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书笔记(1)
《爱的艺术》作者艾里希·弗洛姆讲到:“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对葡萄一无所知。爱的艺术
爱是一种艺术吗?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而不愿当成爱的问题,即不愿当成一个爱的能力问题。
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才能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或者被爱。
“吸引力”通常意味着在人格市场上被人爱慕和供不应求。需特别指出的是,一个人具有吸引力的气质,取决于那个时代在体魄上和精神上的风尚。
爱的意识常常只是作为他们自身交换能力范围内的人类商品而已。人们力图做一个交易:从社会价值基点来看,这个对象应是值得要的,而且同时就我的公开和隐秘的财产和潜能而论,对象也应该想要我。当他们考虑到自己的交换价值的限度,并在这种交易中都已发现可以得到的最好对象时,这两个人就坠入了情网。
能够发展的潜能在于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或用我们能够使用的较好的语言说:爱的“永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种类型的爱很自然不能持久。当他们十分熟悉时,他们的亲密感就越来越失去神奇的个性,直到他们对立、失望和相互厌倦,扼杀了最初的激情。
第一步就是明确爱是一门艺术,正像生活是一门艺术一样。如果我们想知道如何爱,就必须遵循我们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同样方法,诸如学习音乐、绘画、木工或医学技艺及工程艺术的方法。理论➕实践,理论的学习可以大范围
实践是扩大交际圈,可多参加群体性活动,广面接触,不需要真去一个个谈。而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
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
如果把这件事当成目前的重点,那它就成为一个“偏执目标”,必须始终在进行时的状态!
第三点也是必需的要素,即要使艺术精湛必须始终极其关心这一问题,在我的心中必须是:没有什么比此艺术更重要的事情!
第二章 爱的理论
>> 人具有天赋的理性。
>> 孤独的经历引起人们焦虑。的确,它是焦虑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