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筑想到的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那茶那厨味
由建筑想到的

建筑可以表现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的灵魂,是文化。

现在流行中国的商业建筑,反映了现在中国的主流文化——商业化。说形象一点,就是生活方式全面的生意化、功利化。再说直白一点,就是大部分事情都可以换算为一个数字、一个价格。这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强推的、变异的西化。

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中国人学了西方的很多长处,但也一并学了西方的很多短处,甚至升级放大了西方的某些短处,却没有去学西方抑制短处的方法。

举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大家可能听过,德国大闸蟹泛滥成灾的新闻吧。对于中国人来说,大闸蟹是一种美味,但是对于德国,它却是一个外来物种,没有天敌,也没有人吃。

所以多年后,它因过度繁殖而泛滥,最终成为一种生物灾害,不仅影响了当地人的正常生活,还导致了当地某些本土物种的濒临灭绝。为什么在德国,大闸蟹会成为一种灾害?很简单,因为德国没有抑制它过度扩张的方法。

文化亦如此。

如果有外来文化进入,而当地却没有抑制它过度扩张的方法,那么,随着时间的延长,外来文化一定也会,因为过度扩张,在当地成为一种文化灾害,不仅会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活,还很可能会导致当地某些传统文化的濒临灭绝。

我们目前的状况恰是如此。于是,有些人开始怀念过去的文化,怀念过去的生活。对于现在的中国人,就是怀念中国的传统文化,怀念中国的传统生活方式。我们先不讨论,是不是真的回到传统,一切就都解决了。

我们以古建筑来分析。中国现存的很多古建筑,正好反映了中国现存的传统文化。我见过很多现存的古建筑,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甚至破败坍塌,整体上是阴暗、潮湿、脏乱,不便于使用的。

这其实就像我们现存的传统文化,虽然主体结构上可能还是好的,但是因为很多历史原因,到现在,其实已经损毁破乱,已经不适宜寄放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灵魂了。

那么,是不是就应该把这些古建筑全部拆除,重新建造呢?就像现在很多古镇、古街景区一样,把古建筑统统推倒、拆光,再投资大把大把的金钱重新仿建。我只想问问各位,当你们看到那些新建的古建筑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个人不是很欣赏。虽然那些“古建筑”表面上,大体依然可能有古建筑的样子,但往往设计混杂、用料粗糙、工艺简单,明显没有古建筑那种古朴雅致的感觉了。

传统文化亦如此。

很多时下流行的传统文化,就像那些重新仿建的“古建筑”,掺杂了很多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内容。往往为了迎合权力、迎合市场,而偷梁换柱、粗制滥造。

我觉得,这不仅挽救不了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反而只会加速他的灭绝,让它成为未来博物馆的陈列品,就像那些文物一样——只供参观。

说那么多,都是口水话。那么到底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没有前途?能不能找到出路?这时,我想起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前途在我心里,而出路却在每个人的脚下。我个人希望它枯木又逢春,但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内心真正渴望它能老桩再发芽?

回到一个根本的话题:是不是古建筑已经被历史所淘汰,我们应该全面西化?还是反过来,应该全面恢复古建筑,才有中国味?又还是说,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国情,学习西方长处,逐渐对古建筑加以合理改造,才是正确的方向?

我们可以回头思考一个问题:秦朝的建筑和先秦的建筑,是不是完全不同,又或者是不是一模一样?再思考一个问题:秦国的建筑和楚国的建筑,是不是完全不同,又或者是不是一模一样?

建筑是有时代性的,同时也是有继承性的;建筑是有地域性的,同时也是有融合性的。但这些都只是表现形式,不管是古建筑还是新建筑,不管是中式建筑还是西式建筑,最核心的一点,只要是好的建筑,应该都是有利于促进人的生活和进步,而不是有利于促进人的工作和驯化。

好的文化亦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