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通鉴之冬十月秦王称西帝 - 草稿
【原文】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约与共伐赵。苏代自燕来,齐王曰:“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愿王受之而勿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伐赵孰与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释帝以收天下之望,发兵以伐桀宋,宋举则楚、赵、梁、卫皆惧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谓以卑为尊也。”齐王从之,称帝二日而复归之。十二月,吕礼自齐入秦,秦王亦去帝复称王。
【译文】冬季,十月,秦王自称西帝,还派出使者去叫齐王立为东帝,想约定两国一起讨伐赵国。苏代从燕国过来,齐王问他:“秦国派魏冉来劝我称帝,你认为怎样呢?”苏代回答说:“建议大王先接受,但暂时不要称帝。秦王称帝后,如果天下人不反对,大王再称帝也不算晚。如果秦王称帝后,天下人都指责,大王就不要称帝了,可以趁机收买天下人心,这是个天大的资本啊。而且讨伐赵国跟讨伐有夏桀恶名的宋国,哪个更有利呢?现在大王不如先放弃帝王的称号以使天下归心,然后再出兵讨伐宋国,征服宋国后,楚国、赵国、魏国、卫国都会恐惧臣服。这样,我们名义上尊重秦国而让天下人憎恶它,正是齐国反卑为尊的大好时机啊。”齐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只称帝了两天就放弃了。十二月,吕礼从齐国到秦国,秦王也去掉了帝号,恢复了称王。
【感悟】
1.秦并六国之际,一直使用的战略就是远交近攻,连横之术。故为了称帝,拉一个小伙伴撑撑台面,缓解一下众矢之的的压力,也是一种策略。
2.齐王听取了苏代的的建议,接受称帝的提议,毕竟是大国发出的号召,又是长期的合作伙伴,直接拒绝有损面子,何况来人是秦王的舅舅、大秦的相国魏冉。但是,齐国又不是没有主见的跟屁虫,所以缓两天看看再说。先看看诸国的反应,如果大家都怨声载道,强烈反对,那就不称帝了。如果,大家没有反对,那就跟上秦国称帝。这东西早晚两天影响不大。
这就是典型的几头都不得罪,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特别适合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典范。
3.苏代从燕国来,为何又要如此替齐王谋划呢。图穷而匕首现,核心点在劝说齐王不要伐赵。给出的理由是,有更优选项,那就是伐宋。一则,当时宋国有桀宋之称,名声坏到了极点。伐宋就有道义上的优势。二则,宋相较于赵来说,弱一点,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征服,进而可以威慑诸国。
齐王当然听取这样的意见,因为确实有道理啊。那苏代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大概率是因为燕赵结盟,他此行本来就是赵国的说客。为了阻止秦齐结盟称帝、共同伐赵才来齐国的。他当然达到了目的。
分析到这里,我们再捋捋苏代的层层推进、严丝合缝的逻辑。让齐国缓称帝,就是有意在秦齐之间插上一根针,然后再推到出收买诸侯人心,顺势推荐伐宋,这些谋划全部都是站在齐国的立场上、站在齐王的立场上做出的。
这是完美的劝谏。
4.说服和劝谏的最高境界,不是说我想让你干啥,而是要寻求利益契合点,似乎是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分析利弊得失,引导出最佳选项。实际上这个最佳选项也包含了自己的利益。
回头看看张仪、苏秦这些纵横家,为什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纵横于诸侯之间。说往东就往东,说往西就往西,关键是抓住了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加上自身的高站位、大视野,总是能把准事情的要害和关键,故而能够游刃有余穿梭其中,还能每每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