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德育——《小学跨学科课程实施中的德育渗透》
今天上午非常有幸参加深圳龙岗首届课程博览会,聆听了龙城小学马碧凤老师的《小学快学科课程实施中的德育渗透》。
短暂的五十分钟,马老师从绘本的使用、课程的开发,包括绘本阅读、昆虫仿生、植物悄悄话、茶课程、海洋课程和疫情下的生命成长等,在这课程的介绍中,马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德育思考。
一、我们成为了连自己都不喜欢的那个人。
教育这件事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灵魂。每个孩子的原生家庭造就的性格品质不一,他们的情感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教育最本质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发展和成长,积极培养每个孩子乐观勇敢,品德高尚,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情怀。我们教育本来就是为了培养活生生的“人”,但是我们现在回想一下,我们难道没有在畸形教育道路上越走越远吗?
忙于各种外在的检查评估,内心不够宁静,过度收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安于自己陈旧的教育理念,不思进取;过度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评价标准;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上课讲题做题上......
我们就在这样的忙碌中把自己内耗成为了孩子们最不喜欢的老师,最保守老古董的老师,而且时间久了,我们也仿佛就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个自己,一眼万年可以看到我们的退休生活......
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生活吗?难道我们就在对外部环境的抱怨中损耗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吗?难道我们就这样打算用沉闷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力量来摧残,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吗?
二、孩子缺少的精神和生命的引领,而非知识的灌输。
其实,我们一点也不了解孩子。我们曾经都是孩子,但是我们早已经忘掉了来时的路,忘掉了那时候我们的渴望和期待。一直用成年人的标准和思维来要求孩子,所以我们总是在矛盾重重中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激化,最终和孩子们离心离德了。
国家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质文明的不断提升对精神文明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高科技产品对当前孩子的成长都有了深刻的影响,他们都成为了网络原居民。
我们不改变,势必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被新时代的孩子们所抛弃。如果我们还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势必会引起孩子们对学习的反感,最终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今天马老师的讲座也给了我深刻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并不是自上而下的命令灌输知识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契合的相互成长。我们相互帮扶,相互看见,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最和谐的。
我们对于孩子来说是导师,是朋友,是亲人,是兄弟姐妹,不仅仅可以给他们学习上的帮帮助,更能够给他们品德上的榜样示范,也能够给他们精神和心灵的引领。我们努力学习,孩子才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天天向上,我们努力让自己更有信仰,更有力量,才能够更加深刻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生活处处皆德育。
马老师是德育教育的专家。其实德育和课程是不分家的,所有的教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巩固,更多的是在课程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对孩子进行品德和性格的培养教育。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各类事物太多,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剩下点时间课程都进不完。我们的思想里总是把课程和品德教育分离开来,甚至是对立的。其实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今天马老师就用课程创设中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理念震惊了我们所有的人。这完全不是粗放型的教育所能够达到的,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我们老师有真正的教育情怀,我们能够坚定我们的教育信仰,保持我们对教育的热爱。
然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真的的生活你最大的德育教育的场域。所有的教育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浓缩于我们的生命和灵魂里。
特别深刻感触是课程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所有的课程都应该设计上对孩子品德的教育的,特别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把课程带入日常的生活中去,在学习中感悟生活的美好,在感悟中提升对品德的凝炼,让德育教育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这样的教育才是现在教育的出路。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抱怨,因为教育就在我们身边,德育教育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果我们再提升提炼一些还在身边好的课程,我们就能在课程中激发起孩子的高尚品德,成就他们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