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达芬奇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01 达·芬奇开挂的一生
说起达·芬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也许更多的人对达·芬奇的认识是因为他的画作,比如说他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等。
但其实,他的杰出并不仅仅体现在他那为数不多的画作上,他同时还是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建筑师,植物学家,音乐家,作家....可谓是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全才。
可以说,即便在达·芬奇后500多年的当今社会,尽管科技较之以前已甚是发达,信息获取也更加容易,但是能做到像达·芬奇这样的通才,应该还是没有几个。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对达·芬奇更是推崇有加。他称赞达·芬奇说:“他在艺术和技术当中都发掘出深厚的美感,竟还能将二者融会贯通。他是当之无愧的天才,给予我无限的灵感。”
也许,达·芬奇的伟大,就伟大在他那——
02 不同凡“想”的思维方式
很多人都惊叹于达·芬奇那非同寻常的思维方式,说他是站在了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巅峰之处。
也有的人说,达·芬奇的思维是天马行空式的,他超越了时代的鸿沟,并能窥见未来的踪影。
诚然,带着顽皮而执着的热情,达·芬奇孜孜不倦地投入对众多领域的创新与探索,他的笔记不仅是有史以来对好奇心难以超越的记录,而且是激动人心的指南,跨学科的才华简直是跃然纸上。
或许,达·芬奇最可贵之处,就是他保留了一颗儿童般的好奇心。大多数的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受着世智的压迫,便会逐渐地丧失了孩童的天真,以致对很多事物就会熟视无睹,并习以为常。
但是达·芬奇能够将这颗孩童之心不断延续,这也许跟他未曾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有关。他能够接连不断地对世上的一切进行发问,对一切事物都怀以热切的好奇心。
也许天才的标配之一就是好奇心。爱因斯坦也说过:“我没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对这世上的一切有永远用不完的热情和好奇心。”
当然,也有人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达·芬奇的跨界创新密码。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里,介绍的就是达·芬奇。其中说到现在有人从病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达·芬奇,认为达·芬奇其实是一个注意力缺失症的患者。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达·芬奇式思维,不得不说是我们认知上的另一个升级,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03 分心也许并不是你的错
【艾萨克森说:“如果达·芬奇是一个21世纪的在校学生,可能已经在接受药物治疗来缓解情绪波动和注意缺失障碍了。”换句话说,在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可能还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那么,在今天,就是病人,是不靠谱,是无法协作的人。现代世界没有达·芬奇这样的人的位置。】——罗胖在一期罗辑思维节目里如是说。
听完这段话,你不得不感叹,俗话说,时势造英雄,难道天才也需要靠时代来造就?
其实,说到注意力缺失症,有人说在中国的发病率是5%左右,每20个人里有一个。而且,这些年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孩子。我最近也是才了解到,自己的一个同事孩子就被诊断出是注意力缺失症患儿。
不得不承认,照顾这些患儿需要父母倾注更多的爱与耐心,但是这些也许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部分应该是社会给他们贴上的标签:失调或障碍。
但是如果我们所称谓天才的达·芬奇也是一个注意力缺失症患者的话,那么为什么对于比例越来越多的这类人群不能换一种角度来看待他们并教育他们呢?
或许,他们的思维特点就是优缺点兼具的混合物,一旦你正确应对,它们就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
爱德华·哈洛韦尔在他的《分心不是我的错》这本书里这样描述到:“事实上,与其他人相比,正是这些分心的人(被错误地称为注意力缺失症的人),为世界做出了更多的贡献。具有这类思维特点的人往往表现出众,他们往往是那些先锋的改革者、创新者、预言家、梦想家、企业家、探索者、思想者、建造者、制造者、艺术家、诗人、演员、舞蹈家以及新政策和新方针的塑造者。概括地说,他们就是那些能放眼未来并让梦想成真的人。”
可见,在我们目前还甚是武断的教育理念中,无形之中是扼杀了多少有独特天分与优势的人啊!
04 学会照顾自己的思维花园
所以,我们能做什么呢?
蒋勋说:“我害怕我对任何一种生命不自觉地歧视,我害怕我对生命不自觉地一种贬低。”
是的,每个人的大脑与思维方式都各有优劣,我们没有权利去任意评判哪一种。甚至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期待,能够让每一个孩子的优势都有得到发展的机会,认识它的存在,为它正名,滋养它并给它提供成长的养分。
与此同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在教养孩童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会认真地去认识并尊重孩子的思维特点,把它当做世界上最特殊也最珍贵的花园。每天浇水,保持充足的阳光和爱心,除去杂草,帮助他的思维花园能够茁壮成长。
当然,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孩子,都不应止于吸收知识,更要去质疑,要充满想象力,敢于不同凡“想”,就像任何时代的“异类”天才和创新者一样。
是的,我们时代需要达·芬奇式的人物,又或者我们时代并不缺少达·芬奇式的人物,缺少的只是能够保护这类人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