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素材READ

这本200多页的书,我竟然花14天精读了5遍

2018-07-25  本文已影响32人  Haynel

2017年10月份,在“得到”刚上线“每天听本书”这个板块的时候我就订阅了,从此开始沉浸在每天都有千奇百怪的书听的享受之中。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坚持听书?也越来越怀疑了解了这些书在讲什么之后,对我真正的帮助有多大?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一路前行,直到我遇到了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1、为什么我坚持“每天听本书”?

通过听书,我可以了解每一本书在讲什么,了解书中所有的底层规律和基本逻辑是什么,以后遇到相关问题可以回来书里找答案,这就省去了自己去一本一本书买回来读的时间和金钱!

在每本书解读当中,解读者有时候已经帮你解析了一部分书中的底层逻辑,这便能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书里已有的临界知识,有一些还真的可以拿来就用。

当然我也了解听别人的解读和自己读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前面两点对我来说实在已经很重要。

 2、为什么说这两点对我很重要?

你也许听我说完这些还是有些不以为意,让我从底层规律向你解释起。

这本书中,作者把那些能够广泛、普遍地指导我们行为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而我喜欢称之为“底层规律”。

例如,《人类简史》这本书的底层规律中有一条就是“概率论”:过去的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也将有无数种可能的结果。这样朴素而简单,可以拿来应用到其他任何事情上的规律,就是底层规律。当我们将这个底层规律吸收进大脑,便能把它演绎成一种思维能力:我们不会再去相信很多的成功学的理论,因为知道不能仅仅凭借结果来判断之前的决策是好的。

你的好伙伴今天面试成功了,但如果面试当天换了一个面试官,或许结果会有些不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或许就是概率的思想。底层规律便是这个世界运转的客观规律,它们就像牛顿运动三大定律一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能对它们不以为意。了解了概率论,我们就能够知道,我们在高期望的事件上持续投入,坚持下去会获得高期望收入;生活当中,也应该为“小概率事件必然发生”做准备,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这个时代我们经常谈到的一个词,认知深度。它就来自于你掌握了多少的底层规律。这便是学习底层规律的意义所在,它会让你拥有认知优势。也许你从书中了解到了“飞轮效应”,立马能意识到它是个具有普适性的底层规律,并将它吸收,为你所用。你便多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新思路,或者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是不知道这个底层规律的人,永远会身处规律中而不知随规律而动,不断地受规律的影响,也像永远卡在思维的瓶颈处不能脱身。

不知道你有没有像我一样有"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觉?这本书便是冲着这个问题来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那么什么是知识管理?为什么知识需要管理呢?

3、什么是知识管理?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

我们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新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我们或许只是“知道”而其实没有真正理解;或许只是“知道”而不会应用。你总觉得就算你努力想记住所有的听到的、看到的知识,它们却总像一盘散沙一样散落在你的大脑里。你或许能猜到我想说什么了:想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就是把这些知识连成一张网。这个说法不算稀奇,但是似乎没有人真正注意过,连接每一个零碎的知识点的网格中心,需要的正是底层规律。

由此,我们就能理解,管理我们的知识,就是努力地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最好是和临界知识建立联系。这样,我们每学到一个底层规律,都是在壮大知识的大网;每学到一个知识,只是往大网中新增一个分支。这样学习的时候便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不再停留在摘记更多知识点的“技术效率”阶段,而马上进入了知识之间融会贯通的“认知效率”阶段。而撬动“认知效率”提高的,正是底层规律。

4、知识管理怎么做?

2个心态

绿灯思维

《知道做到》这本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天然都有这样的两种心理机制:基本归因偏差和习惯性防卫。举个栗子我们更容易理解这两个概念,一个人开会迟到,我们会觉得这个人不靠谱。这便是混淆“这人”和“这个人的观点/行为”。如果键盘侠们都能了解一下这个心理机制,也许他们就不会狂喷某个出言不逊的博主了。另一方面,习惯性防卫是指,当我们面对与自己的传统认知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会自我防卫似的在思维里面亮起红灯,捍卫自己的观点,反驳新观点。但是这对于我们积极考虑和接受有价值的新观点而言是一种阻碍。

因此,进行知识管理之前,我们必须有的一个心态是对与自己认知不同的观点,保持绿灯思维。

以慢为快

真正高效的学习,是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所以我们想要快速提高,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

这里便需要提到我挚爱的一个底层规律--“二八法则”:成功做成一件事情的人,往往都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而非对每一个遇到的问题平均使力。“二八法则”在生活中有很多表现,比如这个世界上80%的财富都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我们同样可以把它作为我们做事情的基本规律,即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很多找我练口语的小伙伴总是问我最快多久能练好口语?他们对于我试图纠正他们的语音;帮助他们每一天慢慢积累语料的方法无法接受;他们希望每一节课都直接进行对话练习,脑中总想着:快,快,快。然而,他们却没办法沉下心来在最基础的知识上花力气。要知道真正打通了阻碍你英语沟通的知识要塞,之后的进步简直会快到飞起。

学习就像跑步一样,并不是总在加速疾跑就是好的。当自己对快慢的节奏掌控自如的时候,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天赋,也变成了一种享受。

3个方法

反思

反思具有三大作用:1)帮助我们发现知识误区。我们生活中所持的观点、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基于我们脑中的“假设”。例如“一个人迟到就是这个人不靠谱”,这便是一种假设。但其实这样的假设不总是与事实相符。如果我们不常常反思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和成立,就会容易陷入偏执。2)促进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知识。如果我们养成反思的习惯,可以经常在反思的时候主动地进行知识的联想与连结:我过去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我还听说过其他人犯类似的错或者有做得更好的吗?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件事情中吗?这样便可以帮助我们把知识连成一张网。3)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由此作者又向我们推荐养成“记反思日记”的习惯,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以教为学

这同样是一个并不新鲜的方法,却能够帮助我们检验学习的知识是否真正理解了。这里的“教”其实是泛指一切“输出”的动作,例如我把读这本书的感受写下了的过程,也能发现自己对于很多概念理解得并不透彻,经常解释不清,要重新翻开书来理解。有一些朋友问我为什么你只考过一次雅思就能去教别人雅思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并不是知道多少就讲多少,相反的在备课过程中,我总要为讲清楚某个问题而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籍。我在教雅思的过程中,我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

刻意练习

我们都听说过“10000小时天才定理”,但对于这个知识,很多人都不知其所以然。作者寻根问底地找到了这个理论的出处,帮助我们认清了这个规律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刻意练习”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又突飞猛进的进步。这里的关键词是:心理表征。换一个词讲即是“元认知”。刻意训练的关键在于改变你对于那个问题的认知方式。正如一开始接触口语几乎大家都在“翻译”自己脑中的中文观点;而高手们已经具备了英文这门语言的思维模式。

如何对底层规律进行刻意练习:那便是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将基本知识组成更大的能力单元,以及在各知识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3个技巧

记录

记录的要求在于如实地记录过程。记录可以激发我们主动思考的这一行为。

回顾

为什么我们要回顾?因为我们的生活向来是由一个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拼接而成的。有些答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产生价值;而有些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动。如果我们只是活在当下,我们的认知局限便会限制我们透过漫长的时间看到事情前后的因果关系。有些小习惯,加上时间的维度之后你才能看出它产生的巨大力量;有些平淡的日子,因为时间的力量,才会变得意义非凡。回顾过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

通过周/月度回顾,我们能够审视问题解决思路;通过年度回顾,我们可以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通过五年以上回顾,我们能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付费购买

最后,又回到了文章一开头我提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要花钱买很多书听很多书呢?因为买书其实不只是一种消费,还是一种投资认知的理财。这个理财产品绝对是高收益率低风险的。而且“越早让自己的认知升级,就越能享受其带来的复利效应。”

另外一点是买时间。前几天我去了趟长隆水上乐园,正好碰上大周末,每一个项目都是人潮攒动。这次去我才知道长隆已经开通了VIP票务,买VIP票的人可以在几个主要的游乐项目走快捷通道。经历了“排上一个小时、下来一分钟”的煎熬,我更加懂得了“花钱买时间”背后的价值。在长隆,花钱买时间可以给你更好的游乐体验。最近教雅思有很多心得,所以我很喜欢拿它来举例子。其实雅思大可以自学,那为什么有人选择付费?背后其实也是“花钱买时间”的道理,在学习上,花钱买时间可以让你提升学习的效能。你不用自己花很多时间尝试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方法,我可以告诉你最适合你的方法;你不用自己花时间四处找学习的资料,我可以把课程和练习帮你安排好。我相信在未来,“花钱买时间”不仅越来越具有价值,也会越来越具有商业价值。

我读了这么久的书,直到读到这本书,我感觉我的任督二脉终于被打通了。就算作者所说的,“我相信在你真正发现并应用临界知识后,也会对这段话有全新的理解和认识。知识,学习具体技巧的人多,钻研临界知识的人少。所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壮美的风景,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哪个领域都一样。”

真的觉得这本书超正的!!!希望我的文章能够让你了解到学习底层规律和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跟我一起开启新的学习之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