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术中医养生怕冷|手脚冰凉

春夏为何养阳?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1人  徐先生12345

中医上有一句经典的说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一年四季交替,阴阳之气也是随季节变化而消长,养生也必须符合这种转变,才能顺天道,得健康,违背则损人体真元之气。有的朋友可能不是很理解,夏天那么热,怎么还养阳呢?冬天难么冷,要温阳啊,怎么还养阴呢?

天气渐热,今天主要谈养阳的问题。

【春夏养阳的原因】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分析下春夏的气候特点。

春夏是生发、生长的季节,万物繁荣,阳气蒸腾,人体毛孔大开,出汗多,这是正常的宣泄,如果夏天不出汗反而不正常,包括身体无汗怕冷或者强制性不给出汗的机会,都违背了这个宣泄之道。

出汗的过程也是气血、能量、阳气往外走的过程。如此,就产生这样的局面,阳气能量都往外调用了,里面就显得空虚了,如果不注意保护阳气,那寒邪容易入侵,导致寒性病。

虽然人体有阴阳,但相对来说,阳气是生命之本,是人体充满活力的动力,就如同天空中的太阳,如果太阳消失,那万物无法生长繁荣,很快凋零。

天气炎热,直觉上喜欢喝冷饮之类来降暑,身体是凉快了,但阳气也无形中受损了。根据经验和案例总结,相当一部分寒性体质都是夏天形成的,寒邪入体不一定马上发作,有一个潜伏期以及积累期,可能后面某个时间,突然感觉痛经了,怕冷了,受凉频繁腹泻等等,都是有原因的,特别是长期反复的寒性症,都是有病根的。咱们很少冬天喝冷饮的(有但不多),寒邪通常来源于热天。

所以天热的时候,保护阳气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保护好了,那寒邪根本无法入侵,就算入侵了,发发汗也能很快排出去了,不至于滞留不去。


【如何养阳?】

养阳也不是简单的吃点补阳的就好了,如同咱们之前文章所讲,与其阳虚了来补阳,不妨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主要是几个大的方面:

⑴空调的正确使用。

咱们不反对使用空调,只是几个点注意下:

*温度不宜太低,感觉到发冷就不太妥;

*空调房多穿衣服保暖;

*空调房喝热水,如果阳虚可以喝点姜枣茶;

*睡觉吹空调,盖好被子,最好不直接对着身体吹;

*如果不是出于工作和特殊需要,每天抽点时间户外动动,给身体出汗的机会。

⑵饮食。

*饮食尽量保持温热,特别是早餐,不宜直接来冷饮之类的;

*冷饮、雪糕、海鲜、西瓜、凉菜、凉皮、凉茶、生冷瓜果等,吃进去要消化吸收需要更多阳气来暖化,如果阳虚火力不足,那吃完就拉肚子。所以,不宜空腹食用,尽量饭后用,而且不宜过量贪食。

要提醒的是,寒凉不光指食物本身温度,还包括其性质,比如海鲜,虽然有时候加热了,其性质也是凉性的,一般会加点生姜缓解寒性。

*阳虚,手脚冰凉,怕冷,宫寒痛经,脾胃虚寒,频繁腹泻者还是少吃寒凉的,以免加重。

⑶勿过度出汗。

正常出汗没事,就怕过度出汗,比如剧烈运动、疯狂健身几小时...汗血同源,汗液是人体津液一部分,出的太多,不光口渴了,还头痛,这是“汗多亡阳”,伤到正气了。

⑷欲望亢奋。

热天,外界环境燥热,人也容易受影响,可能会欲望强些,但也要提醒下,不宜纵欲释放无度。性生活从头到尾都要肾阳这个动力参与促进的,纵欲无疑会伤到肾阳,肾阳是阳气之本。

其实,不光夏天,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有所持满,才能长久。

⑸避外邪。

比如下雨天、气候突然变凉,不注意保暖,也容易导致寒邪入体伤及阳气;

再比如头部是阳气汇集之处,不可冷水洗头,需及时吹干。

⑹早晨起床喝水。

之所以说这个,因为做体质诊断的时候,每个人做法不同,各路专家观点也不一样。有的说喝凉开水好,有的喝温水热水,从保护脾阳胃阳这个角度看,空腹的话,还是推荐喝温开水就行。

⑺着装。

热天,大家都不愿多穿啊,特别是女性朋友,要提醒的是,穿的再少,也要护住肚脐小腹和后背,这几个地方还是比较脆弱。

⑻关于泡脚。

提醒几点:

一: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

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睡前泡脚。

三:泡脚不是只有冬天才能泡,一年四季都可泡。

泡脚是温阳通络补火的,适合体寒、阳虚、下焦虚寒、手脚冰凉、脾胃虚寒等寒症。

如果阴虚火旺,怕热,内火大等等,不太适合泡脚。

如果男性朋友泡完遗精的,这也是刺激到了。

白天还是晚上泡脚,这个很灵活,不是一定要睡觉了才泡,有的还失眠呢,根据自己情况灵活安排。关键是不要跟风,结合自己情况来取舍。

⑼关于艾灸。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温补阳气的方法,其实很多时候也被过度宣传和滥用了。

热天,阳气是往外调用的,艾灸是往里补的,最利于吸收的一般是夏秋之交,秋天来临,人体气血阳气都要开始往里收藏了,古人一般此时集中艾灸一段时间。

所以,艾灸也提醒几点:

一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适合体寒阳虚者;

二是选穴位问题,针对脾胃虚寒的,胃脘穴、足三里常用,肾阳不足在关元穴,肾俞穴;

三是有的对艾灸过敏,还是不要艾了。

艾灸时间和频率,自己灵活控制,事后没有上火等不适就好。

⑽临时措施。

夏天还有感冒的,这个可能受寒伤到正气了,临时缓解措施:

*比如淋雨,吃凉的拉肚子,可以煮点生姜水,往外驱寒;

*如脾胃虚寒,受凉腹泻,可以弄点生姜+干姜+大枣之类泡茶喝;

*理中丸:针对脾胃虚寒的,应急吃吃。

保护阳气,主要是上面几个点,其实不难做到,稍微注意下就行,对生活也没什么不便利。现在花点心思,就能避免后面出问题了,毕竟要额外花费很大力气效果还不一定好呢!

咱们今天的主题是春夏养阳,实际上这是热天中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上面啰嗦了一大堆,还是提醒大家注意下,热天不注意保护阳气,秋天来临可能就容易腹泻了。一个阳气充足之人,正气充盈,不易被外邪侵袭,身体健康,可以大大降低得大病的几率,很多慢性病也能避免!


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老徐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