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时光里的故事一支小笔有故事的人

小学时代(十八)

2017-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哇_哦

语文作业最多的是使用指定字组词,多音字组词,近义词反义词判断,拼音读写,还有一类重要题目就是关联词造句了,“不但,而且”,“虽然,但是”这些关联词原本以为只是书上的呆板知识,没想到竟伴随着以后的整个学习及生活。还有就是病句判断,修辞手法判断等等,当时几乎每天的作业都是这些,竟不觉得厌烦。数学作业基本就是四则运算,面积体积求解和应用题了,题型单一却变幻万千,难怪说题是做不完的呢。

我们虽然允许私下补课,但绝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去老师那里补课。当时也没有奥数班,大家也很难得去参加其他的什么特长培训班,什么书法,钢琴等等,更是难得听说过,我想一方面是家长没有这个意识去培养孩子的这些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是穷乡僻壤之地,正常的教学资源尚且不足,更不用说那些课余爱好了。

后来听同学说小时候整天报班学习,都没有时间玩耍,一开始总觉得是我们幸运,没有像他们那般受学业压迫,对那些报班学习的人有点不能理解,在本该玩耍的时候硬是要过得如此艰辛,何必呢,甚至对那种压逼方法露出一点嗤之以鼻的不懈。后来一想实在荒谬,实在可笑,竟不知当初怎么产生那般肤浅的想法。

原因应该是两方面的,一是由于年幼无知,见识浅薄,以为那种重压之下的生活是误入歧途,以为我们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才是正道所在;另一方面则是那些极力鼓吹释放孩子自由,大肆批判重负教育之类的鸡汤文的洗脑,以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产生了那样一种错误的认知,才会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为之扼腕叹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自以为得了真理,殊不知不是他们不幸,更大的不幸原来在我们自己。

各种资源配置本就不如他人,却仍浑然不知,还以为他人犯了错误,对其大肆指责,沉迷于自己的谎言毫不自知,还沾沾自喜,这是一种何其荒谬的认知啊!原来我们就是小学课本中描绘的井底之蛙!直到大二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在,没想到受教育这么多年,才看清最开始的那一片天空,可叹!可惜!却也幸运!只恐怕不知还有多少人仍在井底仰望着那一方天地!他们的负重是做题,练书法,学钢琴,但我们的负重确实做题,做题,再做题。他们的负重确实高于我们,但他们的受益于我们确实数倍不止啊。我们又哪有资格去评论他们呢,更不用说是批判了。

当别人熟练驾驭多种技能时,高谈阔论,我思前想后,使劲浑身解数,不说找到一项技艺足以谋生,哪怕于人前勉强炫耀也是极好的啊,但都是难觅其踪,无终而返,求学数十年,不想竟无一技可以值得称耀,别人若问起那你还学了什么呢?只能将墙角的书堆作为勉强敷衍搪塞的说辞,实在是惭愧,实在是遗憾啊!学生的确应该释重,应该从学习中释重,空余时间学习一门书法,画好一幅画,下好一盘围棋等等,十余年的空余时间能够做好其中一件就足以欣慰了,至少可以作为闲聊是谈资了,说到这里,我只能笑而不语,君自揣之。

学校每年进行两次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试卷是使用样卷在钢板上手工油墨印刷的,所以考试的时候会一直闻到油墨气息,和墨水气味有点像,刚开始感觉有点难以忍受,不一会儿就习惯了,在手掌和衣服角上沾上黑色的印迹,不过倒是容易洗掉并不用担心。只是中学以后再未用过如此制作的试卷,没想到那种油墨气息竟变得宝贵起来,难以忘怀。试卷就是A3纸大小,左右两页,背面没有,语文数学均如此,作文写在背后。

每次考试的时候我们总是较为紧张,小心翼翼的作答,生怕因为粗心而做错了一道题,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小的年纪竟会有高考般的心情,或许是老师和家长一直强调其重要性有关。成绩出来后每个年级都会进行一个排名,其实就是两个班之间的排名,在年纪前十名的同学会发给一张“喜报”的红纸,上面写着所有年级前十名的同学。

在那张纸上面发现自己的名字是一件令人欣喜若狂的事情,而期末的时候前十名则会颁发奖状,以资鼓励,虽然奖励都只是一两本作业本,但却会喜不自胜,心里的天空瞬间会变得晴空万里,微风拂面,碧波荡漾,那是难得的喜悦。记忆中虽然只享受过一两次那样的喜悦,但仍心满意足,毕竟曾经获得过便不会留下遗憾。

上次在家里看到了墙上贴着的一张奖状,是六年级上学期的,在长期阳光照射下,失去了原本亮丽的颜色,泛黄而干枯,质感也不再柔和变得生硬,边角裂开卷皱,上面的娟秀的字迹清晰可见,细细一想贴上去已经近十年了,只能凭借想象感受当时捧着这张奖状时的手舞足蹈,不忍再将它曝晒在阳光下,小心翼翼的撕下来,夹进书里,已然成为小学时获得奖励的难得见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