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设计的本质
老实说来,中国其实并不是一个足够谦卑的国家。所以很可惜的,中国文化中尽管有来自异域的文化元素,但并不大多,并且止步的较早。而就算是这样,中国仍然很奇异的发展出了如此瑰丽绚烂到惊人程度的文化、艺术。
至于日本,则是在吸收了太多纷杂元素后意外达到的“离”的洁净状态。正如白色,恰恰是包容所有颜色的特殊存在。呈现的越简洁,其实底下蕴藏的越是宏伟。这么乍一看,中日的审美风格貌似是完全不一样的。
近几年来,我也陆续看了几本关于日式设计的研究书籍,发觉日本人天生地感知力便极其感。这不仅仅是对他者(包含自然),对距离感、耻辱感的敏感,对素材选取运用的敏感,对时代性的敏感,更重要的是,还有对美的敏感。这一点上真的很令我惊叹不已。而且他们已经把这种美学意识深深刻进了基因里世代相传。
我不知道日本近几年来现状如何,但我感到日本确实是一个跟外部世界的万物都始终紧密接触对话的民族。他们在进步中乐于善于不断自我反思与批判,并且率先一步站出来发声,告诫给所有人,自己民族文化危机如何,前景如何,错误如何,过去又有哪些宝藏不能够被遗忘和被忽视。算是一个相当热衷于自省的民族。这一点,也真的很令我钦佩。
我自己本身毕竟也即将踏进设计类领域深入学习了,曾经一度十分疑惑:为什么设计学和新闻学类会划到一个大专业里头?
现在我似乎隐约获得了自己找寻到的答案:因为不论是设计师还是新闻媒体人,都必须背负着使命感。
“设计师”一词,在我的理解看来,并不仅仅是有能力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而后先声夺人,流行一阵,大火大热。我本人更偏向于那些温吞、迟钝、内敛、含蓄的美。它并不急于为人所发现,但一旦碰触,观者就能转瞬跌入神秘的单独空间,无一幸免,无法幸免。这是设计师本人对观者至诚的敬意与尊重。
设计的本质是发现物品的本质,物品的内涵,物品的语言;而设计的未来,则是引导我们的生活美学,哲学思想,价值观,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
之所以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精神上出于占有欲的满足,而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舒适感。这其中又很复杂的勾连着众多情感,譬如“一期一会”的珍视感,“秘中期待”的坚强力量,“以退为进”打开的神秘对话空间等。
我发现日本设计家著作内容存在的一个共性:他们首先是一位日本人,然后是一位历史学家,哲学家,数学家,预言家,最后才是一名设计家。能够同时把握好时间上的三个维度是极其困难的,但对这个民族来说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见过了太多种的美丽,世界上便需要日式美学的重新唤醒。当人们仍迷恋于樱花绽放的美感,日本人却立足于樱花落下时的寂灭,由此由衷的从心里生发出一期一会,秘中期待,以退为进,顺势而为,坦然接受的心情来。
我现在一直在思考的便是,中国能否从日式美学中汲取经验,也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审美体系呢?尽管中日审美与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在探寻“美”的本质这个问题上,或许仍旧可以找到某些相通之处,从历史,文化与未来三个维度中找寻,得到我们中国人自己关于“美”的本质的回答。
这么构想起来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肯定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困难。首先,中国人并不太善于自省;其次,危机意识明显不够。这几年的文化危机已经在越演越甚,中国人也同样陷入了来自外国的各种价值观侵略的泥潭中,但关注与投入这个问题的人还在少数。中国并不是没有过繁荣的一代,个人认为,黄金年代集中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头十年的这个大致区间。这一代中,我们可以看到影视,文学,翻译,设计等全方面的繁荣,最重要的是人民整个精神风貌的积极向上。而近十年来,尽管经济发展起来了,国际话语权也大起来了,但中国人却意外的丧失了自己的特质,丢失了自己的风格,变成了无机质的,均质化,扁平化,模仿与一昧接受的一代。这一点上让我觉得相当可惜。中国人似乎尚未清楚意识到“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美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些其实也都在我的猜想之中。中国尚且处于建设中的一代,需要大量的建筑,理工科类,大干快上。前段时间已经频频爆出人文教育学科的世纪危机了。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些都只能是暂时现象。一旦物质建设发展到一定高度了,还是必然会走向精神建设,那时候,关于“美”的观念将会变得至关重要。
我并不急于改造中国,况且是一个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国家。顺其自然,徐徐图之,顺应自然规律,从细微处把握全局,以无蕴有......这些《道德经》中的观念,我想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中国智慧”。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即刻改变。只是希望说出来,能够令国人能尽早尽快发现这一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