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垃圾分类”来的恰逢其时
2019-7-1日,上海市正式开始实施《上海市垃圾生活管理条例》,宣布着“强制垃圾分类”时代地开启。笔者对此热点很感兴趣,便结合了自己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对“强制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已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文章立意和观点得到了编辑的肯定,但由于非专业出身,文章信息增量不足,投稿后未被录用,仍需努力。
摘要:
近日来,上海人随着“最严垃圾分类条例”在朋友圈中狠狠的火了一把,人们在心疼可怜的上海朋友们之余,也惊叹着“强制垃圾分类”时代的开启。“垃圾分类”在我国已倡导了20年之久,但一直收效甚微,但如今,在“垃圾围城”的威胁下,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已实在必行,互联网技术也为实现垃圾分类提供了条件。“强制垃圾分类”的时代,来的恰逢其时。
引子
7月1日,上海正式开始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布着“强制垃圾分类”时代地开启。近日来,上海人随着这部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在大伙的朋友圈里狠狠地火了一把。
猪能吃蟑螂吗?该条例要求垃圾必须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违者个人罚款50元到200元;社区楼道里的垃圾桶将消失,约500户才分得到一个垃圾桶;居民再也不能随意倾倒垃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才能投放,并有专人进行监督。我想最近上海朋友们百度搜索的画风一定是这样的:
干垃圾、湿垃圾,傻傻分不清楚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垃圾分类”都不陌生,“垃圾分类”的倡导在我国已然走过了20多个年头,但绝大多数地区都还仅仅停留在倡导的阶段,一直在倡导,却很少被践行。推行垃圾分类,对于早已习惯将垃圾混装的国人而言,是个不小的工作量,“强制分类”也会带来不小的管理成本。“强制垃圾分类”的突然到来,让所有人都有点措手不及,倡导了20多年的“垃圾分类”,为什么急匆匆的进入了“强制时代”呢?
1. “垃圾围城”,垃圾有效处理势在必行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日产垃圾1.2公斤,并且每年以10%的增长率递增,北京每天都会产生近2.6万吨生活垃圾,全市29个垃圾处理终端设施时刻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在上海,12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能堆满一座东方明珠,23天堆满一座环球金融中心,“垃圾围城”问题已迫在眉睫。
我国垃圾终端处理方式普遍是填埋和焚烧。这两种方法都是将任何成分的垃圾混合处理,一方面,有害垃圾的填埋或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90%以上的可利用废弃物实际被填埋或焚烧,造成大量浪费。
而在大城市,缺乏集中后统一分拣的场地,特别是中心城区,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生活垃圾高含水率特征和压缩运转模式,也决定了不能集中进行规模化分拣,有效的前端垃圾分类是加快垃圾处理与利用的最好方式。
四分类是当下最能匹配末端生活垃圾实际处理情况的标准,分出有害垃圾是为了杜绝环境污染;分出可回收垃圾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回收资源循环利用;干湿分类是为了湿垃圾的有效利用,也是为了干垃圾更有效的焚烧。
2. “互联网+”助力垃圾分类处理全流程
“互联网+”对垃圾分类的前端分类 和中端运输 进行了改造,为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提供了条件。
1)垃圾分类小程序降低了人们前端分类的学习成本
6月底,在上海朋友们为垃圾分类烦恼之时,支付宝上线了“垃圾分类向导”和“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涵盖4000多种垃圾,用户通过输入垃圾名或拍照识别垃圾便可查询垃圾所属的投放类别,极大的降低了人们垃圾分类的学习成本。
2)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的物流管理模式实现垃圾分类一体化管理
垃圾分类可见且可被监管的垃圾运输环节。比如,社区楼下的共同垃圾桶虽然设置了三类垃圾分别放置的标识,但往往被居民所无视,随意处置垃圾,在倾倒和运输环节也只是简单地汇集到一个垃圾运输车内,这种运输方法必然直接影响垃圾后续的分类处理,比如厨余垃圾用于堆肥发酵的质量不足,再比如用于燃烧发电干垃圾掺杂大量厨余湿垃圾导致燃点不足等。所以,根源在于垃圾分类的前端引导和宣传鼓励必须匹配科学有效可被监管的运输环节,如此才能确保最终的分类处理环节产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在环境监测、物流仓储、智能家居等方面均有探索应用。由于物联网技术具有实效性、动态性等特点,十分适合城市垃圾回收管理的动态过程,可以加强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预测,利用信息手段进行动态评估与监控,从人为、被动式管理向技术、主动式管理转变,彻底改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与回收落后于社会需求的被动局面。
总结
在人们惊叹于上海垃圾分类的繁琐之时,《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正宣布着“强制分类”时代的开启。“强制分类”来的恰逢其时,在“垃圾围城”的威胁下,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已势在必行。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使对垃圾分类的实时监控与调配,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可行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