快乐,会失去幸福的麻痹,会失去难舍的初衷,怕是只会收获杂乱不堪的事、情。
我想起了去青岛海葬的姥姥姥爷,三月作别有余,二老无杂无乱,一生素心如兰。大概,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素心,不仅仅是一种高洁,一种纯粹,更是在各种欲望横流乱淌的当下活出真我的觉悟。做素心人,才能远离浓烈味道的喜悲,静享淡无香味却茗心萦绕的幸福。
人生如树,播种、发芽、开支、散叶、成花、结果、枯萎、老去、作别。
同学说,四十而立可笑至极。我说,四十能立善莫大焉。
便是到了这个节点,也莫以为不再生长,恰恰相反,生长因素更加活跃,无时不刻都在与冷冰冰的时光机器和自然规律抗争,还要扛着着万般皆是狗血剧的破世俗情,对着各种后来人的嫌弃白眼,我想,人生一世轮回如此。
为何。酒后,宠辱面前难以淡定优雅,困境中耐不住寂寞,酒色诱惑难以自拔,什么无上荣光的初心早随风散尽,想着没被物欲肉欲各种浴迷惑裹挟才不是什么狗屁境界,各种场合销声匿迹实在缘起无能,常态化低谷困难不颓废不牢骚岂不废哉,偶有赞许立功不骄矜得瑟纯属装B。诸如此类,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素心,不以酒喜不以酒悲。上面那活法五光十色,却空虚无聊。恩师几年前读过《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整理书柜时,感觉好奇,粗翻略读。第一次感知了几位民国女子的波澜不惊、繁花不乱的素心,特别是张伯驹的夫人潘素,那一份“素心”让人汗颜。
潘素高洁、执着、淡雅。她优雅美丽,那个时代光芒四射的张伯驹钟情于她,把最美丽的诗词都写给了她。她独立自强,动荡的年代,张伯驹倾尽所有保护国宝,亲友纷纷远离这个“败家子”,可潘素不离不弃,始终坚定地支持丈夫的一切决定。
她坦然自若,人生的多数时候并没有私家会所、山珍海味,相反,儿时家庭变故被送至青楼抚琴活命,晚年在文化浩劫中还受到不公待遇。但她不怨天不尤人,以苦为乐,经营出清雅自在的人生。
素心是什么,可能是修炼的品格、磨琢的性情,但我觉得,与我们在路上的焦虑而言,更像是与生命之树相携相伴的定力和智慧。
查了百度,找到了这首诗。
《素心兰》
予怀渺渺或清芬,独抱幽香世不闻。
作佩勿忘当路戒,素心花对素心人。
戒酒刚刚开始,以此作为启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