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通鉴》 学历史(一):缘起“三家分晋”

2019-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鸱夷先生
图片来自网络

        常常有一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阅历在增加,随之增添的恶习(过错)也越多并且日积越深,有时候浑然不自知,木鸡般度日却自在其中,可怕至极……比如读书总不能有恒,一本书翻了几页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就着急寻找下一本,反反复复,于是读书成了买书,学习成了口号,成长变成变老,除此以外,一无所得。

        近日翻阅《曾国藩家书》,发觉曾国藩读书修身自有一套方法,但是他读书最为注重两个要诀:一是“专”字诀。一本书不断完,绝不碰第二本。一句话读不通,反反复复直到弄懂为止,绝不放过。二是“恒”字诀。每日必读史书30页,写读书笔记千字,寒暑不易,病中不改,日积月累终成一代大儒。又看南怀瑾老师过去给工商界人士的讲演录,他提醒我们要经典,尤其是要读历史,《史记》、《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等史学名著,十几岁他已圈阅几遍,而且“全凭自学,绝无老师”。不但要学,而且要会讲。

        于是乎,体味大家之所教,更加坚定了读书的决心,从《通鉴》开始读起,每日十页。偶有所感的地方及时记录,并且按照先辈之所教,不但要记录自己的学习所得,而且要开口讲,按照自己的思维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码”。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四十岁之后,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的批评,而在于: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这个事件在更大的座标里头,横的跟纵的,它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不知道这个横的跟纵的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批判。”(龙应台《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涉水,濡其尾”。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力克此病,“如斩毒树,直断其根”。仅此以免!


   (一)缘起“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被史家称作“三家分晋”。历史上将这起事变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也是奴隶制结束的标志,从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这一大事变,司马光仅用了14个字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身在北宋为相的司马光当然不会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历史眼光来对待这起事件,但司马光显然也认识到这起事件的重要警示意义,要不然他也不会用以一篇篇幅不长更不算短的“臣光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司马光无非是想向当时的神宗皇帝表达这样的观点:周王以国家的名义确认魏、赵、韩三国大夫的诸侯地位是十分掉格且万分错误的决定。周王朝之所以日益衰亡,走向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不是各路诸侯各自称霸的原因,而是你周天子自己作的孽。所以,才有了“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言下之意是,你神宗皇帝可千万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啊!

        现在我们来认真分析下司马光是如何论述他的观点的。无论是从文学、写作,还是从了解封建礼制的角度,这篇文章都值得我们认真分析,从中汲取营养。

        开篇第一句,司马光说:“我曾今听说过天子的职责无非就是‘明乎礼’;明礼就要有所分别,使臣子各归其类;要想使臣子有所分别则必须要‘定名’。”那么什么是“礼”呢?“纲纪是也”;什么是“分”呢?“君臣是也”;什么是“名”呢?公、侯、卿、大夫是也。用孔子的话就是要做到“君君臣臣”。

        他分析说,现在国家这么大,民众那么多,事情那么繁杂,各种各样的事情,任凭你有三头六臂、如何智力高强,要想凭借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的力量来实现天下的和平安定是不可能的?那么靠什么呢?靠的就是“礼”。有了“礼”,就会“天子三公,三公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庶人”。(注意这里的动词,认真分析也很有意思)只要有了礼,那么就能“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这就叫“天下之职莫大于礼”。

        他进一步分析说:“文王撰写《周易》,以乾坤为首。”孔子作《易经系辞》也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君臣之位自古不能更改,虽然现在周王室衰微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君依然是君,臣子依然是臣子;诸侯是诸侯,大夫始终是大夫,这个尊卑礼节不能偏废,“当守节伏死已矣”。这就叫“礼莫大于分也”。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礼的实践不是一句空话,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千万不能疏忽大意。曾经卫国国君要孔子去治理国家,问孔子从哪件事情做起?孔子说:“必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他说“正名”就像是“繁缨”(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看似是小事,实则关系重大。所以“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这就叫“分莫大于名也”。

        司马光感叹道:“周幽王、周厉王荒淫无道,周王室建立的礼制已日渐衰微,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已经丧失了十之七八。”但是周文王、周武王遗留下来的礼制虽“实亡”但依然“名存”。就因为如此,鲁国的大夫季氏、齐国的大夫田氏、楚国的大夫白式、晋国的大夫智伯,尽管他们势力强大却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取而代之,就是因为一旦干了这个“没名分”的事情就会被群起而攻之。但是现在晋国的三位大夫在周天子的授意下名正言顺的把晋国给瓜分了,自己成了诸侯,周王室所建立的礼制从此也就“名忘实亡”了。

        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礼乐”一旦崩溃,那就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有说话的权力,谁的阴谋诡计多谁就能取得胜利,从此社稷崩溃、民不聊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