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破《道德经》的四重境界,你在哪一重……

2021-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杜子逸

谈到马云的管理哲学,他曾说:“我以道家学到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去培养下一代的领导人,培养生态系统,无为的生态系统,让它慢慢,慢慢生长”。

在马云的工作包里,总是会放很多书。唯独一本《道德经》,从来没有改变过。

两千多年前,先贤老子留下了一部五千多字的著作,在千年后的今天,这本书依然被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学习的宝典。其中所含的人生智慧依然启迪着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本书就是《道德经》。至今被各国各界的人所推崇学习。

01

说到领导。领导二字按字面意思理解,“领”即“引领”,“导”即“指导”,一个好的领导就是引领团队在正确的方向,并不断指导团队,带领整个团队进步前行的人。

那么在老子心中,什么样的领导是最高境界呢?

《道德经》第十七章这样写道。“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是老子对领导人的评价和划分。最厉害的领导是怎么样的呢?最厉害的领导大家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领导是,大家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领导,大家畏惧他;最差的领导就是,大家轻蔑他,天天拿在嘴上骂的领导。

领导者的诚信不足,大家就不会相信他。最好的领导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02

《道德经》简单的几句话,就将领导的四种不同境界娓娓道来。现实中,我们要怎样理解这四重境界呢?

太上,不知有之。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洪水爆发,冲毁了一座桥。最高明的领导得知后,立刻组织抢修,悄悄地进行,无需大张旗鼓,然后桥修好了,人们又继续通行,好像洪水并没有肆虐过,桥也不曾断过,一切秩序井然。这就是最高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看,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境界,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目前,很少有领导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其次,亲而誉之。洪水爆发,桥冲垮了。领导亲临抗灾第一线,有地方领导作陪,有新闻媒体的记者前呼后拥,然后领导认真组织抢险,发表鼓舞人心的讲话,在他亲自指挥下,桥修好了,万民感戴,这也是一种领导艺术,能够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形象。

这一境界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领导者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所认为的最好的领导。现在在商界,有点名气的领导最多也就属于“亲而誉之”的境界。

其次,畏之。洪水爆发,桥冲垮了。领导知道了大发雷霆,追究这桥是不是豆腐渣工程,然后再把相关人员训斥一通,并限期修通,否则问责,手段坚决,雷厉风行,下属畏惧,百姓畏惧,不管怎么说,桥总算修好了。

这种领导,他虽然会发飙,雷厉手段,但最终会把事办好,大家虽然畏惧,但无可厚非。这种领导在老子的眼中就属于第三种境界。

其次,侮之。洪水爆发了,领导没能耐解决,不会实质性的指导,只知道抱怨下属。然后,空话大话说完了,自己甩手走了,最终,啥也没解决。大家也会在背地里骂他。

这种领导就是最差的领导,也是最不能容忍的一种。

03

老子的智慧是放而不是收。在他的心目中,一个好的领导他懂得道法自然,工作条理顺畅,不用事事躬亲就能做到一切井然有序。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

《道德经》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放任人自然生长。在团队管理中,要懂得让人依据所长,发挥自己独有的智慧。

老子主张的无为其实是经历了有所为之后的无为。管理中,当一个人拥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管理者就不必事必躬亲,而是任用他人,指挥大方向,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有序推进。这就是最高层次的领导人境界了。

看完老子领导的四重境界,现在的你,在哪个境界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