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春日断章7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71e2bf7c05369760.jpg)
春天来了又去了,生命的年轮不知不觉间又增加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没有谁能逃过时间的一路追杀,和时间赛跑的人,比如逐日的夸父,最终渴死于途中,他的拐杖,变成了一片绚烂夺目的桃花林。
这是我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在去年春天西安交大曲江校区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孩子们回到家中,吃过午饭之后,一起下楼沿着延兴门西路往南走不远往西拐入曲江景苑方向,约五分钟便来到宽阔的广场上,赏柳观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778e10a373998895.jpg)
柳是依依风景柳,婀娜多姿;花是芬芳四溢的玉兰花,娇艳动人。寻花问柳最初一定是拜访春天的专用语,后来却成为贬义色彩浓厚的词语,不禁让人叹惋。在花间行走,仰望灼灼桃花,不禁回想起那部《花间集》和那一群花间派词人。花间词派产生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
《花间集》收辑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五百首词。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16ac6ede5cf6c5de.jpg)
至今有人喜欢温韦的词作,并一直追随和模仿。花间词派与后来的婉约词派有诸多不同。花间词诞生来自于晚唐五代,晚唐五代时期,中国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花间派内容题材的狭窄,常被人所诟病的“艳”,由于这些词人大多是纨绔子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因此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女子生活,呈现出对享乐生活的追求和感官刺激的欣羡。而婉约派多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美新感受,这就使其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个人感情世界,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89b9562525524ee7.jpg)
花间派的“艳”,主要体现在辞藻的艳丽,往往通过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整个场景,描写艳丽,遣词造句,讲求精美。而婉约派则是在花间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摆脱了花间派的“艳”,而变得更加雅致委婉,清新自然,含蓄蕴藉。
花间派在刻画人物、描摹人物情感方面有很高的技巧,内心刻画,真实感人,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妇女生活空间很狭窄,因而描写的场景就在特定的画面中展开。而婉约派词人在表现儿女情长、离愁别绪的同时,又往往借咏燕、咏柳、咏梅、咏杨花等,寄寓身世之感,抒难以明言之意,将作者的内心所思所感带入词中,借用词中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94e64a6ae71136b5.jpg)
婉约词派的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题材比较狭窄。而花间词派词风浮艳,多写情爱,大多数为所谓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闺情”代言体。
花间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因注重锤炼文字、音韵,形成了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f0d8b54d0ddaf130.jpg)
花间词代表人物有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中国传统诗歌是以“言志”为中心,花间词则是以“缘情”为中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创作模式,间接导致了北宋以后“词为艳科”观念的形成,也为后来的婉约派词的创作提供了经验。
花间词派不如婉约词对中国文坛的影响大,但是花间词也创作了很多绮丽多彩的优秀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行笔至此,倘佯花间,春色满园,美不胜收,回顾婉约,感慨万端。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ca71bbea3500aa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