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就是当真的能力
小娃将要登上宇宙飞船,去探索太空了。
这个“将”是多久呢?
我不知道。
但管他多久呢。反正时间在八岁小娃的思维中不存在的。
约莫梦想发光的那一刻,到真正实现或者放弃之前,都叫做“将”的。
假如一个人长到三十岁,正值壮年的时候可以登上宇宙飞船,相较于几千几万年的历史长河,这甚至都比不得百米赛跑前的枪响,称之为“将”不为过分。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不垂垂但老矣的人,我喜欢这个表达,它充满了氛围感,仿佛万马奔腾前的蓄势待发。又有某种玄妙的东西,一如禅语:佛无有需要,但却充满渴望。
大约是小孩子如佛一样,充满力量而鲜有匮乏感吧。
另一个原因是这个表达毫不犹疑,似乎时间一到,凡是顺理成章,无论是登上宇宙飞船还是吃一块生日蛋糕。
到底能不能登上宇宙飞船呢。似乎不存在能,也不存在不能。
只在“此时此刻”,只是未来宇航员小娃和未来宇航猫小莫。
都需要做准备。睡觉、吃饭、锻炼和学习都是一个宇航员必须要做的。就连教育小莫的口吻都是:“小莫小莫,宇宙飞船里可能不能给你带很多妈妈现做的肉,所以最好现在多吃点,太空也没有新鲜的猫草……”
上太空也不能带妈妈,所以不仅要强壮大脑体魄,生存技能也要学会。自己收拾书桌,玩具还有实验、手工作品,叠衣服,还要记得每天提醒自己吃钙片和维生素……总之,准备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就像确定了行程,出发前准备行囊是见令人愉快的事情。
虽然无比的辛苦,但每学会一项技能,就做好一项准备,似乎就距离宇宙真相更进一步。
上太空探索宇宙真相,就像宇宙大暴躁给时空无限的能量一样,这个梦想自然成了小娃持之以恒做事情的源动力。
上学路上,她都在追求“宇航员要快人一步”。
“妈妈,你保持加速前进,快,别让某某同学赶上我”。于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少女,靠着丝滑而优雅的蛇形走位,成功的拦截一位骑电动车的中年少女。车子上的两个小同学激烈的热烈的呼叫着欢笑着,你追我赶跑进校园。
两个中年少女相视而笑,仿佛那吵闹着的,原本就是她们的遗失梦想。
这阵欢笑,如月光洒满窗,碎银镶嵌进妆奁,让漫长而平淡的岁月平添几分俏丽与色泽,是中年人的慰藉。
“妈妈,我进入太空,可以顺便研究一些人类健康的问题,等我回来,把结果分享给你,你就可以继续实现你的梦想了。”
没有谁有资格质疑一个孩子的梦想。无论过了若干年,梦想都是他们热血的话题,无论是遗憾还是成全。
目送小娃入校,我逆着人流悠闲前行。吵嚷和急迫随人群散去,我回到安静的中心。回忆着自己和梦想渐行渐远的一路走来,就像太空中两颗星星,安静的越飘越远。
这颗星,因为小娃的太空梦,忽明忽暗起来。我感受到有些东西在流动。
她的太空梦,我的梦,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