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周末|南山博物馆打卡尘外千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6116/0e30a1512fccae8a.gif)
✔️展出亮点
俗世之外的塔基地宫文物见证了千年以前浮图林立、香火鼎盛的礼佛时代
️ 舍利棺椁
舍利,是佛教至尊至贵的崇拜对象。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遗骨形成许多结晶体,称为舍利。这些舍利被分成八万四千份,在世界各地建塔加以供养。佛教认为,供养佛舍利如同供养佛本身。为普及舍利信仰,若无舍利,亦可以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玻璃等造作舍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6116/d6414c570f87bd4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6116/79f66497240f18da.jpg)
供奉舍利的容器多种多样,有函、塔、棺、瓶、盒等。
定州静志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也是为供养舍利而建。
【七重官】
七重棺由外到里依次是:
➊石函
➋盖形石志
➌鎏金錾花铜函
➍鎏金錾花银碗
➎鎏金錾花银塔
➏绿玻璃瓶
➐白玻璃瓶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6116/8cb72cb73af6b96e.jpg)
佛陀的灭寂在炙热中嬗变,舍利成为佛教至尊至贵的崇拜对象。上下累叠,表里七重,他们被安放在方寸之间。
供养他们成为两座地宫最重要的使命
亦使我们见证了
中国古代佛塔地宫和舍利瘗埋制度
【背景】
被誉为九州咽喉之地的定州,西依太行,东展沃原,富林木麻桑。工艺精巧发达、佛法昌盛,是古时中原地区与北方及域外文化汇集的重镇。
静志寺历经几次毁废和重修,跨越十六国、北魏、隋唐、五代直到北宋,存在了将近700年。
净众院创建于北宋,两处地宫均于六十年代发掘,总计完整出土800余件文物珍宝,其中包括佛骨舍利、宋代壁画和极品定瓷,是研究我国佛教史和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 佛教造像
佛教造像作为供养品始于隋代,象征佛舍利的胁侍和护持。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了二十余件佛教造像,时代贯穿十六国、北朝、隋、唐到北宋,属于铜、白石、木等不同质地。佛像端庄典雅,菩萨体态优美,力士刚劲有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6116/f05a528132ebee3b.jpg)
️ 香具法器
晨钟暮鼓,青烟袅袅,虔诚的善男信女在对佛祖的膜拜中经历了悠悠岁月,他们礼献给佛陀的器具也在地宫中安度千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6116/d007b16d786f565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6116/8c58d6373e079897.jpg)
定窑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年代学界说法不一,最早可以追到隋唐。经过晚唐、五代到北宋发展到高峰,终于金元。历时700余年。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境内,因曲阳古属定州,故称为定窑。北宋定窑制作精湛,瓷质莹润,风格古朴高雅,装饰绚丽,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美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6116/330cf8c920a9cd8f.jpg)
静志寺、净重院两座塔基地宫出土160多件定窑白瓷,绝大部分为北宋早期,这些瓷器器形丰富,有生活用具、礼佛法器等。
净瓶又名军持,源于佛教发源地印度,是佛教僧侣游方时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用于贮水或者洗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
️供养品
佛教信徒笃信天国的生活就是人世间的美好生活,佛陀也需要使用世间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