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观点写作读书有感

2017年,我看过的那些值得收藏的好书

2017-12-31  本文已影响7496人  尚宫女史
2017年,我看过的那些值得收藏的好书

总结我在2017年的收获,主要有三个,一个是马上迎来两岁生日的儿子,这个小小的人儿每天都能给我不同的惊喜。一个是我从九月中旬开始在简书写作,三个多月写了十四万字,不算多但足以让我欣喜。还有一个是读书,从九岁开始算起,如今也读了上千本书。

今天,2017年的最后一天,来分享一些我在这一年里读过的书。

《人类简史》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共同词:人类史

《人类简史》

作者是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牛津大学耶稣学院的博士生,曾专攻中世纪史和军事史。

在本书中,赫拉利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对作为一个物种的智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做出全方位的考察赫预测,深入探讨人类究竟要的是什么,并对人类的未来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这本书处处充满诙谐和调侃 ,并且想象力丰富,感染力极强。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对天下众生的关爱怜悯和对人类罪行的无边控诉,令人反省。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作者是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这是一部讲述丝绸之路的书,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一部人类文明进程史。充分了解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摒弃了传统西方学者的“欧洲中心论”,提出了另一种观点:数千年来,连接着欧洲和太平洋、坐落在东西方之间的那块区域,才是地球运转的轴心。

本书关于“怎么说”和“谁在说”历史进行了新的尝试。采用“多线程”和“线性史”结构,在时间的主线下,多条丝绸之路缓缓走来,丝绸、瓷器、香料、胡椒、棉花、织品、马匹、奴隶、宝石、黄金、白银、商业与贸易、宗教与信仰、权力与财富在丝绸之路上源源不断的流动着。所有的人都在诉说着那时那地的事实。

这两本书意在让人们正视历史,反思自己。找到通向未来的钥匙。

2017年,我看过的那些值得收藏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钟鼓楼》
                                      共同词:历史节点

《万历十五年》

作者是黄仁宇,他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他选取了历史中的一个节点,1587年,而展开叙述,前后追索五百年,着眼于看似微不足道实际牵扯甚广的小事件,放在大环境下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

在作者看来,帝国居于首位的是文官集团,任何试图和文官集团抗衡的个人都会失败。而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文官集团制度僵化而腐朽,组织已经阻碍了时代的发展,在这种境况下,不久的未来,帝国的坍塌也就顺理成章了。

作者弱化了这几个人物的功绩,对于他们失败的原因也并没有解释的很清楚,所以这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书,而更倾向于是一本写固有制度下的为官之道的书,这增加了此书的现实意义,对组织,企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钟鼓楼》

钟鼓楼,和它周围的胡同、四合院构成了最具特色的老北京地貌,再加上生活在四合院里的人们,就组成了一幅历史人文景观图,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民俗文化特征。

刘心武的《钟鼓楼》正是选取了历史长河中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承上启下的一个时间点做本书的时间线。1982年,文化大革命刚刚过去,百废待兴,改革开放。

1982年12月12日,北京城,钟鼓楼下,某条胡同里,一个四合院里,薛大娘的小儿子要娶亲。在这大喜的日子里,与娶亲有关的人和四合院里其余几家的人陆续登场。有帮厨的、京剧演员、局长、大学生、翻译、修鞋的、编辑、医生、工程师、司机、农村姑娘、情报站站长、售货员、小流氓等等。

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性格,自私与无私,好与坏,招人烦与讨人喜,上进与不争,迷信与科学,落后与进步,相互交织,成就了一个个鲜活的人。

在历史的传承中,他们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在生命的传承中,他们带有隐性的父辈印记。而这些传承正流动在他们的血液里,让人与人区别开来,又彼此交汇。

刘心武用这本书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老北京的历史资料。

《独居的一年》、《岛上书店》
                                              共同词:写作

《独居的一年》

作者约翰·欧文用幽默的笔触把大量的社会弊端,人类弱点,道德污点写进他的故事,一个故事不够,就两个,三个……这种幽默里有淡淡的悲伤,反而弱化了愤怒。牵引着你沉浸在那一个个故事里。

他用高超的叙述技巧在《独居的一年》把四个主角都塑造成作家,每个人都写了三四本书,尽管风格不同,却都是他们自我生活的一种影射。

故事的开始起于一场车祸后遗症和一场阴谋。特德和玛丽恩的两个儿子在几年前出车祸死了,这个家庭开始沉默,后来生下了露丝。在1958年的夏天,作为棋子的埃迪闯进这个家庭。

四个主角第一次相见。一切都在那个夏天改变。所有的人都不正常,都不快乐。

在露丝守寡的一年里,她同过去,自己,母亲和解,终于理解了母亲。距离那个夏天三十七年后,他们理解了爱,遇见了爱。

在这本书里,没有所谓的道德,就是一个个故事,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性格上的大缺陷,这让人在情感上很难接受。即便拥有主角光环,却不具备主角性格。

《岛上书店》

作者加布瑞埃拉·泽文,美国作家、电影剧本编剧。深爱阅读与创作,为《纽约时报书评》撰稿,现居洛杉矶。这就不难想象她为什么在本书中提及那么多的书,以及对书有那么多的见解。

它讲的是书店老板A.J.的一生,人到中年,妻子去世,书店经营惨淡,在醉生梦死中把退休的依靠《帖木儿》弄丢,住在一座孤岛上,他的内心沦为一座孤岛。然后一个幼儿玛雅的到来使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玛雅使他和出版社业务员阿米莉娅,他的妻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紧紧联系了起来,他们相爱,互助,成长,读书。在A.J.死后,书店得到很好的传承。

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段A.J.关于某一本书的评论,而这个多多少少和本章内容有关系,这是A.J.给想成为作家的玛雅列一个短篇小说的书单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2017年,我看过的那些值得收藏的好书
《一个人的朝圣》、《无声告白》
                        共同词,死亡,家庭危机

《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是乔伊斯,讲述了一场名为拯救朋友生命实为自我救赎的旅行。

本书主要讲述了退休老人哈罗德从英国南部金斯布里奇徒步去往北部的贝里克拯救患癌的朋友奎妮的故事。他孤身一人,历时87天,徒步穿越627英里,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壮举,在这其中,关于亲情、爱情、友情、婚姻、人生的思考从未停止,双脚在丈量土地,大脑在回忆过去。

他在路上遇到了很多追随者,这些人后来又抛弃了他,他们以为他对奎妮是爱情,但不知道奎妮是他很重要的朋友,曾代替他被啤酒厂老板开除,而他任由她离开没有做任何事;他们也不知道他不知如何和儿子相处,眼睁睁看着抑郁症儿子数次自杀并最终成功;他的妻子责怪了他二十年。

在他整个旅程中莫琳一直默默在他身后,他一个人去徒步旅行,她自己一个人在家里,他不断打电话给她,寄明信片,她在家不断担心。旅程最后,他们都完成了自我救赎,和自己和解。兜兜转转到最后,爱的人还在,幸好,还来得及,余生,请好好珍惜。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是本书的第一句话,奠定了本书的悲剧基调,那么是谁造成了这个悲剧?不到最后你无论如何想不到真相会是那样的。

1955年,一心追求“与众不同”的玛丽琳和渴望“融入美国”的詹姆斯相遇了,从此埋下了悲剧的伏笔。而玛丽琳曾为了理想失踪的几个月让这个家庭失去了安全感。

玛丽琳和詹姆斯对孩子的教育是畸形的、病态的。对二女儿莉迪亚的溺爱和强迫,对大儿子内斯的冷淡,对小女儿汉娜的忽略,无不显示了家庭教育的失败。而深陷种族歧视的詹姆斯和理想破灭的玛丽琳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于是,悲剧发生了。

好在,经历了莉迪亚的死亡,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大家都发现了一些自己曾忽略的事,一切都还来得及,来得及表达我爱你。

2017年,我看过的那些值得收藏的好书
《城南旧事》、《偷影子的人》
                                              共同词:童年

《城南旧事》

是林海因的自传体小说,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五个各自独立的小故事在林英子的童年接连展开。

林英子随着父母从台湾来到北京生活,他们住在一条普通的胡同里,小英子天真烂漫而又敏感善良。她对一切都是那么好奇,住在惠安馆的疯子,被养父母虐待的妞儿,躲在荒草丛中的贼,逃出牢笼的兰姨娘,在自己家做奶妈的宋妈。

小英子与身边各式各样的人接触,他们善良,勤劳,朴实,却又是悲剧的,这种悲剧是时代的烙印,尤其是女性的悲剧,林海因笔下大部分人物都是女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格不同,出身不同,也各自有不同的悲剧。

她好奇,探索,同情,在一次次离别中慢慢长大,直到“父亲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13岁,父亲去世,童年结束了,里面所有的故事都是悲剧。小英子用自己童稚的眼光仰起头来打量成人的世界,他们轻易的分出人的好坏,善恶,美丑,可她不懂他们的复杂,她看到的明明和他们说的不是一个样子的。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一次次与人离别,一次次与过去告别,童年太快,还没抓住,突然不得不长大了。

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在小英子脑海中成了一幅幅哀伤的画,她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袋想象,使得这些悲剧磨去了尖锐和疼痛,似乎只剩下了沉沉的相思和淡淡的哀愁。林海因正是通过这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

《偷影子的人》

故事并不长,却融合了多种元素:童年、友情、爱情、亲情、理想。得到与失去、爱与恨不断在生命中上演,将时间的线慢慢拉长,兜兜转转以后,才一步步克服恐惧,面对现实,从而成长。

作者马克·李维善于抓住人心,用热情和温暖打动人心,让你读完此书,情不自禁的思考人生,关于童年,关于梦想,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发现你曾忽略的,找到你内心最想要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或那样无法释怀的秘密,久而久之影响了你的成长轨迹,逃避和埋藏都没有用。停下来,让影子告诉你那些秘密。

作者赋予我们的主人公一个强大的能力――能够偷别人的影子。这个能力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孤单而善于观察,好奇而富有想象力,情感丰富并善良。这让他比别人更容易体察自己的内心,更容易感知别人的不幸。

只有摸爬滚打过,才知道自己最终要的是什么,那些一路走过的时光都不是荒废,它们告诉你哪些不适合你,哪些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而这些让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

由于篇幅问题,大体上就写这么多,文中的片段大都是我之前写的书评,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读万卷书》连载文集,看我写的完整的书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