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教你讲故事: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多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讲道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正面宣传跟上群众需求和时代步伐,使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习总书记就是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他善于讲故事,在讲话、文章中,常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深意、感染他人,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优秀新闻稿件已经一改只讲实事摆道理的刻板印象,从讲故事的角度让文章短下来、报道动起来、新闻活起来。
什么是好故事?
一要具体。故事必须是完整的,包括人物、时间、地点、环境、简单情节、描写、对白,越具体,故事越生动。多让真实的人出现在报道中,有趣的人物、名人,可以给报道带来生机与色彩,增加人情味。报道中也要多使用直接引语,尤其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能改变文章的节奏,倍添生气。那些大而化之的模糊语言,三两句要素的描写,只能说是“假故事”。
二要动感。动才能在读者脑海中形成立体的画面,激发情感共鸣。动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故事本身具备动感,短句式口语化让故事节奏加快,多用动词。
三要简洁。故事要具体但并非冗余拖沓。故事结构上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叙述上要聚焦主题,不要节外生枝。当然与主题紧密相关的精彩部分要尽量保留。
四要连贯。故事的表达要顺畅,读起来一气呵成。不要有情节的跳跃和逻辑的错误。要注意数据的运用。抽象的数据一多,阅读时就要“减速”,影响阅读体验。因此要特别重视数据的使用技巧。能模糊的就用概数模糊掉,比如“增长96%”,不如说“几乎翻番”;“增长35.8%”,不如说“增长幅度超过三分之一”。能形象的就用比喻和常识代替。比如说一顿饭吃掉多少,换辆车花掉多少,就不如用农民的说法“一顿饭吃掉一头牛,屁股下面一顿楼”,这样更生动、具体,印象深刻。
怎么讲“好故事”?
最讨巧的方式是一篇文章讲一个故事,内含几件事或者几个层面。次之,以一个故事为主,再辅之一些其他生动的内容。再次之,三个小标题说三件事,但这三件事内部是有逻辑关系。如果三件事找不出一根内在关联的红线,也要注意故事之间的关联,可以平行,不能越来越弱、虎头蛇尾。
怎么获取“好故事”。
“迈开双脚是关键”。好声音在基层,好故事在路上。讲好故事,当深入一线,接地气,心贴着大地和民众行走。走进基层接地气,只是新闻人应有的一种态度,一种作风。走进基层只是接地气的前提,走进基层不等于就接通地气,最为关键的,在与下基层后真正深入进去,扎扎实实开展调研采访,不仅让自己置身基层,并且把自己的一颗心也放进基层,放到基层的干部群众中。
“做功课但不受限”。调研采访前必须要做功课,从力所能及的各种渠道获取二手材料,从不同的侧面对采访对象建立认识,这是对采访调研的尊重。但是不能被提前做好的功课限制住,不能预设题目,深入基层采访调研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提炼、修正选题,这样的故事才真实、接地气。
做银行宣传工作以来,深知讲故事的重要性,也深感讲故事的困难。只是依靠基层通讯员报送的材料是无法写出有质量的新闻稿的,一是通讯员自身并没进行深入调研采访,内容不全面深刻,二是通讯员的视角从业务出发,更偏重于业务数据和成效,忽略其中的故事。
今年以来,通过多次深入基层,与农户、客户面对面的采访交流,听他们亲自讲述自己的经营故事,现场观看农田、大棚、厂房、生产线,才能产生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凝聚成一种冲动,在脑海力翻滚,在胸臆间奔腾,最终成就新闻的灵魂,有了灵魂,语言鲜活了、人物立体了、场景真实了,文章有了个体的感受,真正的接通地气。
所以银行宣传工作者必须要迈开双脚,勤练脚力、脑力、心力、笔力,走到近处、走进深入,在时代的景深中触摸到个体的温度,讲好故事,传递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