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蓝天,脚踏实地
文/王志刚
人很容易走两个极端,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
从分布规律上来讲,人类的分布总体上应该是呈正态分布的,但是具体到某一细分领域,又多呈现幂律分布。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人是有差异的。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智力上要比别人高出不止一个量级。于是,天才,就自然而然产生了。所以,承认人的差异性,才是真正的唯物论。
网上不是有句扎心的话吗,“可怕的不是那些比你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更努力”。所以,罗马城根本不是一天建成的。
现在,职场中常见的状况却是,眼高手低、夸夸其谈者甚众。真正能够做到手脑并重的,并不多。我们可以把这些理解成是一种官僚作风的遗习,也可以看作是人性的基本表现之一。总之,所谓中年危机,其实有一部分无非也是这种踩在云端的窘境。
向上,是人类的基本动力需求之一。所以,你总会看到每天忙忙碌碌的人,每天在地铁中挤压的年轻人,每天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的打工者,每天在键盘前敲击不停的码农们。然而,每个人都会触碰自己的天花板,无论是假性还是真性的。
一旦触及无法逾越的天花板之后,分界线就此形成。有些人就此打住,有些人如夸父逐日般昼夜不舍,有些人则随即变向再寻新途。随即,不同的人生就此出现,不同的轨迹就此造就。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某些人的人生写照。追寻快乐,逃避痛苦,永远是人类的天性。然而,所有的成长和进步必然会伴随着暂时的痛苦。于是,能否跨越这个短暂的阶段,能否承受这个短暂的痛苦,就必然意味着能否有机会迎接更为灿烂的人生。
在追寻快乐、逃避痛苦的过程中,很多人容易忘记最初出发时磨炼的技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不愿再重复那些曾经以为最原始的技艺。于是,所谓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就此产生了。
任正非在华为倡导的“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定”,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因为那些听得见炮火的人才更懂得市场,才更懂得风险和机遇,才是一步步从每一个脚印中踩踏过来的。
所有的空中楼阁,都是海市蜃楼,难以为继、无法持久。那些真正在风雨中沐浴过的人,才会更懂得彩虹的绚丽,同时也才会更明白风雨的意义。于是,萨特那句“存在即合理”,便有了意义。
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证明了那些最卓越的人,往往都是头顶蓝天、脚踏实地的人。比如比尔·盖茨是非常卓越的程序员,马化腾的工程师背景极其深厚,周鸿祎的技术编程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然而,很多人容易拿陈景润生活几乎不能自理、钱钟书数学考试零分等噱头话题,试图证明某些根本无法成立的伪命题。殊不知,在这些被媒体一次次放大的事件中,有很多都是幸存者偏差的典型事件而已。
但是我们又不能据此就埋怨媒体在避重就轻、故意为之,毕竟如何吸人眼球才是媒体的生存法则。所以我们唯求自己,能够于纷繁杂冗中,保持一分清醒的认知。要既能够勇于仰望头顶蓝天,同时也要敢于附身脚踏实地。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人物叫安泰,他最大的能量就是从不会感到疲劳,只要双脚触地,就能够从大地母神那里得到巨大的能量。但是他残暴无比,以杀人为乐,并强迫每一个从他地盘经过的人与其决斗,然后利用自己从大地不断汲取的力量置人于死地。最后英雄赫拉克勒斯将他高高举起,使其双脚远离地面,最终将其赖在怀里窒息而死。
这个古老的希腊神话,充分揭示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有头顶蓝天的天赋,也应该具备脚踏实地的态度。有脚踏实地的步伐,也应该心怀头顶蓝天的梦想。
人生不是一个天平,没必要非此即彼,也没必要刻意维持平衡。最好的结果,是宠辱不惊但进退有度,去留无意但敢于取舍。
或许,所有的焦虑与不安,大多都是源于既没有头顶蓝天的旷远,也没有脚踏实地的触手可及吧。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