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产品

浅析互联网股票/财经类社区为何发展地不温不火?

2015-09-07  本文已影响1334人  产品王同学

国内股票或者财经类的社区发展地可谓是“不温不火”,一家独大的局面尚未形成,即使巨头半路杀进这片红海,也未能异军突起。下面从几个维度对该领域做个简单的分析:

互联网+金融社区

正文

不同的网站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切入,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空白,还能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压力点。当然,也有正面交锋的,完全相似的网站、拥有相同的目标用户、拥有极其类似的资源,剩下的只有运营和战略上的火拼了。目前国内,主要的股票/财经类社区分为以下几大类:

a.社交类(24K纯)

雪球

b.视频类

呱呱财经

c.社区类

牛仔网、资本魔方、水木资本、赢贝

d.论坛类

搜狐圈子、中金在线、股吧、全景财经社区

e.工具类

股票雷达、同花顺圈子


正如以上看到的分类,类型很多、内容很丰富,可为什么财经/股票社区类网站/平台依旧没有及时实现爆发式增长呢?其实,原因很多,很难道地清楚,以下几点:

1.国人生性比较保守,虽然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可并不意味任何市场都能实现爆发式增长;传统的财富观及财富知识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股票/金融社区发展;

2.辛勤劳动换取财富是美德。人们更多的将经历放在自己的主业上,所有没有太多的时间从事过于专业的财富知识学习;(工作都累成狗,哪有时间学习啊?)

3.从网站本身来看,仔细浏览各大平台,发现一个特色:内容多且杂,并不能提供给用户最想要的,网站信息架构没有现实价值;内容质量低劣让用户望而却步,不忍直视;

4.网站/平台本身的粘性低,用户对平台之上的资源粘性大于用户对平台本身的依赖性;比如,资本魔方以圈子为核心,用户对单个圈主的粘性大于用户对平台本身的粘性;那就会造成“圈主离开平台也会将其粉丝带走”那么平台只剩下一堆无用的数据;

原因还有很多,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切入。这里自视能力有限,无力将所有的问题都列出来,请大家自行思考...

互联网金融

因个人从事的工作的关系及所处行业的背景的缘故,经常是游走在行业内各个竞品之间,那么问题还是要回到文章开始说的那个问题上:为啥股票或者财经类的社区发展地可谓是不温不火?客观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静待时间的改变。下面针对平台本身做一点思考:

1.需求:平台/网站提供的内容真的很全面,想要什么有什么;可问题来了:找不到我想要的内容/或者说花了老大的功夫才找到我想要的内容;难道说这就是互联网大背景下能存在的产品?显然,会被out。网站自身做减法,提供给用户的应该是用户最想要的,挖掘网站自身用户群体的核心需求是网站用户体验改善的唯一途径;

2.信息架构:减法做完后,剩下的都应该是用户最想要、最有价值的内容。核心需求的内容需要良好的信息设计,搭建新的价值、结构、可行性维度是每一个金融/股票社区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股票社区[问股],展示用户对圈主的提问,是否有价值?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但下面有这么几点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a.内容设计:问股内容需要保证质量,不可能说什么问题都能展示上去,那么问题质量、数量都将是该功能信息设计的考虑因素;

b.行为转化:问股本身就是个行为,高质量的内容必定能触发用户的某些响应,如何在用户最需要什么的时候,就出现在TA的身边,使得一系类的行为能形成一个有意义的过程;从而增加用户转化的可能性;

c.信息价值:对具有UGC性质的网站/产品,内容的量和种类上都是相对不缺的,面对海量的数据/内容,如何甑选出用户最需要、最感兴趣、最有可能形成行为转化的内容(功能),这个是需要在产品设计时着力考虑的;


3.价值:平台/网站有没有价值是如何衡量的呢?用户数?平台资源?变现能力?没错这些都是,其实网站价值有两个层面:

价值

a.平台对用户的价值:如果说平台/网站对用户都没有什么价值,那么用户还会停留在网站上吗?答案相信你知道。那么平台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个点:

x.高品质的内容;比如,财经社区的优秀文章、优秀圈主/老师等等;

y.完善的内容机制;比如,评价体系、积分体系、分享功能等等;

z.不太糟糕的用户体验,总是能在用户最需要什么功能的时候提供什么样的功能,总是那么的富有人性;


b.平台价值:如果说网站产品不能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盈利/收入,那么这个产品的下场只有一个:死!如果你跟我说,我们投资的是未来,那只能洗洗睡了,鬼知道未来什么玩意!平台实际盈利点的转变个人认为有以下这么几个点:

x.平台价值转化;可能大家对这一点很困惑,但这一点确实很重要;如何将用户的价值直接导向平台,使得平台不同类别用户之间的的价值流向始终围绕着平台;而不是降低平台的粘性,提升了平台用户之间的粘性,最终将平台隔离开;

y.互联网+:对于股票/证券社区可能更多的是互联网在线的交流沟通,而实际上单向提升用户粘性的效果是有限的;而有组织的线下互动活动总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在线的网站/社区能适当的融合O2O的理念是恰到好处的,毕竟互联网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互联,至少以人为核心的社群是如此的;

z.定向放大:放大什么呢?又该如何放大呢?其实很多时候不同竞品网站之间竞争到最后之间形成的差距就是:“细节点”的差距。将一个用户迫切所需且符合用户本质的需要点,适当放大就有可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能立于不败之地。下面举个栗子:资本魔方;

栗子说明:股市直播室圈子,根据我的统计判断——普通用户[提问]功能使用频率;圈主[解盘]功能最为实用、价值点更高;而普通用户提问的内容大多又集中在对个股的相关的内容的询问,频次、重合度、实用性很强;那么针对这个平台用户使用频次较高的功能/内容点,可以定向放大集成规模,对单个股票的相关信息做集中汇总;信息集群就可以形成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流。当然,这个想法是很单纯美好的,这一切还需要建立在社区高品质的资源的基础之上:老师/圈主的专业水平、老师个人素养、用户提问的问题质量,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提问]模块的定向放大的效果。

金融社区O2O

股票或者财经类的社区发展还在继续发酵,可给人看起来的印象却是:不温不火!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本质”良好的用户体验“,将其运用在股票/财经类的社区上无非也要满足两个基本点,第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股票涨跌、行业趋势判断);第二:满足用户的情感诉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底层需求),提供一个共同的感情寄托的平台。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将网站(产品)设计基于以上两点需求才会有发展的可能性。即使当下突然冒出了一个满足以上所说两点的股票/财经类社区一举崛起,雄霸一方,我也不会感到吃惊...

产品不仅仅是需求的“搬运工”,更是需求的“掘墓人”!


原创声明:本文章的最终解释权归产品小王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