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9 奖励会伤人
临近期末,各位粑粑麻麻们还好吗?夜深人静时,经常听到你们陪做作业的咆哮声。这次期末,你们有没有跟孩子说考得好将会得到什么奖励?考得差会有什么惩罚?
有次朋友说,女儿考试,老师来说班里一共42个人,几个满分,20多个优秀,剩下8个没有得优秀,她女儿就是这8人之一。她很生气,问该不该打女儿,她还不知道自己考那么差。当时我开玩笑说,这都考最好也起码倒数第八了,肯定打,打了才长记性。
昨天这个朋友说,孩子模拟考,老师说给满分的孩子一人发一包薯片。
我在想,奖励和惩罚为了什么?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报酬让成人好好工作,是否通过奖励让孩子好好读书?
斯金纳行为主义者们热衷于探讨奖励如何强化行为,如何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奖励以达到最佳效果等,大量地应用在家庭、学校和职场中。如果孩子考了前几名带她去迪士尼玩,如果他在超市里不吵不闹就给他买玩具飞机,如果上课安静遵守纪律就发五角星,如果销售达到多少业绩就去哪里度假。对我们想改变的人许以好处,简单说,“做这个你就会得到那个”,你就会重复“这个”的行为。那么奖励的核心就是试图操纵他人,惩罚更明显,“做这件事,否则有你好看的”。这些行为的前提都是我们在假设他们不会自愿这样做,无法对行为负责,不热爱知识,不能做好工作。
奖励是否在家庭和学校中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成绩?
本周看了本书《奖励的恶果》(原版《PUNISHED BY REWARDS》),阐述了奖励会伤人,值得分享。
什么是奖励的效果? 奖励的效果必须取决于它们是否能产生持久的改变,那种即使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也能持续的改变。
Alfie Khon令人信服地展示了利用奖励来改变人们行为的激励计划从长期来看都是无效的。承诺给孩子好处以使他们听话,只是带来短暂的顺从。
奖励为何会无效?
-
奖励的惩罚
在教养中我们总是被建议少用巴掌,多用糖果来鼓励孩子。但奖励完全不是惩罚的对立面,“做这个就能得到那个”与威胁“做这个不然你等着瞧”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家长告诉孩子如果表现好,周日就去动物园玩,结果过几天孩子惹恼了家长,“再这样周日别想去动物园了”,这种威胁取消奖励所产生的作用无异于动用惩罚。奖励越诱人,得到的可能性越大,未得到奖励而受的打击也越大。 -
奖励破坏人际关系
当人们为了诱人的奖励你争我夺时,会产生“冲突和嫉妒”,使得“抱怨不公平的待遇”和“争宠”相当普遍。尤其奖励是稀缺时,老师宣布每周五测验得分满分的同学才能得到五角星,得到多少颗以上五角星能做组长,能管理其他同学。那孩子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帮助别人完成作业。老师教会了学生“他人都是你成功道路上的潜在障碍”,使孩子从小就互为对手,不能促进合作或者培养集体意识。
奖励还暗示着不对等的关系,一方比另一方掌有更大权力,当父母、教师处于判官的位置,他们的意见左右你的奖励或惩罚,孩子不会和别人互相合作,只会设法取悦“判官”,以得到奖励。似乎告诉着孩子,将来职场上如果奖励的主要依据是老板的一时兴起,你只能尽力与老板搞好关系。尤其当掌权者是惩罚者,受罚者更要花精力打动或者奉承掌权者。 -
奖励忽视问题的原因
用奖励做诱惑,忽视了问题产生背后的原因。小朋友晚上不肯睡觉,你说“如果你这周每天都按时睡觉,我就奖励你一个飞机”,就错失了与孩子沟通为何不肯睡觉的原因,也许她希望你再多陪她一会,也许她担心床底下有怪物(可能她刚看了相似的童话故事),也许她和小伙伴闹矛盾等等。如果你的奖励诱惑很大,可能她带着不满的心情,顺从你的要求,如果你的奖励并没吸引力,她就继续闹,从而变成了你不断的提出不同的奖励,飞机不喜欢就奖励汽车,或者其他。奖励不是解决之道,而只是掩盖问题和忽视原因的速效药,有时甚至只是为了满足父母自己的需求(孩子不闹去睡觉了,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做别的事)。 -
奖励阻止了冒险
走出迷宫最安全、最确定、最快的方法是走已被走过多次的那条路,没有创意的那条路。冲着奖励做事的人,目标不是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而是成功地获得奖励。有研究人员用实验证实了这个结果,冲着奖励做事的人更青睐容易的任务;奖励越大,会选择更容易的活儿;奖励停止时,原先获得过奖励的人会选择尽可能少作。当学生们被要求关注自己表现是否能得到奖励时,他们“在面对某项可能会让他们在公开场合犯错的任务时,选择了放弃这一提高自身技能的机会”。
当老师提醒全班同学一项任务或一道题值得做时,往往意味这会考,这会带来高分。而父母关心孩子成绩,也是关心多少分,没有关心从学习本身获得了什么。老师和父母都在告诉孩子上学不是为了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是选择能够分数最大化的事,不去尝试他们也许会失败的任务,以及在考卷上不会出现的题目。这里奖励就是高分数。 -
奖励降低兴趣
在奖励带来的负面影响中,我认为最严重的是奖励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结合以上四点,细思恐极。
当一个人受到引导去考虑做某事能得到什么事情本身以外的东西时(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这就是外在驱动,与此相反的是内在动力,即享受做事本身。心理学家有大量的实验发现有形的物质奖励会对内在动力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该影响体现在“年龄跨度在学龄前儿童到大学在校生之间的参与者”进行“包括从填字游戏到猜谜等各项有趣的活动中”,而“其奖励既有现金,又有糖果”。
自从因为做了这件事可以得奖以后,我们就无法接受没有奖励而免费做此事了,内在动力或多或少地蒸发。
如果“做这个就能得到那个”,自动降低了“这个”的价值。如果爸妈对孩子说“做完作业你就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实际上是在灌输给孩子一种想法:做作业是无趣的。
如果不把事情做好将会有什么后果,这种警告也使得做这件事的吸引力大减。尤其在这项任务只有在打败他人时才能胜出,引发竞争的奖励最具控制性,对内在动力的损害也最大。竞争导致不同程度的焦虑,从而妨碍了表现。认为自己无望获胜的干脆放弃,没有理由全身投入,缺乏动力。而得过奖励的好成绩孩子也可能会焦虑,担心不能再次得到奖励。
久而久之把学习定位为赚取奖品,而不是为了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它使大家在一定程度上被训练出来的思维是认为我们之所以要遵循一定的价值观去学习、工作、生活,是为了得到奖励或者避免惩罚。
上周我碰到一对母子,我就在想,奖励的受益者是谁?是得到奖励的人吗?
看到一个男孩低头抽泣着,他的妈妈在路边大吼“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为什么要这样做,把我惹生气了你有什么好处?”。我也经常听到长辈们夸小孩子乖,而乖就是不吵不闹,不惹麻烦。父母希望孩子听话顺从,老师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维持安静的秩序。这种希望越根深蒂固,越是希望孩子听话,越可能使用奖励和惩罚。
我们利用奖励和惩罚时,是不是在使孩子按我们的愿望行事,使孩子们一直依赖我们的评估、对优劣的判定,而没有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使孩子们用能让我们微笑和给予他们所渴望的奖励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奖励会激励人吗,会的,但是激励的是去得到奖励。真正重要的不是一个人被激发的程度,而是动力的来源和本质。建议父母和老师阅读这本书《奖励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