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 工匠精神,真的是一种精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732/1b0732dd66448def.png)
早上,在得到上听书,《树之生命木之心》,是一本访谈录。
作者是日本作家盐野米松,持续十年对日本国宝级宫殿木匠西冈常一师徒的采访。
听了这本书,为西冈常一这样的工匠所秉持的价值观所打动。
宫殿木匠是个比较特殊的职业,他们专门修建和维护寺庙等古建筑。
他们专注、虔诚、自尊。
宫殿木匠的工具、技艺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他们一直坚持着传承的手艺,而不被时代所改变。
日本寺庙等宫殿建筑全部是木质的,全部是手工的。
即使在现在,他们也不会使用电锯等电动工具。
西冈说,手艺人是干什么的?就是用个性不同的材料,花很多的时间做同样有个性的产品。
现代工业化,“毫无个性的态度,怎么能诞生文化呢?”
西冈就是这样坚持手艺人的传统。
宫殿木匠的收入并不高,西冈这样的国宝级匠人,也就是普通平均工资的两倍。
而且并不是总有工作要做,在空闲的时候,西冈甚至卖了家里的一部分林地。
即使这样,西冈也不会去做普通的木匠活。
因为建造普通房子的木匠活,与建造寺庙宫殿的木匠活是不一样的,如果做惯了普通的木匠活,就没法保持自己的技术水平。
西冈认为,顶尖的手艺人就是应该赤贫。
这样的认识,你看到了什么?
那是对自己的职业深深的虔诚。
宫殿木匠有一条自古流传的法则,“没有对神佛的敬仰,就没有资格谈伽蓝”。伽蓝就是寺庙的意思。
宫殿木匠是佛教徒。他们修建木点和佛塔,就是把佛像请进来,不能有成本多少、自己是否赚钱的杂念。
他们做的不是职业,是他们的信仰,用自己的一生去供奉。
为了这个信仰,他们可以忍受单调,忍受贫苦。
像西冈这样的国宝级的技术水平,只要他想,他可以过上任何想要的生活,可他没有。
我们谈工匠精神,只是在谈对所做工作的投入。但西冈所谓的工匠精神,是把全部生命都放在上面,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都不会出现。
这样的人真是太少。西冈的弟子小川三夫,1966年高中毕业旅行时,迷上了法隆寺建筑,决心学做宫殿木匠,他向西冈提出拜师后整整等了三年。
这种执着和坚持,在现在的社会,真的稀有。而在现代社会,还存在宫殿木匠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真的令人惊讶。
对比西冈,我们或许还是可以思考,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再追求什么?什么值得我们毕生坚持和信仰?
这里的坚持,不是咬着牙忍着痛苦,而是他认为这样才是正确的,而不觉得这是痛苦。
不管怎样,我们都会度过这一生。荣华富贵也好,名垂千古也好,浑浑噩噩也好,悲凉痛苦也好。
或许,在生命的尽头,回顾这一生的时候,说一句,“我过的是我一直信仰的生活”,此生无憾矣。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732/44f4d55591b18b2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