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电影

直抵内心的震颤,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二战片了!

2016-04-08  本文已影响16人  青石电影

各位帅哥美女们,晚上好。

今天周五,青石带着一脸坏笑给大家送猛料来了。

很猛的料,就是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索尔之子》

这部电影,青石期待了小半年!

放在以前,这种电影一般是青石自行消化,绝对不会推荐给大家的。

考虑到各位肯定对这部电影,抱有浓厚的兴趣,至少想知道它是什么样的电影,才能拿到小金人。

在奥斯卡之前它就已经拿下了许多电影节的最佳外语片,包括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名气较大的奖项。

英国卫报评选出的2015年度全球50佳影片,该片更是位列榜首

可能是文化的差异,代入感不强,我们豆瓣的评分并不出色:

但无论从立意的深度、技巧或者视角来看,这部二战片都是极为出色的。

有影迷就认为

这部电影展现给观众太多也承载了太多,看似单调实则铺张豪华,非常惊叹!@室内滂沱

影片讲述的是二战,视角另辟蹊径,不以战胜国视角展示其悲惨,亦不是以战败国反思战争带来的罪孽,而是以一个犹太囚犯,展示他们在集中营的一天。

索尔,该片男主角,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分遣队队员。这些分遣队员亦是犹太人中选出,每日的工作就是协助纳粹把犹太同胞骗进毒气室毒死,处理生后物,烧掉尸体,直至最后将骨灰抛进湖里。

接受这般残忍的工作,分遣队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多活4个月。

他们身上穿着画有红色X符号的衣服,据说这是为了防止他们逃跑,以便于纳粹开枪狙杀

在死亡处理室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他们如同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天都见证着堆成山的尸体,就像活在世上的行尸走肉。

影片虽没有特写集中营杀人的镜头,却也通过模糊的镜头让影迷感受到那种令人颤抖的,来自地狱的气息。

纳粹用面包、咖啡、工作等借口,将犹太人乖乖骗进毒气室

甚至不忘假惺惺的提醒犹太人:不要忘记挂衣服的编号

沉重的大门关上之后,人间地狱就传来一阵猛烈的撞门声和哀嚎声。

而守在门外的索尔表情是这样的:面无表情

等待着是接下来清理毒气室的工作。

在一次毒杀中,他发现了一位还剩一口气的孩子,但很快就被医生弄死了并被送进解剖室。

索尔骗别人说那是自己的儿子,想给孩子一个葬礼,那就需要找到一个犹太神父来念祷告词。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索尔通过各种途径,甚至不惜让自己挂掉,以在囚犯中找到神父。

整部片子的观感其实是非常压抑的,时常晃动的镜头也容易让人焦虑。

导演采用了近景跟拍,全程摄像机基本都跟在索尔的脑勺后晃,而且索尔周边都被进行模糊的视觉化处理,使得观影体验就像是索尔等人的命运,在未知中充满了不安定的感受。

影片4:3的画幅,同样加深了这种空间压抑的感受

看着很煎熬,这片才107分钟,却显得很漫长。没有一定毅力,估计很难看完全片。

而对于影迷常讨论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索尔真正的儿子?其实那真假根本不重要;或者讨论他不负责任,成为突击队的猪队友、拖后腿等,亦是不重要。

对于索尔,他已经死了,只是一副空壳在晃动而已。

争那些还有什么用呢?

他只是在那炼狱中,想通过“儿子”来挽回一息活着的感受。

不是商业片的英雄化,亦不是局外人的悲怜视角,也不是后来人的反思历史。该片最大的成功,或者说是最大的突破:

就是把影迷完全放进了集中营当时的环境,以一个受害者的视角,感受那种生不如死、没有希望、丢失灵魂,绝望呆滞的状态。

他能做的,不是像机器人一般处理死人,而是希望如同正常人一样,找到神父,为“儿子”举行一个葬礼。最后他终于笑了,因为看到了一个可爱的、正常的大活人。

最后镜头终于移开了他,跟着男孩跑进郁郁葱葱的树林,也恰当的来了一个视界开拓的远景。

似乎在告诉我们,日子要继续,只是曾经有这么一段悲痛历史。有什么看法,那是后人的事了。

虽说观影过程较为痛苦,但也不妄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独特视角,震撼心灵。

ps:该片导演,拉斯洛·奈迈斯,出身于匈牙利的电影世家,他的多位家族成员就曾经受到纳粹迫害身亡。

二战时期,受到迫害的犹太人多达700多万人。

想看的,关注微信公众号【青石电影】,主页回复片名“索尔之子”即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