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影响一生的童年经验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之第二章客体关系
image.png
客体关系理论如何理解人
客体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师们并不注重个体童年期驱力是否妥善发展,某个发育阶段是否被忽视,或哪种防御方式占主导地位。而更关注童年期的什么人成为儿童的重要客体,儿童如何与之交往,哪些部分被儿童内化,以及这些客体的内部成像如何影响儿童成人后的潜意识内容。在传统客体关系理论中,安全与执行力、分离与个体化这些主题远比俄狄浦斯期的冲突更加重要。
治疗师常常这样理解来访:患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双亲中某位的内部成像或其他早年重要客体正支配着来访者的行为,那么治疗将更加富有成效。
来访者与他人交往时,可能无法从情感上将自身与客体区分开来;或是仿佛身处一个二元分离,客体与他们非敌即友;也可能觉得他人与己格格不入。
该理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理解:体验性共生阶段(0-6个月)到“我”与“你”辨别阶段(2岁左右),再到更复杂的身份认同阶段(3岁以后)。
客体关系如何治疗
来访者需要的是切身体验,而非治疗师的解释。
相比与弗洛伊德理论早期驱力理论的治疗设想,客体关系更加注重的是来访者体验到了什么,他们如何体验治疗师这一客体,这个过程一方面让来访者有机会看到自身内化的早期客体形象;也通过经验这一客体与早期客体的差异,而修正固化的客体经验,从而可能发展出新的行为模式和人际心理。
客体关系拓展了对反移情新的理解,反移情不再被视为阻碍,而是咨询师体验来访者内部客体的一个通道。
非语言交流十分普遍,凝视婴儿、感人的音乐、激烈的爱情都有非语言交流的异曲同工。
从沟通的相关研究来看,语言在日常沟通中仅能发挥30%的作用,绝大部分的沟通是通过非言语的信息进行的,比如表情、身体的姿势、预调、眼神,而这些需要咨询师在工作中通过自我觉察意识到的工具,通过非言语的交流直接对话来访者,这也是咨询师要求很强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