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书屋每天写1000字今日值得看

他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跑步时学到的

2017-08-03  本文已影响190人  LIZZY小梨

当“小李子”莱昂纳多在陪跑了22年后终于拿到了奥斯卡小金人后,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连续多年陪跑诺贝尔文学奖的村上春树

自从2009年以来,村上春树已经连续7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了,但却屡次失之交臂。久而久之,人们开始猜测原因:比如作品太大众化、缺乏社会批判性啦,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论资排辈啦,比如作品太西方化、不能代表日本啦等等。

饶是如此,村上却捧回了很多其他重量级、甚至在文坛不输诺贝尔的奖项——安徒生文学奖、耶路撒冷文学奖、朝日奖、卡夫卡文学奖……

对此,村上说:“书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或许能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却不能说是本质问题。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至为重要;这,才容不得狡辩。

他在中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虽不至于说家喻户晓吧,但很多人即便没有看过他的书,也都听说过他的书名,比如甫一出道就拿下新人奖的《且听风吟》,比如在中国大卖800多万本的《挪威的森林》,比如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里程碑”的《1Q84》,再比如今天我要推荐的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村上春树从29岁开始下决心写小说,32岁的时候关掉了经营了多年的酒吧,专心致志地开启了职业作家的生涯。

从早到晚伏案写作的生活,让村上体力逐渐下降,体重有所增加。因为需要高度集中极力,他几乎每天要抽60支烟,手指都被熏成了黄色。为了戒烟,为了维持体力,他选择了长跑

他开始早睡早起,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坚持每天跑步,尽量不间断

就这样,跑步如同一日三餐、睡眠、家务和工作一样,36年来成为了村上生活循环的一部分,成了他理所当然的习惯。

跑步对于村上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对意志力的磨练。他说“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他说,假如他有墓志铭,他希望上面写着: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xx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长跑和写作,对于村上春树而言,是一般无二、相辅相成的,所以《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既是在谈论跑步,又不仅仅只是谈论跑步。

今天我就节选书中的第四章“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看看大作家村上春树是如何写作的

- 01 -

最重要的资质是才华

接受采访时,常有人提问:“对小说家来说,最为重要的资质是什么?” 无须赘言,当然是才华。倘若毫无文学才华,无论何等热心与努力,恐怕也成不了小说家。说这是必要的资质,毋宁说是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燃料,再出色的汽车也无法开动。

然而无论在何处,才华于质于量,都是主人难以驾驭的天分。有时我们心想,量颇有不足,最好再增加它一点,或是寻思,节约点儿使,每次只拿个一星点出来,好使得长久些。哪有这等好事!才华这东西,跟我们的一厢情愿毫不相干,它想喷发的时候便自管喷涌而出,想喷多少就喷多少,而一旦枯竭,则万事皆休。

- 02 -

集中力和耐力也很重要

才华之外,如果再举小说家的重要资质,我将毫不犹豫地举出集中力来。这是将自己拥有的有限的才能汇集,尔后倾注于最为需要之处的能力。没有它,则不足以办成任何大事。有效地使用这种力量,就可弥补才华的不足与偏颇。

我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小时。坐在书案前,将意识仅仅倾泻于正在写的东西里,其他什么都不考虑。我以为,哪怕拥有横溢的才华,哪怕脑子里充满了妙思,假使牙痛不已,那位作家恐怕什么东西也写不出来,因为他的集中力受阻于剧烈的疼痛。

继集中力之后,必需的是耐力。即便能够一天三四小时集中意识执笔写作,坚持了一个星期,却说“我累坏啦”,这样依然写不出长篇作品来。每天集中精力写作,坚持半载、一载乃至两载,小说家——至少是有志于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必须具有这种耐力。

姑且把这些比作呼吸法。假使说集中力是屏住呼吸,耐力就是一面屏气,一面学会安静徐缓地呼吸。这两种呼吸法如果不能保持平衡,就难以长年累月地作为职业作家坚持写小说。得一面屏住呼吸,一面继续呼吸。

- 03-

如何锻炼集中力和耐力?

值得庆幸的是,集中力和耐力与才能不同,可以通过训练于后天获得,可以不断提升其资质。只要每天坐在书桌前,训练将意识倾注于一点,自然就能掌握。 这同前面写过的强化肌肉的做法十分相似。

每天不间断地写作,集中意识去工作,这些非做不可——将这样的信息持续不断地传递给身体系统,让它牢牢地记住,再悄悄移动刻度,一点一点将极限值向上 提升,注意不让身体发觉。这跟每天坚持慢跑,强化肌肉,逐步打造出跑者的体型,乃是异曲同工。给它刺激,持续。 再给它刺激,持续。 这一过程当然需要耐心,不过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优秀的侦探小说家雷蒙特·钱德勒曾在私信中说过:“哪怕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我完全能理解。钱德勒通过这么做,来提高职业作家必需的膂力,静静地提高士气。这样一种日常训练对他必不可缺。

- 04 -

写长篇小说无异于体力劳动

我认为写作长篇小说是一种体力劳动。写文章属于脑力劳动,然而写出一本大部头来,更近于体力劳动。

诚然,写书并不需要举起沉重的物体,也不需要飞速地奔来跑去,高高地蹿上跳下。世间的很多人似乎只看到表面,将作家的工作视为宁静而理性的书斋劳动,以为有了足以端起一只咖啡杯的力量,就能写小说了。试它一试,立即就会明白,写小说并非那么安逸的工作。

坐在书桌前,将神经如同激光束一般集于一点,动用想象力,从“无”的地平线上催生出故事来,挑选出一个个正确的词语,让所有的流程准确无误——这样一种工作,与一般人想象的相比,更为长久地需要远为巨大的能量。

这固然不必运动身体,劳筋动骨的劳动却在体内热火朝天地展开。固然,思索问题的是脑子,小说家却需披挂着叫“故事”的全副装备,动用全身进行思考,这要求作家彻底地驱使——在许多时候是奴役——肢体能力。

- 05 -

才华是可以靠集中力和耐力积累的

才华横溢的作家可以下意识甚至无意识地进行这样的工作。尤其是年轻人,只需具备超出一定水平的才华,坚持写小说并非什么困难,形形色色的难关轻而易举便能闯将过去。年轻,就意味着浑身充满自然的活力。集中力和耐力,如若需要,它们会自己跑将过来。年轻而富有才华,就等于在背上长了一对翅膀。

然而,这样的自在随着年纪渐长,渐次失去天然的优势和鲜活。曾经唾手可得的东西,超过一定年龄后,就不能轻易拿到了。

不是那般富于才华、徘徊在一般水平上下的作家,只能从年轻时起努力培养膂力。他们通过训练来培养集中力,增进耐力,无奈地拿这些资质做才华的“代用品”。 如此这般好歹地“苦撑”之时,也可能邂逅潜藏于自己内部的才华。手执铁锹,挥汗如雨,奋力在脚下挖着坑,竟然瞎猫撞着了死老鼠,挖到了沉睡在地下的神秘水脉,真是所谓的幸运。

而追根溯源,恰恰是通过训练养成了足够的膂力,深挖坑穴才成为可能。到了晚年,才华之花方才怒放的作家,多多少少经过这样的历程。

- 06 -

那些通过长跑学到的写作方法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自然地,切身地,以及实务性地学到的。

应将自己追问到何处为止?何种程度的休养才是恰当的,而多少又是休息得过分?到何种程度才是妥当,而到什么程度又是狭隘?外部的风景该撷取多少为好,而内心的世界又该挖掘多少为妙?对自己的能力应该相信多少,又该对自身有多少怀疑?

假使当初我改行做小说家的时候,没有痛下决心开始跑长跑,我的作品恐怕跟现在写出来的东西有很大的不同。 究竟会如何不同呢?我可不知道。不过差异肯定存在。

所以说坚持还是很重要的

跑步如此

写作,亦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