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党·天地杂谈

伦敦留学碎片

2020-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今天也吃串串香

因为疫情,两个月没出门了。有时候怀疑,我这真的是在伦敦?我每天从卧室走到厨房,从厨房回到卧室,一天像水牛一样喝两升水。国内朋友几个月前的生活状态完全在我身上体现了。

我现在和伦敦唯一的联系,大概是从窗口望出去的central地铁红线,每隔十分钟能听到地铁在铁轨上呼呼开走的声音;是还能点的外卖,具体包括了T4奶茶,Dominos pizza,KFC等等垃圾快餐;还有楼下Tesco琳琅满目的商品。因为体验实在有限,我希望在还留在伦敦的一点时间里,尽可能的感受伦敦。这种想法的具体表现就是,隔三岔五吆喝朋友一起点T4,毕竟回国也喝不到了:)

5.17的下午三点,我在窗口等楼下的地铁经过

我记得去年七月,飞机降落在希思罗机场时还不敢相信,我就这样第一次一个人带着三个行李箱飞过九千多公里来到了英国,觉得自己牛逼坏了。安置完行李,第一顿饭,和朋友穿过国王十字车站吃了死贵的陕西肉夹馍凉皮。那会儿对周围的一切还感到新鲜,国王十字站人来人往,宿舍附近刚好是伦敦艺术学院的圣马丁,小朋友穿着泳衣在喷泉里来回跑,河边的露天电影也在滚动放着。我记得那会儿走在阳光下的感觉,刺眼又朝气蓬勃的。

伦敦圣马丁学院门口的夏天

在我来到伦敦前,或多或少,从网络从周围的朋友听到了许多“对伦敦向往”的声音。但我反而没有多大的感觉,伦敦不就是这样吗,在哪儿待着不是待呢。

前几天看完了一本书,《伦敦人:大城市的日与夜》,是一本群像纪实书。书里说人们来到伦敦,拿到长久或暂留居住证,不同部落、不同阶层的人因此相互混杂,这种文化的融合造就了伦敦今天的样子,用包容来形容这座城市绝不过分。或许是我够闭塞,我不太喜欢这样,走在牛津街上时,看着拖家带口的穆斯林,印度妇女,包裹着黑纱的中东人,常常觉得疑惑——说好的英伦风情呢,说好的英伦帅哥呢。

牛津街 人流人往里的落日

我看完这本书后暗下决心,等情况好一点了,等我能出门,做一名城市观察者。在地铁站的楼梯角落里,去看看头发卷,五湖四海的人类在走过地铁时被地铁穿堂风吹落的头发混合在一起聚集在楼梯底部,让人感到浪漫又恶心。再有机会坐上Black cab时,听一下柴油发动机的声音。再深入一点,等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去伦敦最大的花果蔬菜市场Spitalfields Market看看,观察下逐渐出现的粉紫色天空和隐匿而去的星星。还有东伦敦的画廊,作者说伦敦的奢华极致尽在那里了(为什么不是在Harrods呢),但我还没有机会看。

还有更遗憾的是,我连伦敦西区的悲惨世界都没有看过!怎么可以?世界四大知名歌剧,而我就在伦敦,我为什么还没看?我自我反思,因为我总在等,等自己的听力够好,level更高,理解更深了看。但现在,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愚蠢。就像人们常常觉得有彼岸,等到了彼岸再去干啥干啥的。但和菜头老师告诉我,生活没有彼岸的,也没有彼岸之人。想做的事情,现在戴好口罩就去吧!

最喜欢伦敦的街头艺术,尤其是音乐。上课常经过贝克街地铁站,听到过卡农,甚至Metallica。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那种快乐,“天啊,我竟然在这里听到我喜欢的歌”,然后那一天都会变的有一点不一样。伦敦街头艺术最盛行的地方当属Convert Garden 和 Picaddly Circus,因为游客多。

在Piccadilly circus遇到的“乐队” 

还有很多个瞬间,拼凑了一年的留学生活。在大夏天去考文特花园饿的饥肠辘辘时走进Fiveguys喝的咖啡味的奶昔,在Urban Outfits躲过的雨,坐地铁偶然遇到的帅哥,牛津街上很帅气的那个鼓手,坐地铁站电梯和我顺便Highfive的小男孩儿, 在早餐店收获一块免费的Chrismas巧克力 等等。

牛津街上很帅气的鼓手

好了,去写小组作业了,我也想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再出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