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糊带来的无益争执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固定的看法——也就是概念的定义。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的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表面上说的是同一件事,但究其内涵,谈的却是不同的东西。
很多人不擅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就给讨论问题带来很多麻烦。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思维习惯性逻辑错误,常常被我们忽视,或者作为一种乐趣而津津乐道。
很多人喜闻乐见的”脑筋急转弯”,就是基于这种逻辑错误而来的一种“逻辑游戏”。
比如,有个问题说:一万斤重的马是什么马?回答的人往往从常识中“马”的概念出发去思考,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体重一万斤的马。然而最后的答案却是:一万斤重的马是河马。
这就是利用概念模糊带来了“笑点”。这样的情节只能出现在日常玩笑闲聊中,如果真的讨论问题时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就导致讨论无法继续了。
再举个例子:有一年我们单位与某个安保公司讨论聘请内保人员的条件。我单位参与讨论的负责人提出一个条件,要求安保公司提供的人员必须能够展现我单位的良好形象。这个条件一下子让对方犯了难,提出疑问说:你单位的良好形象具体是什么?什么样的具体条件才叫符合?
最后经过协商,我单位对这个条款做了修改,细致规定了所需人员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和身体健康指标等。有了这个明确的界定,取消了前边意思模糊的说法,讨论就很顺畅,安保公司也愉快的接受了这个条件。
在上面的例子当中,假如安保公司不去追问“符合我单位形象”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而是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指派人员,就可能跟用人单位发生无谓的争执。双方往往各说各理,互不相让。由于大家对于“企业形象”概念理解的差异,讨论怎么会有结果呢?
甚至会出现更诡异的情况:双方表面上争执的不可开交,但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只不过谁都没有对自己提出的概念做出明确定义,导致双方理解上的差异,就使得讨论陷入本不该发生的消耗中了。
这种情况其实也比较常见。由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不一样,同一个概念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发生变异等,都会导致本来内在意义是一致的,但表现形式有差异。讨论双方没有关注到对方概念的具体内涵,只根据自己的理解,而与对方争执起来。
有个很直观的例子,就是现在北京街头很常见的一种早餐食品——肉夹馍。关于这个食品,就曾经有两个闲人进行了一场“讨论”。某甲说,肉夹馍,顾名思义,应该是两片肉中间夹着面饼;另一个说,肉夹馍传统做法就是面饼中间夹着肉。两个人争来争去也没有结果。
有第三个闲人对“肉夹馍”的概念做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其实肉夹馍的这个叫法在历史传承中有过变化。这个食品最早是古代陕西的一种食品,取名时根据它“肉夹于馍”的特点,做了表达上的简化,称之为“肉夹馍”。这种表达方式在古汉语中非常多见,古人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今人就不明白了。
跟脑筋急转弯那个例子同样的,如果只是对一个小吃的叫法感到困惑,其实也没必要去深究了,但对于一些现实中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就必须现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然后再进行讨论,这样才能让讨论健康推进,不至于唐丧光阴,空费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