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
文/王先森Beckham
1.
“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大概是中国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了。
通常这句话后面还会附赠一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或者是“你要是别人家孩子你看我管不管你。”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他们对吃盐这件事无比自豪,小时候经常举行吃盐比赛吗?不得不说,这种生活方式真的很不健康,一般高血压和大多数胃病都和重油盐的饮食有关。
小时候,每次跟大人们说话,父母总责备: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长大后,父母又说:哎,你这孩子怎么不爱说话呢。
2007年的时候,那会我家刚买电脑,每次我上网,我爸就在一边说,别老看网上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假的。
2017年我爸的朋友圈:网上传疯了,黑心商家竟用它做大米。
有时候父母感叹,真是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孩子了。我们也感叹,真是越来越搞不懂现在的家长了。
前一阵子一个学弟给我打电话,他今年面临就业,收到两个offer,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还有一个是我目前所在的公司。他本人从小就对互联网感兴趣,写的代码拿过不少奖。
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进入互联网行业,本以为父母会支持他,结果遭到父母强烈反对,理由是互联网行业太不稳定。
他妈妈说:天天搞什么云储存,那天上的云一吹不就散了,能储存个啥。
他爸还把家里的三姑六婆七婶八姨拉过来一起劝,最后还不忘加上那句经典的模板句型:我这是为了你好。
他给我打电话想问一下我作为过来人的经验,我语重心长的跟他说,父母的经验比我们多,要多听听父母的意见,所以我劝他别来,去互联网公司。
我在微博上曾看到一个北大教授质疑他的学生,一个北大毕业,还出过国的人,在职业选择上,非要打电话给从未出过小县城的父母,听他们的意见。
也许在现代父母眼里,只有公务员才算是唯一正经的工作吧,像搞艺术,打游戏统统归为浪费青春和不务正业的行列。
2.
现在是信息时代,很多父母的观点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已经和社会完全脱节了,现在很多兴起的朝阳行业他们一无所知。
就像在他们眼里不务正业的打游戏,也许他们从未曾想过,打游戏能一年挣一个亿。Miss前不久以一个亿的身价签约虎牙。
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打游戏,毕竟miss当年也是顶着周围无数质疑的声音坚持了十年才有现在的结果。而是在很多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要学会不那么听父母的话,坚持自己喜欢的路。
没有人能保证哪条路就一定是康庄大道,哪一条就一定是万丈深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并坚持下去就是最长的路。
现在的家长总喜欢逼孩子选他们认为正确的路,还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他们总说这是为了你好。他们不明白的是,真的为一个人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他是否喜欢,他是否开心。
很多时候,我们听从了父母的意见,然后发现过的不好,路选错的时候,回去质疑他们,他们又会说:你这孩子这么大个人了,怎么一点主见都没有,我当初的意见是给你参考的,你都是成年人了,当然得自己拿主意了。还有,你怎么能跟父母这么说话呢,我们还不是为了你好。
无言以对,感觉我们走的最长的路就是父母的套路。
3.
我是为了你好。但我并不觉得是为我好。有时候父母更多的是要的一种控制权。
我见过很多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全部移嫁到孩子身上。
想当运动员没当成的就逼孩子从小去训练。想学乐器没学成的就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想参军没实现的就让孩子上军校。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父母是很可笑的。基本这么做的家长,大部分是自己过得特别失败,不敢追逐梦想,浑浑噩噩,却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他们经常对孩子说的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可是自己是条蚯蚓,孩子又怎么会成为龙呢。望子成龙前还是先望己成龙吧。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因为他们自己考不上,希望好歹能成为清华北大学生的家长,你如果问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去考,他们肯定会说,都老了,记性也不好了。也没那个功夫折腾了。
恕我直言,那你孩子也好不到哪去。我真搞不懂为什么现在的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懒惰归结于年龄上。
王德顺,我说名字你可能不认识,他就是电影《重返二十岁》中李大海的扮演者,五十岁开始健身,79岁在国际T上走秀,气质丝毫不输给任何年轻模特。还有大众熟知的烟草大王诸时健,七十多岁坐完牢出来一无所有,东山再起创业种橙子,八十多岁重新成为亿万富翁。
你还有什么资格说你老了,不过你早早的放弃了你自己的人生,贪图安逸,所以一事无成,才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就像纪伯伦说的:
你的儿女,借助你来到这个世上,却非因你而来。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
你可以庇护的,使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希望有一天父母能把“我是为了你好”变成“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