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教什么?-----《十几加减几》教学反思

2017-11-29  本文已影响52人  55aee74f4815

本次公开课比赛,我代表一年级数学组执教了教材第六单元 例4和例5的内容,即10加减几和十几加减几(不进位、不退位)。

例4教学的是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一方面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例5教学的是简单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或“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并认识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从例4、例5到“做一做”,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即从结合计数器、实物图等直观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计算的过程与结果,到脱离直观进行计算,逐步加深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

仔细参考了《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建议,(1)定位于数的认识,而非进行运算方法的教学;(2)关注于操作过程,不必进行法则教学,更不必要求学生按照相关法则进行计算;(3)了解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不必要求识记。我确定了如下教学思路:

一、复习环节

1)理解11。一根一根的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组成一个十,加上余下的1根小棒,就是11根。并用此方法举一反三,理解15、17的意义。

2)递进,理解20。指出,一捆一捆的数数方便快捷。

二、新授环节

1)请仔细观察,用语言描述你的发现。(我在黑板上用粉笔先画出一捆小棒,再画出一根小棒)

2)能据图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解决。

3)如果让求出12+5的结果,你会怎样解决?说出你的想法。

4)小组之间探讨求16-4的计算方法,组长汇报。

5)小结:本节课你认为应该掌握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收获?

授课时,孩子们精彩的表现获得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听到这样的表扬语:

你们班的孩子回答问题时语言组织能力真强!

这哪像一年级的孩子呀!小嘴巴真会说!

你们班孩子回答问题时不慌不忙、思维清晰语言流利!

一个加法算式,你们竟然有那么多种方法去解决,孩子们真是善于思考!

小组讨论时,每个孩子都那么积极,都有话要说,有想法要表达,怎么训练的?

我想说的是:其实这节课,就是我们的常课状态进行的,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是他们的自然表现,整节课不修饰、不掩饰,而我执教下来,也是轻松快乐。达到了一直以来追求的“人课合一”。因为我的教学目标很清晰,我知道自己要教什么!课堂上重视哪些方面的培养。

一、教方法

如何计算12+4?依托复习环节,孩子们内心已经明确:12就是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加4就是加上4个一。所以他们的发言才会如此精彩:

付艺涵)我脑子里是这样想的:用小棒帮忙计算。12是1捆零2根,4就是4根,合在一起就是1捆零6根,也就是16根。

吕佳一)我是这样思考的:用计数器帮忙,在计数器上,12就是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加上4就是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计数器上显示的就是16。

张雅轩)老师,我把它想成了14+2。(说明:在进行第四单元小结时,总结加法表时我给孩子们渗透了:口算时,尽量不要手指帮忙,碰到小数加大数时例如2+7,可以想成7+2。其实就是加法交换律的渗透)

邵瑞祥)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不知道对不对。一个一个的往上加,变成了13+3、14+2、15+1、16+0,所以结果就是16。

王皓铭)老师,我就是直接口算的,因为2+4可好算,前边都学会了,所以这道题我一看就会了。

南雨昕)我是用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十位上是1,所以12+4=16

周苏雅)我是在心里数出来的。

陈益贤:我也是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的,但我是先拨出个位上的数,再拨出十位上的数,加的时候也是先拨上个位上的数。和吕佳一的顺序不一样。

以上是我撷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发言,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在键盘上时,我也不由得感叹,这些话真的是入校还不到半学期的孩子们的发言吗?确实是!这些计算方法确实是孩子们在认真思考之后的梳理和总结!

二、重倾听

还记得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由家长带领进入教室,我提前在黑板上写下的“会倾听”三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