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故事故事城市故事

魔都2000万人 2000万种心酸

2018-04-25  本文已影响176人  青檬时
魔都

01

前两天,在地铁上遇到两男的。一个是91年的,一个是95年的,这两个人目前在同一家小型英语培训学校工作。

 “我2月份到手工资就2800元,比起我那些做投资经理月入几万的同学们真的算是混得很差了。我没有关系和背景又不会忽悠,面试关难过,销售也做不了,落到了这个地步,很多时候都想回老家住自己150平的大豪斯算了。”91年那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人说。

“你在这里是有点大材小用了,其实回家也是挺好的选择啊。”95年的上海本地人回答。

“还是有点不甘心吧,我会再给自己两三年时间,到时候还觉得没什么盼头我就回去了。在这个小培训公司三个月了,天天做表格,没有做过什么实事。真的很后悔的,醒悟太晚了,以前我认识一个20岁的孩子,大二就知道自己要去西门子了,如果我像他那样早点目标明确也不至于混到现在这个程度。”91年的叹息。

无独有偶,我今天又遇到一个93年的男生A,正在满上海跑的找工作。A毕业于郑州大学,也就三年的时间,他已经换了十多份工作了,都是各种小公司,有的公司也就呆了2天就跑了。

“大部分公司真的是太累了,天天加班,工资又少,我也不是不想在一家公司久呆,就是被逼的没办法啊。我呆过的很多公司都是乙方公司,甲方就像爸爸一样的,需要我们捧着。”A说。

“那你是一个人在上海吗,有没有女朋友?想在上海呆多久?”我问。

“现在在上海是一个人住,住的地方不到十平方米。我有个女朋友,是过年的时候相亲认识的,但是她在老家做公务员也不太可能辞职来上海了,我觉得不久后我还是要离开上海的吧。”A回答。

“目前为止对上海有什么感受?”

“节奏太快了,累到呼吸不畅啊,这城市有包容性但是挺残酷的,虽然累点,但比待在小城市要有用也有意思多了”他回答。

“那你平常都有啥娱乐活动,在这里会不会觉得孤单?”

“贼孤单,没朋友,同事住得远,同学时间凑不到一起,宅到自闭。以前在郑州的时候和同事住一起,节奏慢,想玩就玩也有人,这边没人没钱没地方,大城市的恐怖啊。”

……

看着他们,我想起了刚来上海的自己——迷茫、贫穷而年轻。当然,现在的我也还是一样的焦虑、缺钱、压力大,或许这就是魔都人,特别是魔都外地人的生活常态吧。

02

B来上海十多年了,幸好他赶在2013年在松江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并装修好了。2014年结婚,2015年有了个女娃,还添了辆凯迪拉克,接着拍了一个上海牌照,日子看上去真的过的有滋有味的,总算是要盼出头了。可是谁又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2014年,B老婆生孩子辞职在家的那段时间,正值B刚装修好房子欠着一屁股的外债的时候。他压力大得头发都白了,中餐只吃低于8元的拉面,下午回家为了省点交通费一定要等着同事的顺风摩托车才回家。

日子终于在娃1岁时老婆重返职场有所反转,却又在这个时候,来帮带孩子的老丈人中风了。B花了上万元给老丈人做完手术后老人并没大碍,但是明显的他也没法帮带孩子了。于是,B只好把老丈人送回家,又费尽心机的在老家花了4000元找了个知根知底的阿姨过来带娃,一切终于步入正轨。

可是,日子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的。2017年,B所在的公司运营不善要解散了,由于B本身学历不高,履历不够光鲜,所以也难以再找到好工作,于是他开始做起了专车司机。但是,他深知这也不是长远之计,只能边走边看机会了。真的没办法,外地人在魔都,根本没法停住脚步,也没办法真正松懈下来。

B的经历我和我老公是最懂的,因为我们正在走B买房子后的路程。一边是房贷、车贷、装修带来的债务,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娃娃的奶粉钱,一边是压力大、没有上升空间、变幻莫测的职场,不敢旅游,不敢外出用餐,不敢花钱,只能像个机器人一样的运转着。

最可怕的是,如果身后没有人支撑着的话,那更是寸步难行。由于经济压力,我和我老公都得去上班,那就势必需要一个人来带娃,阿姨暂时是请不起的,就算咬紧牙关请个阿姨,那面对着“虐童案”倍出的现实情况,我们也是不够放心的。只能寄希望于双方父母,偏偏双方父母都不是特别愿意一直呆在上海带娃。目前还好,娃的姥姥在这里帮带着,可是她也不可能一直在这里,真的没法想象娃姥姥离开上海后的日子,脆弱的小家庭总感觉一不小心就会遇到危机,变得支离破碎的。

最近,我就总在想为什么人生就这么艰难,有时候总感觉无论向前一步还是后退一步或是站在原地都行不通,前路茫茫,后路渺渺,晚上难以入睡。为什么才30岁就感受到了中年危机,30岁的人生不是应该刚开始才对嘛?怎么就有种走不下去的感觉呢?

03

C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人,但是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将近而立的年纪了,却还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住在大世界一个10多平方米的阁楼里面,那么小,头都难得抬起来。

房子拆迁不了,上海房价那么高,新房子也买不起。C的妈妈身体不好,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躺着,爸爸是开出租的。C之前处了好几个女朋友,最终也因为房子的事情分手了。别人都只以为上海人肯定是过得很滋润的了,毕竟就算单纯靠房子和拆迁都能无忧无虑的过活了,事实上各种酸楚也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的。

2016年,我在紫藤公园时常看到一个上海老奶奶,她有时候一个人呆坐着,有时候会和老伴一起。有一次,我妈妈过去好奇的问:“你孙子呢?”“没有孙子的,我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都在美国,一年也就能回家一趟,他们也不想生孩子的。那我也没办法,反正也慢慢看开了,人生不就是这样嘛?”我永远也忘记不了老奶奶眯着眼孤单单坐着的样子,虽然她看上去看乐观,只是还是掩盖不了她眼角的落寞和沧桑。

没有儿女在身边的老人会心酸,有儿女在身边也不一定无忧了。去人民广场相亲角看看那一群举着信息牌巴巴望着的阿姨叔叔们,他们愁自己的孩子没有对象,焦虑至极,从而形成了上海独特的相亲文化;去社区里面看看带娃的爷爷奶奶们,听听他们扯扯带娃的辛苦,家庭的家长里短,婆媳矛盾等等,才发现谁家又不是一地鸡毛呢?

你以为只有外地人苦,只有没房没车没钱的人苦,只有年轻人苦,事实上你看到的永远都只是别人人生的一部分。多少人的笑脸背后藏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没人会了解,也没有人愿意去了解。

在节奏快的魔都,大家都步履匆匆,怕一不小心就被社会和潮流所抛弃。小孩子在忙着上各种补习班——现在的年轻妈妈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娃娃刚落地起,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计划:音乐、画画、跆拳道、钢琴、奥数、英语……一个都不能少,别人有的我们也得有啊,小孩们再也难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大学生为GPA和考证挑灯夜读,“毕业即失业”是悬在他们额头上的剑,毕业生为论文、求职焦头烂额,跑了一个个的宣讲会和招聘会,用心准备简历和面试,却迟迟得不到回音;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在上海的早高峰晚高峰乘坐着拥挤的地铁、公交车上班,通勤通常要花费2小时+,不仅仅要上班,更是需要没日没夜的加班,不然还怎么升职加薪呢;适婚年龄的人面对着魔都好几万一平的房价望洋兴叹,要么负债累累买一套老破小或者郊区房,然后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还房贷,要么只能黯然离开上海;中年人生怕失业,时刻处在中年危机的恐惧中,上有老下有小,在筹划着要不要买一套学区房,或者再给家人买套重疾险和意外险;老年人有的要帮着孩子带娃,有的要担心孩子们不结婚、不生娃,更多的是怕自己身体出现什么毛病,医院能让人一夜致贫,自己遭痛了不说还不一定能把病治好;没钱的连房租都交不起,有钱的担心自己公司倒闭……

实则是2000万的魔都人,2000万种的心酸啊!上海有多大,上海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上海又拥抱了多少人的心酸呢?它见证了我们的青春、笑声、希望,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泪水、痛苦和绝望,在这样一个大容器里,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舔舐好自己的伤口,像上海自身一样擦去历史中的伤痕,日益璀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