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真实的自己,改变我们的人生。

2022-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学传播者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人或事,让我愤怒、委屈、悲伤……这些糟糕的情绪甚至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可我们总是习惯于压抑,以为忍忍就好,事情都过去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25年心理学导师、智慧行创始人黄启团先生(团长)在《NLP专业执行师》课程上,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在讲到“结合和抽离”时,团长说了一句蛮有颠覆性的话:

  “我们总以为事情都过去了,其实过去的是事,过不去的是情。身体是不会忘记的,这些‘情’都留在我们的身体……”

  这些负面的情绪全都堆积在身体,轻则终日感受不到快乐,重则抑郁,乃至憋出病来。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我们察觉并消减这些情绪和事件,及其带来的问题呢?

  在课程上,学员小秋(化名)说,在她的家里,大家都比较宠弟弟,而她因为事业比较成功,所以她都感觉到,妈妈期待她照顾弟弟一点。

  她因此和妈妈关系不太好,比较有冲突,希望解决这个烦恼。

  团长在舞台上摆上了三张椅子,两张相对,而第三张对着这两张。分别代表她自己、她的母亲和更有智慧的她。

  首先,团长让她先坐在右边的椅子上,那是代表她自己的,给她时间和表达的机会,将一直对妈妈的抱怨、不满甚至愤怒,都说一遍。

  在与这份情绪的结合下,她对着对面的空椅子,爆发出了让人惊讶的愤怒、难过与委屈:“妈妈,我希望你能多体谅关心我!”

  一直以来,她知道妈妈很不容易,她付出很多,把很多责任绑在身上让自己过得很苦。

  她看在眼中,从小就很心痛,妈妈承担那么多的事情,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这一切。

  可后来,她发现,她那么努力,妈妈却对弟弟更多宠爱,还无形中把许多责任放在她身上,期待她对弟弟好。

  小秋哭着说:“我承担太多,我好累,我也是个人,我也会有压力,我也希望你像心疼弟弟一样心疼我。”

  狠狠地发泄过心里话后,团长说了些家常,打破她结合的状态,让她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随后让她做到第三张椅子,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她和她妈妈的关系,给那个“小秋”一些建议。

  从这个角度,她看出了当年的小秋也过得不开心,她复制了妈妈的模式,总是自己承担很多责任。

  坐在第三张椅子上的小秋,给那个辛苦的自己提了一些建议:“把亲人的责任还给亲人,你过好了你的,你放手了你弟才会成长。轻松点,你值得拥有自己的生活。”

  之后,团长还让她坐在第二张椅子上,这是妈妈的位置,引导她感受妈妈的感受,给予“女儿”回应,然后睁开眼,回到第三张椅子,清楚地看清母女俩的关系,最后回到原本自己的位置,之前困扰她的难题,如今已经清晰了。

  她知道,不是妈妈偏爱弟弟,而是在妈妈眼中,她是个“强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而不是不爱她。

  而她是有方法,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的。

  结束之后,看着她脸上的笑容,想来以后她能更开心地过自己的人生。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结合能够感受更多,抽离则能看的更清楚。

  空椅子、位置感知法等NLP技巧,都是能够协助我们,跳出自己的情绪,看到更多的技巧。在抽离与结合中,接纳真实的自己,察觉不协调的部分,找到解决方法,改变我们的人生。

  ——

  来源:智慧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