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知多少,发生在身边的“二舅们”的故事(四)

(一)
今天,来说说那个卖旧书的赵老头。
他不是本地人,听口音是河南或者安徽一带的人。
他孤身一人,在外做生意。
整天,就推着三轮车,卖一些旧书。这是他主要的来钱路径。
因为年代久远,他的面容,貌似都是模糊不清的。
记得,很瘦。风吹日晒的,皮肤焦黑。一双眼睛,却透着狡颉 与精明。
他往往找一个人多的地方,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把大大小小的书籍,摆在上面,就可以做生意了。
邻居的宋老太说,卖旧书,利润极大。
我问为什么?
她说,人家进货的时候,是在废品收购站,用斤称着来的。
卖的时候,是按每本书的标价打折卖的。翻了不知几个跟头呢。
可,一般人,并不知道这其中的“曲里拐弯”。
总有一些爱书的人,会买个一本两本的。
二十年前,智能手机没有普及的时候,纸质书,包括旧书,买的还是相当火的。
那个时候,我也比较穷。又爱看书,平时还会写点文章。
新华书店,离我们家,也不远。可,价格太高。只是看看,就放下了。
偶然,在赵老头的旧书摊,遇到一些心仪的名著,即便是旧书,也会买。
书是旧了,其中的故事,依旧精彩。
现在,想来,也买了不少旧书呢。

(二)
不过,我们交往不多,仅限于,卖书时,交谈几句。
他也会说一些场面话,夸奖我的孩子,长得虎头虎脑,机灵之类。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人,人品不好。
一天傍晚,可能是这个赵老头,摆摊刚回来。
那个时候,戴天还在。
他追出来,要房租,说是三个月都不曾交房租了。
赵老头说,又不是不交,你催什么催?我又跑不掉?这一屋子书呢。
戴天说话语气非常严厉,不友好。
说,住不起,就走人。又不是,没有人住。老赖着不交是什么意思等等。
赵老头,岁数大了,被一个小毛孩子数落。感觉没面子,说话,也更难听了。
总之,那晚,两个人,吵得特别凶。
那个时候,戴有河已经死了。张丙燕,一个病女人能说什么。
戴天,又太年轻,说话总是锋芒毕露。
可,人家不交房租,你还真没有办法。

(三)
日子,还在继续。
各人,在忙各人的。
赵老头,依旧,每天,推着三轮车出去,在外摆摊。
没有人,关心,他今天,卖了多少旧书,赚了多少钱。
可能,只有房东在惦记那点房租。
大约,又过了一两个月吧,不见了赵老头。
他住的房子,窗帘拉的严严实实的,门也从里边锁着。
房东女人张丙燕,觉得不对劲。
就让戴天把窗户的一块玻璃打碎了。
不看则罢,一看吃了一惊。
原来,这个赵老头,三十六计走为上。
或许,在和戴天吵架之后,他就开始处理旧书。
一车车的送到了废品收购站。晚上,空车回来。
当戴天揭开紧闭的窗帘,看到的只是一些破烂。
人去屋空。
赵老头,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生生的把孤儿寡母给坑了。
后来,那间屋子被重新粉刷,重新安装好了玻璃。
租给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
不久,人们就忘了那个赵老头。
只有房东张丙燕和人聊天时,偶然提到,都会用鄙夷的口气骂他为“大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