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声

我遥远的小伙伴们,你们好吗?

2018-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雨天_7afd

我们小时候就近入学。一条街的孩子,都在我家对面的小学校上学。

我小学班主任胡老师是县川剧团下来的一个女演员,她的爱人是县交通局的,他们的家就安在学校里面,她的小女儿小春和我是小学同班同学。

我们小的时候学雷锋活动是常态化的,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精神。学校经常组织大家到街道扫地;到县国营食堂帮助服务员擦桌子、擦凳子、扫地。

每个班级都成立了“学雷锋小组”。我们的小组,就由班主任的小女儿小春负责。首先是组织大家在一起写家庭作业,每天晚饭后,就到胡老师家,围坐在她家的大饭桌上,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儿,有不懂的地方,就会互相帮助,大家在一起很开心。

小春提议制作了节约箱,让我们将路上拾到的钱或是父母给的零用钱,投放到节约箱里。

节约箱做好后,就有同学陆续往里投放钱,过一段时间,小春就会在“学雷锋小组”公布都有谁往节约箱里投放钱。

我们60年代出生的孩子,很多家庭的经济情况都不好。我父母工作的收入艰难地养活家里面的六个孩子,除了一日三餐,没有零嘴,没有零用钱。

没有钱投入节约箱,我很自卑,在家不敢跟父母要钱,每天走在路上,心里就好希望能发现地上有一分钱捡起来后可以当着大家的面投进箱子里。

夏天的某一个晚上,我们在教室门口路灯下写完了作业。小春说,节约箱的钱够买李子吃了,就安排练长跑的小娟到老马路路口去买。买回来后,小组里同学就围了上去吃。我不好意思过去吃,一方面是没有向节约箱投过钱,另一方面是母亲对我们管教很严,不许在外面随便吃别人的东西。找了借口想离开,却被同学拉住,就象征性的拿了两个慢慢吃起来,心里觉得很不好意思。

小春家房屋后有一块空地,“学雷锋小组”同学把它整理了出来,却不知道种什么,小碧说:“我家有蓖麻种拿来种上”,大家都说:好呀!好呀!小碧就提了一个要求:等蓖麻结籽收割,她要摘叶子回家喂牛。

小碧的爸爸是拉牛车的。她家的牛每天都要吃很多的草。小碧放学后就去割草,一大背篼也不够牛吃,她很着急。

蓖麻种下后,我们天天跑到地里去看,在厕所取了肥料给它施肥,挑水给它浇上,还除草、除虫。看着它一天天长起来。最后比我们的个子高出了很多。茎干很粗壮,叶子很肥大,还结出了好多的蓖麻籽。

小碧要摘叶子回家喂牛,小春却不同意,说:这是集体的财产,私人不准动。

一年的暑假,小娟从家里面拿了食物和油到学校。小春不舍得用自己家里煤,让我们到学校食堂去拿,小春家厨房和学校食堂就隔了一堵半节墙,站在灶台上就能翻过去。放假了,学校没有老师,那天胡老师也不在家。从学校食堂弄来了煤,在小春家厨房用油炸了小娟带来的食物。这种食物从来没见过,油炸以后很好吃!小娟说,这叫:虾片。是我妈妈带回来的。小娟的妈妈是国营食堂的员工。

南方的冬天阴冷潮湿,人们用灰笼取暖。灰笼装木炭的部分造型像现在的电饭锅内胆,外罩是用竹篾编的,带有提手。解放前的男人都是穿长衫的,要取暖时就将木炭烧红,放在灰笼里,再用灰盖住木炭。手挎住灰笼的提手,用长衫的前襟将灰笼盖住。走和坐都不影响手的暖和。

小春把灰笼提到课堂上用。木炭是夹生的,一直冒烟。刚好是胡老师的语文课,胡老师让小春把灰笼拿到教室外面去,小春不愿意。胡老师继续上课,教室里面的烟越来越多,胡老师又让小春把灰笼拿出去,小春就是不愿拿出去,用嘴对着木炭使劲吹。无论她怎样吹,灰笼里的烟仍然往外冒。同学们开始在教室里叽叽喳喳说话,课堂纪律很差。胡老师生气了,问小春:“你拿不拿出去?”小春不答话,只顾低头吹木炭。胡老师把书重重地放在讲台上,几步走下来,提起灰笼,就扔到了教室外面。

这件事发生后,平时对小春有看法的同学,就将她控制节约箱,不让小碧摘蓖麻叶和到食堂偷煤炭的事通通都告诉了胡老师。这以后我们的“学雷锋小组”就解散了。

成年后我离开了南方的县城。后来听家里人说,小春进了交通部门,在高管所工作。练长跑的小娟,后来学了体育专业,当了一名体育老师。小碧离开了我们县城,回到他妈妈的家乡。小芳先在水泥厂工作,然后到南方打工,现在已经退休。小吕嫁到了北京,很少回去。小玲卖猪饲料发家,赢得了第一桶金,现在还在做生意。小李靠着父亲的支持,自费上了地区师专,现在在重庆一所小学校做声乐老师。我现在在陕西,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