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理财,为什么建议年轻职场人要懂理财?
面对当下社会的激烈竞争和个人发展的不确定性,“未雨绸缪”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靠什么养老?
传统的“养儿防老”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了,如果有了养老的意识和担忧,就应该有相匹配的理财能力。
“想当年刚上班一月挣四千多块的时候,一年攒了一万多。现在收入翻倍了,一年一万都攒不了了……”
一说到理财,很多90后就笑了,手里每月存不下几百块钱,还理什么理?
为什么建议年轻的职场人要懂得理财?
通过理财的行为,会懂得以下6点:
一、年轻职场人现在最大的优势是时间。
一个25岁的年轻人,按延迟退休来看,还有40年的职业生涯,不要听那些年利10%的复利神话,我们保守一点,每年固定投入两万块钱,获得4.5%的保本收益,只需要坚持15年,到退休时就已经滚动到了124万之多。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因此,每天一杯奶茶的年轻人,你消费的不是20元,而是未来的80元甚至100元。
时间的启示在于,应该做的事,早点开始,未来收益越大!
“新穷人”:大多出生1990年代,受过高等教育,外表光鲜亮丽。拿着不错的薪水,追逐中产的品味和生活方式。虽然已经工作好几年,但几乎没有积蓄可言。
二、0的n次方,还是0!
即使有大把时间在手,但如果不开始行动,你的积累或者说存量始终为零,那随着时间越久,越迷茫,越慌张,更谈不上成就感。
不管起点有多低,存量有多少,都要开始行动,否则会被同龄人甩得越来越远,聪明的人利用了时间的价值,可哀叹的人却在时间中消沉下去。
有些人,永远在零的状态,年轻时可以说一张白纸,可过去几年后就只能叫做底层了!
如果建立了理财的习惯,你会立刻改变自己处在0的状态,在消费上,你会懂得审视其价值;在工作上,会努力跳离起跑线!
要知道,即使你有时间的n次方,但起点没有高于1,那么n次方之后,还是越来越小,或者始终在零。
1是基础,那每年保本的4.5%利息或者积极的8%、10%收益就是你的增值,只有不断增值,时间的n次方才有意义。
三、有人说奶茶毁掉了很多年轻人,每天十几块钱,看似不多,积累起来可不得了。
其实,并不是奶茶害了年轻人,生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一杯奶茶又何妨,或者与朋友花光积蓄大吃一顿豪餐也无妨。
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自己手里的资源,大部分用来享乐,还是为自己的未来做了一些积累?
有些消费是贬值的,有些消费却是增值的,同样的十几块钱,可以忍一两天少几次不必要的花费,省下来可以买书,可以攒起来。
年轻人踏入职场,看着别人升迁、发财,自己可能有劲没处使,原地踏步,但只要方向对了,努力下去,总会找到感觉的,有基础的感觉很重要!
四、理财习惯能帮助你控制欲望,行为更为合理。
理财的习惯会让你明白,没有那么多的暴富或者喜从天降,不去幻想不切实际的情况,得要一点一滴地开始。
面对职业发展,不是一开始就要鹤立鸡群,而是清楚地设置自己的成长路径。
例如:
A.头三年最重要的是锻炼,而非薪酬;
B.三到五年更重要的是或大或小独立负责工作的机会和认可,而非外部略高薪酬的诱惑;
C.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更加融入组织,且让经验不断转化为新的价值!
五、理财习惯,会让你懂得每个阶段该做什么,该要什么!
理财也会有风险,你必须评估自己适合什么样的风险水平。
年轻时,可以选择风险高的理财方式,例如股票、股票基金等,因为一旦失败了,你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挣得收入。
当然,要澄清的是,这并不是说你就应该盲目地投入股票,亏的血淋淋的,这在后面第6点会说明。
一旦上年纪了,普遍而言就要更追求更多保本收益,因为时间少了,挣钱能力下降,投资损失难以弥补回来。
对于年轻人职场人,开始就是要敢于挑战和突破自我,因为你有试错的时间和机会,并且得到了锻炼。
如果一开始就追求安稳、舒服,那增值收益肯定会比较小,而且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保本”的理财,银行都可以破产呢!
一旦现在选择的安稳之路,到了中老年突然发生变故,则会无法适应和应对。
趁年轻,多给自己一些挑战,多经历一些风险,不会太坏!
六、理财也需要专业,要操心。
即使在股票最疯狂的2015年,暴涨时还是有人亏损。
有个朋友,买了一只全球投资性的基金,放了五六年没看过,看到大盘涨到五千多点了,迫不及待翻出自己账户登陆上去,居然还是亏损!
理财,并非无头脑地乱投资!
A.不懂股票,却人云亦云地购买某只股票,亏的血本无归!
B.五六年不看一眼的投资方式,不是有耐心,而是懒人行为!
C.即使你对买的股票各种参数如数家珍,什么MACD、KDJ、布林曲线等等
头,却连企业经营状况都没有去了解,那只能叫做赌博!
请根据你的专业度、兴趣、精力,找到自己适合的理财方式,包括股票基金、债券、货币基金、股票、私募、期货,等等。
理财不一定要操作买卖,但一定是要操心的,设定好收益或亏损的阀值,动态关注,及时调整。
结束语
年轻的职场人们,将理财习惯与职业习惯结合起来,千万不要再说:“钱不多,等钱攒多一点再理吧”这样的话,会毁了你的一生!
原文:https://www.xiaozhilc.com/notice_detail_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