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许多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却做不了软件开发?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师成为很多年轻人羡慕和追求的职业,尽管被称作“码农”,工作也非常辛苦,还要被996,但是有BAT作为示范,有硅谷大咖们作为典型,有互联网蓬勃发展作为依托,软件工程师被追捧的热度节节攀升。
从大学的专业设置来看,众多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还有什么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工程、智能技术、电子科技等看似有关却不太沾边的专业,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抱着美好的愿望进去的,要成为高精尖的人才,其中软件工程师就是很重要的选项。所以,在大学里,一般跟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相关的专业,其学费都要高出不少。
可是,等到毕业了去社会上一看,傻眼了。做软件开发,根本上不了手,干脆说就是根本下不了手,连一些基本的程序都写不了,更不要说参与程序和软件的开发了。
为什么?难道大学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吗?一个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怎么连个高中毕业的程序员都不如呢?!
首先,软件开发是个实操性很强的职业,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实际经验,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实操大于理论,没有实际的产品开发积累,很难写出功能、性能和体验俱佳的产品来。毕竟不是开发单片机,就那么点编程任务,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其次,中国的大学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以教书为主的,尤其是近些年来,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很少有从实际工作中走出来的老师,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不足,那些教给学生的无非都是从书上搬来的所谓知识。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又怎么可能教出能够动手解决问题的学生。你可曾看到有多少牛逼的软件大师是从学校里出来的?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经过培训学校的回炉,才能勉强达到软件开发的岗位需求。
再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学里学习的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是过时的东西。尽管有些大学教授和教师也在外面兼职或开公司,但却不会把这些东西变成教授的知识。学生从已有的书本里学到的,要么是老掉牙的理论,要么是不疼不痒的知识,到实战中,根本就用不了、用不上。
还有,现在很多学生大学几年就是混事的,用在学习和提升技能方面的时间真的很少,更看不到自己与实际的要求有多大差距,反正学费是爸妈出,拿个文凭就算完成任务了。殊不知,现在学校教学质量下降,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加上学生学到手的本就很少,要是这样都能在社会上风生水起,那岂不是辜负了哪些在软件行业刻苦钻研的大牛们?!
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学生,毕业却做不了软件开发,不仅是个现实问题,也折射出中国学校教育长久存在的隐患和严重缺陷,还让许多学生浪费了金钱和时光。
软件开发是个技术活,需要的不仅是程序员,还要有更加高端的软件技术人才和创新能力。大学的教育承担的不只是完成学业的责任,而是要背负起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任。我们期待,更多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赵广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