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习惯思考,乐在学习
学习需要思考,如果是不经思考的学习,就流于填鸭式,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我们承认学习是辛苦的,但学习却可以是不痛苦的.现在的世界真是变化太快,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孩子们若无法用富有创造力的眼光看待所要面临的世界,那么他们终将被时代淘汰.
我们唯有希望孩子扎实的学习和对知识的结晶吸收为自己以外,还要培养孩子的思考力,批判能力,创造力的整合,这样方可发展出面对未来世界的能力.
从瓦拉斯的创造力发展历程来看学习,可分为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准备期:(学龄前期)可以从多元智能的观点,帮助孩子大量积累,为学习做好准备,并让孩子对相关知识产生理解与链接.
酝酿期:(小学阶段)由学业方面的学习,以及不断的,大小不同的问题解决(考试和测验就是一种经过控制下的问题解决练习),慢慢地将知识与经验转化成孩子的能力.
豁朗期:(中学阶段)在酝酿期学会了知识整合,培养出学习新事物会先找学习方法的自动化反应.对于可能出现的学习挫折,也能正确面对,并不以能力差而贬低自己,而会认为可能是方法不对,进而 产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可以看出中学阶段不光是学习方法的运用了,也有孩子性格力量的体现了)
验证期:(成年期)这个时期人们面对问题时,会自然地搜寻过去的经验进行验证,依然可以运用过去产生新知识的经验进行终身学习,如此便能不断积累新能力,具备不同环境的适应力.
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是由美国学者嘉德纳1983年提出的,包括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作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现在的主流还是偏于注重语文和数学这两方面,但如果我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智能,早期开始给孩子给予一些刺激,使他们的大脑神经能够活化,而且要在快乐的情绪之下去接触各种刺激,这样记忆才能够长存.
婴儿期多元智能基础1岁
生理方面:
睡眠环境-----不受干扰
身体活动------手部肌肉
玩具选择-------立即回馈
按摩全面-------遗漏区(肩关节,鼠蹊部)
认知方面:
声音敏感-------刺激听觉
父母语言---------安定力量
视觉刺激--------原色开始(红,黄,蓝,绿)
幼儿期多元智能基础2-6岁
生理方面
体能运动------全身肌肉锻炼/刺激大脑多部位/助于情绪/认知理解/语言发展
人际互动-------家庭成员/同龄孩子
认知方面
玩具特点-----颜色/形状认知,分类概念
五感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建立情感账户--------多互动/多存爱
学习阶段-------可控制感/发展自信/正确价值观/高度创造力
阅读重点-------建立兴趣/培养习惯/提升能力/泛精同步/全面营养(科学认知,语言发展,父母成长,行为习惯,性格养成,情绪管理,社会交往,艺术创想,数学思维)/转型成功(自主阅读)
酝酿期小学阶段------ 练习知识整合,会读书也要会思考
这个阶段是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
思考力!从游戏中学习思维导图法的基础概念
想要思考力,先要了解"思维导图法":它是一种可以有效提升大脑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方法,主要工具是运用全脑思考的思维导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232020/d4288fd2f8ac0b31.jpg)
大脑左右两边呈现的智力功能是有区别的,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左右脑掌控处理,虽然左右脑分别主控一些特定的活动,但大脑处理事情是左右脑协调一起工作的.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功能.
人的工作记忆是有限制的,通常一次只能处理5-9组信息,因此我们有思维导图把所有信息呈现一张纸上,方便掌控.那么画思维导图之前必须要了
"思维导图法"的四大核心
1-关键词:提取关键词有助于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选择关键词原则:名词为主动词为次,形容词副词为辅.
2-分类阶层化:分类是逻辑的基础,而阶层的安排更是进一步逻辑的思考.思维导图绘制以树状结构为主,网状脉络为辅.
3-色彩:用颜色区分内容感受,传递情绪,达到左右脑结合.
4-图像:凸显关键中的关键,更加丰富,长久记忆.
"思维导图法"两大思考方式
水平(扩散)式思考:扩张思考广度,提升创造力(注意要多方向)
垂直(直线)式思考:延伸思考深度,培养推演能力和提升记忆力
学会正确运用思维导图法的四大核心及两大思考方式,不仅能让创意联想无限扩散,更能让使用者有效率,有系统地将想法落实.
6种游戏玩法
实践游戏总结:目前我汇总了6种游戏玩法,方便在家里随时跟孩子互动.里边就包括了"思维导图法"的思考方式.
1-思维绽放:针对主题发散,跟圆圈图功能一致
2-思维接龙:提出主题,A联想到的答案基础上,B接着对此答案做联想
3-思维创新:A提出主题B提出主题,然后根据两个主题开始创造联想
4-汉字接龙:针对A说的词语最后一个字,作为B组词的开头字,来进行接龙
5-故事接龙:可以用道具可以来编故事,也可以A开始讲故事,然后B接着情节继续讲
6-词语翻转:就是把2-4个字的词,反过来念
总结的这些游戏,可以随时随地的领孩子玩起来,比如散步的时候,开车的时候,利用碎片时间,达到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目的.
阅读力!用思维导图法的概念陪孩子读绘本故事
现在很多父母从小开始领孩子读绘本,这样能很好的帮助孩子建立书的概念,从而对书产生兴趣并且养成习惯,孩子在绘本了吸取了很多的营养,通过绘本的讲读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知更广阔的世界等,同时提升了美育,所以绘本的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伙伴,亲子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如何从阅读能力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让孩子更上一层楼呢?那就是读绘本画思维导图了.
在简书里我发起了<绘本遇到思维导图>的栏目,分享了很多相关的文章.萌萌用八大图画绘本有2年多的时间了,孩子小所以都是先从美国的思维导图画起的。读绘本肯定是没错的,但是想提高孩子的能力光读肯定是不够的。
家长读绘本会碰到的一些情况,读了很多绘本,感觉孩子什么也没记住(其实这个情况成人也会遇到)。跟孩子互动问答,也都是碎片式的,想到什么问什么,有时候家长掌握不好技巧,还会把孩子问的很烦,像考试问答一样,影响了阅读的兴趣。
所以用思维导图画出绘本的结构和逻辑,帮助激发孩子的创作力。
将绘本的故事分层、分类,引导孩子多角度阅读绘本故事,建立孩子的结构性思维。
这样就解决了孩子看完不记得内容,没有很好的理解故事结构,家长跟孩子的互动碎片式问答等情况。
一般而言,看故事书就是逐字地看下去,沉浸在想象的空间,但是写作必须经过思考,要能主动地产生想法,跟只是看进书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整天抱着《哈利波特》、《波特莱尔的大冒险》埋头猛看,写作文时却仍然文枯思竭,半天挤不出一篇文章的一大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9232020/44132aab02c5665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32020/08f51422321b6e7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32020/c9f177cf5b8aa91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32020/8876d22723dde726.jpg)
我们不能只是绘声绘色地把故事念完而已,如果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来协助绘本阅读,将可以协助学生们提升阅读力和理解里,同时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记忆力!有趣又吸睛,图像记忆也能这样玩
人类记忆的三种类型
我们的记忆按保留时间的长短分成感官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
感官记忆:就是我们通过五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在脑海形成的记忆,但是他们停留的时间短,基本就是左耳进右耳出.感官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要增进记忆必须要提升我们的专注力.
短期记忆:当感官记忆力的讯息被注意到,接着就会进入短期记忆系统.短期记忆也是有容量的,通常大部分人就是(5-9)的信息,因此如果想要记住,一次不要超过7个信息.但是大脑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个单位可以是"个",也可以是"组",让好几个成为一组,就可以增加记忆量了.
长期记忆:可以让我们记住很久,因为我们的长期记忆容量远比我们所想的大的多,几乎是没有限制的,所以我们要让信息尽量的放进长期记忆里.
总结一下大家会发现:要增强记忆力,重要的就是要先注意到讯息,进而组织讯息,然后分门别类地放置讯息,需要时才能提取讯息来使用.这跟绘制思维导图的原则是一样的.
用思维导图法掌握记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