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堂主行动营想法思维成长方法论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需要做一个复杂的人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76人  鱼堂主

今天是日更的第133天


2019开年主题词是“不一定”,从此再也做不了一个简单的人了。

.简单化只是臆想,最终我们都会成为复杂的人。

看的书越多,知识增长越快。就更加不敢随意,用肯定的某一个道理去回答别人。

我的文章越写越长了现在,主要原因就是感觉很难在违心的用几句话。只去展示问题的一个方面,这样传达简单了但不准确。

Q1,不确定性才是世界真理,做一个复杂的人

这里肯定不是教你耍心机,到处去算计玩心眼。我三观可是很正的,今天我准备破除一个固定思维。

以前我喜欢找很多名言,觉得讲的好有道理。开始写作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才能写出好文章?每次遇到写作厉害的人,都喜欢这样问。结果是每个人回答的都有区别,最终没确定答案。

这里我问的潜台词是请你告诉我,只要我做到了那些标准就可以写好。

本质就是想通过一个理论,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很多问题并不是一个因素带来的,而是促成的因素之一。今天学到了写文章要注意段落,明天又听说要写金句,还要有结构。

学的越多越发现,这些都必要因素之一,并没有一个方法就可以写好。

一个大而空的问题,只会得到一个大而空的回答。如果去问一个时间管理专家,我想挤出时间考大学要怎么安排时间?在不知道你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只能得到一句“合理安排时间”。

事情就是由各种不确定因素组成,就算你准备好一切去考试。最后可能因为拉肚子,而不能考试完成。

做一个复杂的人,是让我们了解世界构成本身就是多样的。所有的观点只能代表一个可能,复杂就是用多个角度维度去看问题。更加全面的去面对,掌握更多的不确定性。

做一个复杂的人,是让我们把更多可能的因素,都考虑到使用到。准备的越充分,最后做成的概率才会更大。

做一个复杂的人,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标准的世界里。标准世界思维带来的就是线性思考,就是我只要做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

知识本身产生就自带局限性,怎么指望一个知识解决所有问题。

Q2,平均这个事现实中并不存在,标准不能代表我们个人

有一本书先推荐出来,《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胜出》看书前做好心理准备。小心你的观念被颠覆冲击,平均这个事可能真的不存在。

书中提到了一个案例,就是根据大众标准脸做了一个人物雕像。然后在整个美国开始找类型的人,结果没有一个符合的。后来又用身高,体重,年龄,学历等等几个指标去找,结果只有4个符合其中几个标准的。

这个结果对我很震撼,明明是统计大家的平均值做出来的。结果居然没有人,和平均出来的人一样。这也说明平均和标准,只能用来做群体参考,对单个人无实际意义。

平均和标准就是代表着单一不变,这种思考方式把问题线性简单化。我们不是标准的人,也没有不变的环境。

上面说的线性思维要不得,当你希望自己做到什么就的得到什么的时候。就是把问题简单化了,这个思维在标准化的世界还可以。在真实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的标准。

统一、标准、平均这些代表的思维,是一种惯性思考方法。这个思考方式是过去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在那个稳定的系统内,每个人都要标准化操作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这个里面的前提就是,环境因素是统一不变的。

但是在生活中那里有统一不变的环境,你不变可是环境可是一直在改变。这个时候在去用线性思维,标准要求去解决问题是很难的。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甚至平均只存在于统计中,现实中标准这个刻度没人是绝对符合的。

世界组成很复杂,我们只能标准人变成了复杂的人。


Q3,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只靠一种标准并不能看清一个人

我记得刚出来深圳,去人才市场找工作。里面很多公司招聘,基本上都是看中你学历学校。如果你是好学校,基本上录取的几率就会高一些。如果文凭比较普通,获得好工作的几率就底很多。(这里没有对错,企业也想找的优秀的人到公司)

学习和学历并不能证明,去公司工作以后就可以做的好。况且学校本身就是标准化的产物,无论多好的学校。都只是按照平均年纪,把同学们安排在一起。

学习统一标准的知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地方。有的人学习比较厉害,有的人对其它知识比较有天赋。但是都被统一的放在一起,像生产线一样安排学习。

特别是进入公司之后,又会有用某种指标去判断一个人。销售业绩,客户接待,订单处理等等。而那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解决事情的能力,这些统统没人关注。

当我们用一个标准把人,都给一刀切的时候。就像用出生日期和星座,去推断一个人的命运一样。你是什么星座所以就会怎么样,无论这个分切多么精准。每个人都是唯一特别的存在,这个点如果被忽视了,那这个理论就无用了。

独特就意味着不同,单一的标准不能看出个人的能力范围。应该要多维度的去考量,把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做参考。当然这些还是不能准确的表现每个人,但比之前单一标准要很多。多维度就像玩游戏的,人物雷达图一样。把一个人的基本情况,多维度的展示出来。

当所有人都一样标准的时候,这个团队基本上也差不多完蛋了。团队厉害并不是所有人都牛,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

好的团队并不追求全是牛人,而是寻找到可以特长互补的人。


Q4,个人别指望补全短板,而是要突出自己的专长

一个人精力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全部的完美。

很多厉害的人,到后期基本上都是团队作战。逻辑思维开始是罗振宇在做,后来请来脱不花来管理公司。而罗胖负责自己更加擅长的东西,团队才讲木桶理论。因为团体是协同作战,个人只需要把自己特长放到最大就可以了。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能某一项指标不如别人。这个时候如果你想追平,等于在用自己的弱项去竞争。这样就是放弃了自己强项,如果不是特别影响的,就直接把自己强项发挥到最大才是优解。

写作也是一样,总有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想写好小说、观点、干货、科技、情感,最后肯定是啥都写不好。我们记住自己的重点方向,然后把自己做到这里面最厉害的。你就已经成功了,在这个个体崛起的时代。不需要全能的人,要的是把某一项做到极致的人。

我们把自己发挥到最好,然后找到相互配合的人一起合作。才是真正的把效益最大化,而不是放弃特长去补短板。

标准和单一只存在固定环境里,在真实世界我们要做一个复杂的人。用多维的思考去看待问题,不在指望一个方法解决所有问题。

用统一标准去判断一个人的方法,已经落伍并不能把人发挥最大效应。我们需要多维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发挥最好的自己,属于个人的时代已经崛起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