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正确姿势?
前言
我们很多人平时很努力,但就是取得不了什么成绩,最后只能深感无奈甚至怨天尤人。
但事实上,努力并不是一种信念,不是简单的使劲使劲再使劲,也不是一味地熬时间,努力是一种才能,是一种需要策略的行为。
那我们应该怎么努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呢?《精进》这本书给出很多建议。
一、专注发展自己的长板
我们或许都知道“木桶原理”:一个木桶所容纳的数量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道理用在木桶盛水上是真理,但是用这个道理来类比人就有很大问题了。有很多情景并不适合。古典老师在《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中说过,在现代这个各种事情都需要协作的社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大脑外包,让更擅长做某件事情的人帮我们做这件事,而我们要聚焦于高价值的事。而高价值的事必须是我们自己擅长的事,这就需要我们专注发展自己的长板了。即便是现在提倡的“T型”人才,也必须要求先有一个竖,等站稳了,才能发展其他能力。
没有突出的长板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我们没有拿得出手的长项,谁又愿意与我们合作呢?所以,我们要专注在一个领域走到最后,发展自己的强项,并且寻找和结实与我们能力互补的人。
二、追求极致,绝不苟且
我们要把一件力所能及的几件事做到极致,这样才能突出我们的优势。如果做事只追求“差不多”就会导致很多事情“高开低走”,最后不了了之。虽然做过很多事,但最终没有意见做到顶尖。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晚年回顾自己的人生时,就总结了自己的7条人生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追求完美”。
但我们也不能事事都追求极致,因为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顾及各个方面。努力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舍”,有舍才能有得。只有舍弃很多事情,才能在自己选择的价值最大的事情上做到极致,这也是《精要主义》的精髓所在。
即便是那些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的人,也是先专注于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然后再去做另一件事,这样才能在多个领域做到很高水平。
三、杠铃法则
最佳的策略就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到的“杠铃法则”。即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为,一方面,在大多数投入中采取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把每天工作时间的80%用来发展主业,这段时间没我们应该专注主业,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各种网络噪声的干扰,不要让其他事情浪费自己的注意力。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该领域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然后用20%的时间完全自由地学习,不拘一格。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尽量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四、培养真正兴趣的策略
我们经常会急于寻求“真正的”兴趣,但是寻寻觅觅就是找不到,结果在寻找的过程中什么都没做成。事实上,这种寻找兴趣的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真正的策略应该是这样的。
(1)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
(2)尽量让自己去哪神心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用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3)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流动,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结语
即便是简单的“努力”也并不简单,需要正确的方法论,才能达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