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鸡汤和特色小炒
两年前的7月,借助蒋坤元的新书发布会,游览了江南古镇甪直。去之前我问蒋坤元,你老家不是在阳澄湖边上吗?把发布会放到阳澄湖,让我们看看沙家浜的芦苇荡多好呀。蒋说,阳澄湖到秋天才好玩,甪直现在正当时。
甪直这地方过去从没听说过,甚至字都不认得,查字典才知道。因为不熟悉没抱大的希望所以也就没有失望,半天游下来倒还是挺开心。
古镇是围着一条小河布局的,河边有个叶圣陶纪念馆,不知道叶先生是不是在此住过,但里面摆放了不少风车、磨碾等大型农具,显然不是先生生前所用之物,想来是为了诠释先生的名作《多收了三五斗》。
河在镇口有个小码头,插着个标牌,标明当年多收三五斗的粮食就是从这里运出去的。标牌下散放着几个麻袋包,算是待运的三五斗。
这个码头和那个纪念馆相得益彰,传递着古镇悠悠的文化味,令我们这些参加发布会的文化人和准文化人多少有点神思荡漾,相互间的交流也更显得豪爽和坦荡。而我,就在这荡漾和坦荡中结识了一些新朋友。
回家后难以忘怀,就把新朋友的风彩和趣事诉诸笔端,一天一个,展示在聚会群里,搞得大家像追剧一样,猜测着明天会是谁呢?
但我的“连续剧”写到第九个便戛然而止,潜意识里,这不算是“剧终”,还有两个重要角色没有登场,只是这两个角色我一直琢磨不透,把握不准,不敢贸然下笔。
这两个重要角色,就是茶诗花和愚人。
茶诗花茶诗花是个河南妞,在甪直发布会期间表现得非常抢眼。刚到酒店,见到齐帆齐老师,冲上去就是个熊抱,接着就摆拍各种新潮造型,一整个豪爽女侠的风范。含蓄、内敛还有几分害羞的齐帆齐,居然被她的火辣瞬间同化了。
茶诗花(右)和齐帆齐愚人的情形正好相反,聚会期间总是默默地坐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不苟言笑,很少搭讪。他的名字甚至都没有出现在参会人员的名册里,是作为徐建平的“随从”出现的。
在酒店报到后,蒋坤元见他沉默寡言,便走上前想逗他乐一乐,说,我看你微信上的头像很凶的,现在见面看着还是很和善的嘛。
站在一旁的我,听了会心一笑。其实,在我看来,说他“很凶”、“很和善”,都有点过头,只是那张脸上刀刻一般的线条,别有风骨,如果换上一身上将军服,活脱脱就是一位威武大将军。大将军哪有多少废话跟你说,那可是一言九鼎的主。
“愚人”林建明无论是火辣的河南妞茶诗花,还是不怒自威的大将军愚人,当我看到他(她)们的文字时,一种强烈的反差轰然袭来,以至于怀疑,这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茶诗花的文字温馨婉约,吐气如兰,几乎句句是锦句,一篇文章就是一份心灵鸡汤,侠女的豪爽和火辣,在这里荡然无存。她的职业是开茶馆,讲茶道,如果说文如其人,那她就应该是茶香里飘出的一朵诗意的花,难怪她会取名为茶诗花。
我曾经建议她写小说,以她的文笔,可以推测的前景,是文坛将现琼瑶式的河南妞。
愚人的文章又另具特色,这位“大将军”的文章里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叱咤风云,更没有豪言壮语,写的都是乡村的普通人和普通事,但这些普通人和普通事在他的笔下都活了起来,很灵动。不只一次听人说过,愚人的文章确实了得,他能把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写得意趣盎然,读罢满口留香。这就是功夫!
如果茶诗花的文章是鲜美鸡汤,愚人的文章就是一道特色小炒,那种色香味俱全又独此一份的店家招牌菜,买着不贵,吃着可口,下饭且有营养。
交流来的两本书甪直一别,两人的文学成就与日俱增,如今都成了省级以上的会员,也都早早地出了书。书出来后,也就不再隐姓埋名,我这才知道,茶诗花的真名叫周晓丹,愚人叫林建明。
这两本书我也早就盯上了,《决战皖江》出版后我终于找准机会,主动提出和二人交流,于是,我的床头柜上便出现了《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和《走出村庄的人》。
一碗鲜美鸡汤和一盘特色小炒,晚上睡觉前,喝几口鸡汤,吃几口小炒,如此夜宵,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