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18-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Fly_withbird

中国珠宝首饰市场概况

近一年来,中国珠宝行业呈现出回暖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为2,97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6%。

黄金方面,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黄金消费量达1,089吨,与去年同期增长9.4%,连续5年成为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国。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消息,截止2017年3月,中国官方公布的黄金持有量为18425.6公吨,占储蓄量的2%。2017年中国内地1-3季度共加工金饰472.5公吨,同比增加13%,加工金条和金币232.8公吨,同比增长57%,消费需求量为705.3公吨,同比增长23%。

白银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疲软和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转变,银饰品方面的用银需求量逐年递增。2016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我国白银交易量为111.76万吨,同比上年增长38.7%;我国白银成交总额为4410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9.49%。

珍珠方面,珍珠价格表现平稳,市场对高品质珍珠的需求仍然炽热。由于中国市场和南洋珍珠业迅速冒起,以及大溪地珍珠业发展放缓,香港成为主要的珍珠贸易及分销中心。市场上,尺寸小、品质优的南洋珍珠、大溪地珍珠成为买家热捧的产品。

在零售市场方面,由于前几年大量企业通过加盟迅速抢占了三四线城市的份额,但竞争激烈导致近几年速度放缓,单店产出降低,价格透明导致毛利率下滑,跑马圈地式的零售业模式增长已经开始放缓。2017年,中国珠宝行业的零售业模式,正在逐步进入品牌竞争模式。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珠宝首饰可以分为金属类首饰、珠宝玉石类首饰和其它类首饰。
  • 贵金属首饰:以贵金属,即黄金、铂金和银等制成的首饰。常见的有铂金首饰、黄金首饰、白银
  • 首饰和合金(K金)首饰。
  • 普通金属首饰:以普通金属材料制成的首饰,与贵金属首饰相比,价廉物美。常见的有铜首饰、铝首饰等。
  • 仿贵金属首饰:指利用与贵金属外观非常相似的材料制成的首饰。这类首饰实际上不含贵金属成份,但由于具有颜色稳定、价格低廉、装饰性强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 薄层类首饰:指将贵金属材料通过一定的方法,牢固地附在其它材料表面上而制成的一类首饰,包括镀金、包金、锻压金首饰。
2016年中国黄金协会对内地一至四线城市2,000名女性进行的珠宝/奢侈品消费调查显示:
  • 七成受访者表示拥有金饰;
  •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拥有铂金首饰。
  • 访问假设女性若有5,000元预算购买珠宝。在这情况下,她们最希望购买金饰,其次为铂金和钻石首饰。
  • 其中三、四线城市女性选择金饰的比例较一、二线高。
  • 此外,一线城市受访者选择购买黄金、铂金和钻石首饰的比例最接近,分别为18%、14%及15%。黄金对于18-25岁的年轻人吸引力较低,只有9%的年轻人选择购买金饰。
  • 受访者最主要的购买珠宝的渠道是实体店(81%),其余受访者(19%)表示于网上购买。
  • 50%消费者认为线上珠宝消费的主要障碍是不能触碰实物,其次是安全问题(48%),另外30%消费者认为在门店购买更方便。
  • 59%消费者表示从时尚/首饰品牌网站中获得购买首饰和奢侈品的想法,其它影响他们的渠道包括实体店、网上博客、社交媒体等。

发展趋势分析

1、全国市场的不平衡加大企业生产难度

目前,全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消费理念的极大不同,这也给珠宝产业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方面,面对新起来的消费理念、消费需求,不少企业用新零售、IP等新理念,以及个性化、时尚化的款式去迎合他们;一方面,在三、四线市场,传统的消费理念仍然占有很大部分,特别是婚庆这样的刚性市场,传统的、大众的款式仍然是主流。因此,不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既要兼顾传统的市场,又要考虑到正在新兴的未来市场。

2、新的合作模式在珠宝市场开始显现

3、多渠道经营成为主流

立足自身优势,走出自己的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