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散记

日常散记(九十八)

2024-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职场女叫狮

从瑜伽馆回家的路上,天还在下着雨,但相比昨天的大雨滂沱,今天的雨充其量称得上毛毛雨,毛毛雨一直在下,从早晨去上课一直到下课,应该是没有停歇吧,因为路上的水看起来并不少。

我从瑜伽馆穿过商场,走到车站的时候,车站防雨棚下被在商场上暑假课的学生和来接送孩子上课的家长挤得水泄不通,停车港湾里积满了水,一股说不清味道的气味透过雨丝直冲鼻子,我提着一口气站在人群的后面,大概二十多分钟后终于等到了常坐的一班车。在这班车进站前曾来过一班从景区过来的车,它要去的终点站距离我要去的车站不到一站路,我想过挤上这班车“贵族车”,票价比我常坐的那班车整整贵了一点五倍,于是当地人习惯将这种车称作贵族车。

之所以没有坐上贵族车,不是因为嫌贵,而是因为它进站的时候,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等我反应过来时人家已经走了。天在下雨,地上积满了水,周围是打闹和吵闹不休的人群,我本意是想赶快逃离的,只是站在人群后面的我,对于进站的车缺乏及时的了解。

下雨天,公交车等不来也就算了,关键是出租车也是出奇的少,且哪些平常挤进公交站港湾喊着拉客的出租车,在雨天突然变得甚是高冷,他们将车子远远的停在行车道时下人时,就已经被撑着伞急不可耐围过去的人挤了个水泄不通,路过的出租车一直在高冷的拒着客。等着坐车的人每次出租车过来的时候就会如潮水般聚拢起来,而当车开过去时又会像潮水一般退下来。围上去退下来的人群像极了像极了潮涨潮落,将北方小城的雨天装饰成了一道海边的盛况。

瑜伽馆开在商场里,商场有着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每次假期上下瑜伽课都会和一群学生,接送学生的家长挤在一起等公交,挤公交。学生以中小学生居多,中学生大多是初中生的样子,小学生倒是各年级的都有,小学生大多有人陪着,他们或者家长都拿着五花八门的道具,有学生穿着舞蹈服的,也有背着画板的家长,还有背着各种球类的,也有一些只背着小包,看不出来她带了什么,也猜不出来是在学什么?

中学生往往行头单一,以背个普通斜挎包的居多,也有一些中学生遇到的时候带着各种图案的防晒面具,而这种戴面具的学生,通常全程戴着面具,雨天晴天都不例外,如果不看穿着打扮,走路姿势,单凭头部是判断不出来男女生的。

我常常好奇带这种面具行走在人群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心里,他们将自己打扮成打劫者的样子,让人看着很不舒服。当然我也很好奇,这种面具,厂家是怎么被允许生产的,商家是怎么允许出售的,难道没人督促他们要生产许可证,商品经营资格证之类的东西吗?

除却中小学生,被家长拖着手等车的学龄前孩子也不少,看来每个有小孩子的家庭假期里都过得并不寻常。

教育内卷,让越来越多的人疲于奔命在“学习”这条路上。而这条路不只是学生在奔波,还有家长,他们是爸妈,是爷爷奶奶,是姥姥爷爷共同在奋力奔跑。每次看到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送孩子的,我就会不自觉的脑补起不久自己也许会加入的场面。

记得我们小时候除了文化课,其余几乎都属于天赋和自学范畴,音乐,画画,舞蹈都是无师自通的,男孩子对于各种球类也是玩得那叫一个得心应手。那人从小喜欢球类,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学习,年轻时做过企业篮球队的队长,现在却成了老年队的主力。我的一个堂妹夫凭着自学成才,居然还考上了全国有名的体院,如今成了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想想那时候的我们对于文化课花过的心思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体音美确实更多靠的是天赋,兴趣,勤奋和机遇。而现在的孩子每一样都得靠钱堆积,想想我就有点焦虑。

每次坐车都会遇见带着孩子逃票的家长,而这种以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也不一定)居多,他们通常以先安顿好孩子再买票为由,上车后拉起孩子以尽快溜到车厢后面落座实现自己的目的,还有人会在人多的时候,挤过刷卡人群后面悄悄的躲到后面。而这种时候,常常会听到司机说:都是当爷爷奶奶的人了,上车请主动刷卡,不要给孩子不好的教育。司机一直重复类似的话,而逃票的人却是一言不发的坐着稳如泰山,就是不会过去补刷卡。

当然啦,都已经决定逃票的人,或者习惯逃票的人,怎么可能因为司机一句不咸不淡的话,就改变自己的行为呢?在我看来习惯逃票的人一般情况并不一定是经济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人品的问题吧,他们一定是意识不到自己逃票的行为,会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带来怎样恶劣的影响吧!

对于这种行为,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无权,也没有兴趣评头论足,但是作为一个准外婆,我的看法是与其花钱,花精力培养孩子一项特长,不如让孩子健康成长为一个品质好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